开展反思型学校体育教研的策略

2017-11-27 04:40沈武旗重庆市巴蜀中学400013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体育教师

沈武旗 (重庆市巴蜀中学,400013)

学校体育教研工作是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快速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体育教研重在落实学校具体工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贴近一线体育教师的实际需求,但当前很多学校对体育教研工作认识不足,弱化了学校体育教研的多样功能,教研内容仅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传达或即兴讨论,而体育教师相对“孤立”的个人经验又会不自觉地排斥其他理论,教育理论素养相对薄弱,不能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同事间更不愿直接指出存在的不足,种种问题的出现使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开展反思型学校体育教研能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教研活动质量,促进体育教师发展,结合笔者多年经验和思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树立“危机意识”是开展反思型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前提

开展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之前,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学生认为体育课成绩无所谓等,认为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就是做做“样子”,甚至没有必要。体育教师自身思想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开展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消极情绪会蔓延到日常体育教学中去,造成学校领导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不认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营造体育教师的“危机意识”,从完善学校对体育教师管理评价入手,通过开展全员基本功、公开课、说课和教案等比赛,认识自身差距。另一方面,让教师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动向,认识到体育课堂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并且有很大提升空间,唯有不断发展才能顺应改革潮流实现价值,快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学校体育改革中赢得主动,才能抓住随时可能到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反思型学校体育教研重在教师“反思习惯”的培养

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基础,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真正意义的成长。很多体育教师不缺乏教学经验,但往往缺乏反思习惯。对于体育教师反思尤为重要,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相对孤立,重复而又单调的教学生活节律容易滋生自满和惰性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缺乏突破和改变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体育教师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习以为常、自我满足,从而缺乏寻求创新意识和更高追求的意愿和行动,形成职业倦怠。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是促进体育教师反思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教研活动前进行准备和思考,教研活动中观察、思考与研讨发言,教研活动后在课堂中实践检验,反思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萌发。例如,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技术动作难点的教学方法,研讨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解释和阐述,去赢得他人的认可,也打开了大家的思路,至于哪种教学方法更科学有效,就需要教师在之后的课堂中去实践了。实践后的反思,往往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把这些反思带到下一次教研活动中来,教研活动的质量也就提高了。看似一系列自然而然的行为,也就是反思习惯培养形成的过程。当然,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反思,更需要反思的深度,加强理论学习,为反思的问题寻找理论支撑,针对一个问题多角度反复研究,向同行专家和学者交流请教,都是提升反思深度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反思型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做法

1.选择实用且具有前沿性的教研主题

体育教研活动是教研组长按照学校工作总体布局,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的。教研组长在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中就是专家,必须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保证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纵深发展。因此,体育教研组长除了自身的不断学习提高,充分听取组内教师意见的同时,也要从多种渠道了解和学习教研活动的热点话题。其中,权威体育期刊杂志就是了解国内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最准确便捷的途径,也能从中及时分享各地的体育教研热点问题和教学经验。如《中国学校体育》的“网研集锦”的研讨主题就可以选择。另外,通过引导体育教师加入网络教研论坛、研讨群和博客圈等平台,开展学校体育相关热点问题讨论,了解全国各地学校体育开展情况,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开拓视野,凝结集体智慧选择教研活动主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渠道获取的教研主题,都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本校具体情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教研内容,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防止“花架子”“形式化”,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因此,教研组长在开展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中还要把控全局,确保教研活动开展的方向性。

2.做不会“落幕”的学校体育教研

学校体育教研不是一两个小时的活动,不会随着教研会议的结束而画上句号。它应该是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次次集思广益的积累,留给参与者的是教学方法的拓展和教学思考的延伸。在学校教研活动中针对教研主题的探讨,每个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拓展了参与者的思考宽度,提高了体育教师多角度分析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这将成为教研活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真实的延续。例如,肩肘倒立学习中学生伸髋挺腹动作不到位的问题,可以从采用同伴帮助或辅助器材练习的角度来讨论,也可以从力学角度分析是否是支撑面的问题,又或是学生腰腹力量不足造成的等,在下一次肩肘倒立课堂教学中,教师观察和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思路就会发生变化。另外,在教研活动中,学到的新方法如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持怀疑态度的观点如何去验证真伪,也是教研活动延伸的重要组成。

3.做人人“发声”的学校体育教研

让每个参与的人“发声”是促进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方式之一。例如,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法的研讨中,年长教师认为学生站位应规范整齐有利于提高教学,年轻教师认为站位随意点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观点出现分歧和碰撞,作为教研活动的主持人教研组长一定要抓住这种“闪光点”,对事不对人,此刻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谁是旁观者,把每个在场人员带着思考的认识用语言表达出来,以理服人,最终达成共识。即便没有达成共识,切不可以年长强压观点,每个教师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最有力的“发声”就是用实践,用课堂教学效果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非分明就一目了然。

4.做写点“文字”的学校体育教研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是否有深度,“文字”是一项重要反映。教研活动前动动笔,把自己关于教研主题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罗列出来发言的“文字”,总是即兴发挥的教研活动往往难以挖掘深度。教研活动中动动笔,好的观点和建议用“文字”保留下来,这个过程也是观点内化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教研收获的记忆。教研活动后动动笔,梳理自己的反思,用“文字”保留下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思考。

四、反思型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实施的建议

首先,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绝不能过度约束,约束因素越多就越难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研活动开展得好坏也绝非几个数据指标所能评判的,重要的是教研活动的内容能否真正内化是体现在教师的日常体育课堂中。其次,体育教研活动开展的次数应“少而精”,开展的方式应“小而简”,尤其较大规模学校的全校体育教研活动开展次数不宜过于频繁,因为各个年级的教学活动进度不一,涉及到课时等具体事务调整很繁琐,也不利于教研内容的充分准备和应用。多开展一些以年级或者小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在课后甚至课间休息时间及时讨论交流,但应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主题性,不能泛泛而谈,往往在这种轻松即兴的氛围下,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再次,以适当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将考核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的情况、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次数、学期教研活动中教师文字材料的书写情况等,作为学校对体育教师绩效评价的一部分,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

猜你喜欢
教研组教研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