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近年来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切身体会,围绕教材的有效运用、评价教学的开展以及解析策略的傳授等三个方面对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做了较为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激发手段 学习情感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42-0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主体的任何学习实践,都是在积极情感趋势下的内在能动活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实践探究,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开展有效教学的愿景和目标。众所周知,由于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的思想、情感等方面波动性、反复性、复杂性更为明显,更为活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方法手段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初中生不愿学习、不想学习的消极表现。俗话说,心由境生、情由景生。只有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他们把学习当作自我要求、必然行动,才能实现学教相长的目标。鉴于这一感悟,本人现围绕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做简要论述。
一、挖掘教材情感潜能,营造生动教学场景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材知识点以及重点难点等内容组织和开展。在培养和激发初中生学习情感和兴趣的进程中,教师要将教材予以深刻的、灵活的、充分的运用和挖掘,找寻出现有数学教材中具有丰富情感元素的内容,并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器材予以呈现和展示,让初中生充分感受到抽象数学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和直观生活场景,使他们思想和情感收到触动,形成共鸣,保持积极学习情感参与课堂雪娇活动。比如教者在讲授“相似形的性质”知识点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对该节课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发现现实生活中利用相似性测量物体高度的现实案例与该知识点紧密相连。此时,教师将现实生活中测量旗杆高度的实践操作问题渗透和融入其中,向初中生展示了一个“不用爬上旗杆,就能测量出旗杆高度的方法”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研习。此时初中生面对教师所提问题跃跃欲试,尝试各种方法进行测量,但大多数无功而返。教师没有立刻指明测量路径,让初中生带着疑惑,保持求知欲望,主动参与相似性的知识点教学,为新知讲解提供了充足思想动能。
二、注重评价作用发挥,增添主动学习信心
评判学生学习表现,衡量学生学习成效,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积极评判的进程中,能够树立和鼓足能动学习、主动学的情感和欲望,从而主动配合和参与教师开展的学习探究活动。但笔者发现,有部分初中生之所以面对数学学科“毫无兴趣”,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的训斥,内心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信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进程中,要重视评价功效的发挥,注重积极评判的开展,对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进程和成效,多给予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赞许,在积极评判和尊重人格的进程中,让他们鼓足学会学好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欲望,发自内心的的主动学习实践。如“多项式的乘法”案例“(1)(x+y)(x-y)(2)(x+y)2”过程,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案例基础上,针对初中生完成的实际情况,开展指导评价活动,对他们的解题活动予以肯定评判,并对解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有效指点,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完成这些案例时要注重乘法公式应用,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
三、强化解析策略传授,提升能动探析素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学习学习技能的传授,特别是如何解答、有效探析等方法策略的讲解和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方法技巧。这一要求与学习情感培养紧密相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讲数学解答方法传授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和指导初中生探究和获取解析的方法策略,在“心中有米”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感。如在“全等三角形”案例讲解过程中,教师针对部分初中生求证全等三角形过程中出现的未能找出符合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等问题,向学生指出,在解析这一类型的数学证明题或问答题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全等三角形的定理和判定,通过构图法和拼接法等形式,构建起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图形,从而让初中生在掌握要领中实现探究分析能力素养提升。
以上是本人对如何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简要论述。兴趣培养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充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教材内涵要义以及课堂教学实情,才能实现学生情感的充分激发。
参考文献:
[1]杨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1年33期;
[2]王艳平;;浅谈数学教学兴趣培养[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3]孙鸿雁;;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09年26期。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