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因材施教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2017-11-27 01:34王秀平
运动精品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程计划因材施教课程标准

王秀平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因材施教的基本内涵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按照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为出发点,针对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因势利导地进行有区别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我国教育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都影响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实质性内涵,便是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是课堂活动中要参照的一个关键原则,也是达到教学目的所应参照的准侧,教育的要义在于育人。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在体育教育中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是关键,同时人的完整性与个性的发展要求辩证统一,所以证实了因材施教在体育教育中是不可代替的,同时在任何理念下都是适用的。

2 因材施教原则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及实施途径

2.1 在体育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2.1.1 要遵循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课程计划是参照相应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部门编写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工作者实施教学活动的参照,没经过上级发话一般不可以随意变更。课程计划引导体育教学根据课程标准不断完善。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教学科目用纲要的方式书写的、关于科目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编写教材和老师教学的直接根据,也是评价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老师应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因材施教”最重要的就是按照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进行教的前提就是要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和体育课堂的自身要求,应针对全校学生设置丰富的体育项目,能够消除原来的系别、班级制,更新重组上课,以丰富不同性别、不同水准、不同爱好学生的需求。”

2.1.2 教师对学生了解,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竹韵神情呆滞地坐在急救室门外的椅子上,海力坐在她身边反复安慰她,竹韵,不要急,龙斌福大命大造化大,现在医学很发达,他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老师几乎对每个学生的一般知识结构、接受力、学习态度、兴趣、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深入了解,有利于依据实际,有区别性地教导。讲授中既要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集体教学上,又要能够照顾到有些学生,这样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协调发展。面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有效的学习的策略,实施不同的教法。

2.1.3 教师要主动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师要主动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提供条件,尽量让每个学生的优势都得以发展。在体育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求丰富多样,既要有区别性、实用性,又要有活力和吸引力。若我们能把因材施教的新方法科学地纳入到体育课堂中,那么就很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2.2 在体育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实施途径

体育课堂中除了运用单一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外,还应根据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非常规”的因材施教方法,激发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2.1 有偿教学法

是根据体育课堂具体情形,主动或被动地运用练习量的微调和更改,以质代量,以质偿量,激发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方法[1]。

2.2.2 结对教学法

结对教学法即安排动作正确的学生辅导动作错误的学生,由此一来就不易触及差生的自卑情感,在他们搭档练习中,动作正确的学生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差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譬如倒立,有些女生始终不敢去做。这时,考虑到学生的敏感心理,体育老师就可以让一个做得很好的女生去引导,由此一来达到的学习效果比老师自己去教还好。

2.2.3 困难教学法

困难教学法主要是指按照教学任务来设置不同的难度来激励学生发展的办法。中学体育教育的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给中学生增加困难。譬如,如“鱼跃前滚翻”跃过不同高度的绳子,让他们完成这个目标,这样在好强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就会不断练习。

2.2.4 内外教学法

学习的课堂内容在课外运动中继续完善的一种方法。激励学生课外运动适当参加弱项辅导,进一步完善动作,由此拉近不同水平动作技能掌握的差距[1]。

2.2.5 竞赛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竞赛以决输赢的一种方法。中学生的好胜心正强,老师可以针对他们这一特性,用一种标准设置相应的奖励,吸引学生积极加入集体的主动性。比如,分层次教学时的比赛教学法按技能评分进行投篮比赛。增设奖项,吸引不同水平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就会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3 因材施教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因材施教是一种很容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和学校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因材施教”最关键的是组织“分类教学”,组织“分类教学”的条件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和体育课堂的自身要求,应针对全校学生设置丰富的体育项目,能够消除原来的系别、班级制,更新重组上课,以丰富不同性别、不同水准、不同爱好学生的需求。”可以使让不同水准的学生都提升成就感和身体素质,能够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促使他们乐观心态的形成,影响学生品德,同时也能够磨炼他们的职业能力;在运动的过程中,也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和耐力等。学生的综合水平及心理素养都有不错的提升,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3.2 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

体育老师应用的因材施教来源于体育老师对课本及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所以这促使体育老师不断深入研究课本,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这样,他们才会书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这就不知不觉地推进教师的业务素养,完善了老师的各方面能力。在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要课堂活动中不断自我反思,另一方面,提高老师自身业务素养,更有技巧的运用因材施教。

3.3 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是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体育课堂中一定要凸显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是可以推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另一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质量。学校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学生是学校及体育课堂中的主体,所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必须是为完善学生的协调发展而设置的。根据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因人而异,因人施教,所以因材施教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3.4 促进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体育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挖掘个性化教育。体育教育的要义在于锻炼学生身体、影响学生品德及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以往的体育教育忽略了个性化教育,使得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全面提高。然而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促进了每个学生发展,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科学的了解各个体育项目及运用,使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因材施教完善了学生的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体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中应用,一方面促使学生在认知水平、生理、智能乃至气质等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强教师的业务素养,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更能明确地创设相应的教学战略。这样对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有重大的驱动作用[1]。

3.5 促进了新课改的发展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末,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标即要在本世纪创建起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以往的教学模式及思想已落后社会的发展,新型人才及复合人才的培养对教学模式及课程安排有了新的要求。同时假设将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任务简单地认为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不能使其追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出发,很难获得不同以往的效果。真正负责任的体育教育,应该是促使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4 结论

近日,2017年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峰会上做主题演讲。马云表示,未来教育重点不是传送知识,应该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精神。未来教育方式一定要重新思考,一定要让孩子们学习体育、音乐和美术。体育运动让人有团队精神,音乐让人有智慧,画画学习想象力。所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教学活动是进行体育教育的直接手段。

在体育教育中应用因材施教,可以让乏味的体育课堂变得有活力。学生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失误,主动地要求老师辅导,由此对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兴趣。因材施教原则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模仿中得到满足,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符合快乐课堂的要求。

[1] 刘洋.体育教学应因材施教[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2] 江文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课程计划因材施教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探讨
无缝隙 无漏洞 无死角
推动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措施探讨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