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非 张玮 丁名夫
【摘要】文章指出民族文化是根,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音乐是魂。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必须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只有通过音乐教育才能让学生认识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80-02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其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大学的音乐学院更应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因为民族是根、音乐是魂,教育则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承地。
一、充分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要教育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音乐具有民族文化性,它是民族的希望,体现着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和音乐精髓的积淀,浸润着华夏祖先千百年的智慧和灵感,它是中华儿女得以茁壮成长的乳汁。民族艺术要获得发展,民族音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广泛地欣赏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民族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丰富和多方面的,有活泼欢快、忧愁悲切的,有热烈奔放、豪放深沉的,也有诙谐有趣、庄严凝重的。这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如二胡作品《二泉映月》,描绘了阿炳悲惨坎坷的人生遭遇,全曲如泣如诉、朴实含蓄,或紧或慢、若断若续的节奏塑造了舒缓而刚直、纯朴而执著、缠绵而坚韧的音乐形象。情与景的交融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之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美。
二、引导学生正视西方音乐文化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正视西方音乐文化。由于近年来,大量的西方文化渗透进来,大学的音乐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校园里,学生大多唱的是流行歌曲,虽然舆论导向已转向注重民族音乐教育。但这种冷落民族音乐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正是由于发展上的偏颇和社会上某些不正确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只为走时尚、只为上电视露面、只为获奖、当大明星的效应也影响着音乐专业的学生。只有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采取必要措施,才能逐步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比如,可以洋为中用,尝试用西洋乐器为民乐独奏伴奏。笔者参加了几次大型演出活动,二胡独奏《新赛马》就是用西洋乐队伴奏的,效果很好,演出还未结束,台下就掌声雷动。民族音乐的表现方式还可以探究运用其他民乐与西洋乐相结合。
三、加强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它有一个明显而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要发扬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必須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的学习。民乐系应走在前面,教育首先从学校音乐教育入手,在柯达伊的教育理论中,提到创造民族音乐语境、继承民族音乐传统,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原则之一。在音乐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艺术、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气质和性格。快乐音符的教育理念,就是充分将音乐与民族文化相融合。
大学教育中忽视正确导向的后果,也是音乐教育缺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不良倾向所带来的。当然,发扬民族文化,不是与西方文化一刀两断。而是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恰到好处地吸取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使之为我所用,就能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比如,学习西方的声乐、器乐、演唱、演奏的技能、技巧,并将其和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各民族经过长期创作、积累在劳动和生活中形成自己的传统并继续发展下来的音乐艺术,它包括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一个民族心理素质、文化传统、习俗和审美观念在音乐中的反映,它不但与特定民族的人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也能够直接体现出人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要求。
大学音乐教育必须真正把民族民间音乐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心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大学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音乐学院的学生肩负着民族音乐的未来,民族音乐文化就好比我们发展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根,而学生就是赖以培养有中国特色音乐的树,有根无苗这树将不复存在,有苗无根这树也会枯萎。所以,在大学音乐教育领域中提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发展我国音乐事业长期的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绍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问题[J].艺术教育,2014,(08):6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