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杜俊伟
摘 要: 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丰富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丰富,具有超越时空、职业、语言、性别等界限的折服人心的巨大力量。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立足湖北省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进行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现代解读、转化和利用,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博物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 教育资源 传统文化 转化利用
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公共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象,具有直观可感的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湖北省是中国的教育大省,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博物馆文物资源的省份,充分利用湖北省丰富的文物资源,将考古研究、博物馆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相结合,将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富矿——博物馆内的文物资源进行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意义重大。立足湖北省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对可观、可感的珍贵文物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进行现代解读、转化和利用,使之焕发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超越时空的精神活力,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每個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在十五世纪有了萌芽,到二十世纪才上升为博物馆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吕济民,1994)。我国清代张謇在190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苑的目的是“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直至六十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博物馆为学校教育服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 博物馆为学校服务的功能有所减弱, 直到2008年全国博物馆在节假日对公众免费开放,这种状况才得以改观。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用法规的形式将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确立下来。2016年3月16日上午,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问上也强调了文物保护问题,通过保护文物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而言,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实惠的文物保护行为。
在国际上,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就宣告“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 2O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雨果·戴瓦兰(Varine,H.)和乔治·亨利·里维埃(Riviere,G.H.)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次大会时提出生态博物馆的名称及理念,并倡导博物馆工作的新动向及博物馆功能的新需求,博物馆不仅仅为博物馆观众服务,而应是社会传统意识的教育工具。生态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围墙的束缚,将博物馆的空间扩大到社区和景观(Landscape),因此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Museums without walls) ”。 当代美国博物馆被视为美国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
自中国的博物馆于2008年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参观人数逐年增长,但中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还亟待提升。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博物馆教育功能和博物馆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还不多,以“博物馆”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仅有203篇。文物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体现者和媒介,以“文物资源”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只有25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文物资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把文物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可数。这些研究主要包括:
在教育领域,张国超(2009,2012)开展了“国家文物保护和科学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我国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政策”的研究,对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思考;李元河(1992)、赵本凡(2011)等指出了博物馆在为社会或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功能上的不足或缺失,盛天文(2010)、江河(2009)、郑勤砚(2010)、王毅(2011)、张国超(2012)、王雷(2014)等讨论了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应该采取的观念、方法或措施,指出我国应加强博物馆教育研究,以提升博物馆教育部门的地位,等等。在高校一线教学领域,王政(2009)开展的“利用文物资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彭林(2004)在清华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人文选修课“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则是对博物馆文物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他们借助博物馆文物资源,以文物作为古代文化的载体,培养了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和确立了他们的文化自尊,有效探索了一条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道路。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研究和实践较少,现有研究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体系,更没有系统地将之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并运用于高校教育实践领域。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我国各级政府每年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保护、收藏和研究工作,不充分开发利用这些珍贵文物在现代社会的科研和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实属暴殄天物。
二、作为教育资源的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及其转化利用研究
本研究着力于文物的文化资源转化与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以促成博物馆文化教育功能与高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博物馆文物文化资源向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资源转变。
(一)博物馆文物作为教育资源研究的意义
将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建立起高校与博物馆、现代高等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意义重大。
第一,从理论层面上,通过研究博物馆文物上的文化,揭示我国古老文化与当代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这些研究的预期结论有利于从理论上揭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向外(世界的)学习和向内(传统的)学习的规律。一方面,传统文物、文化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水平发掘和保护,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方式诠释和继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古人们给我们留下广博的文化资源,如果我们不及时赋予它新的生命活力,那么实属暴殄天物。endprint
第二,从实践层面上,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正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西方现当代文化和教育理论、重新中国现代和传统文化的时期,通过古老的文物和文物上凝结的文化重新认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可观可感的效果。现代社会,用“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专业创新教育,效果一定非凡;让学生在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认识现代生活、反思现代生活,意义重大。
重新解读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上的中国文化,寻找有效途径打通中国文物资源与现代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文物资源向教育资源的转化和利用,既有助于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将学生的第二课堂延展到博物馆,构建起“生态校园”,又有助于促进“陈列型”博物馆向“生态博物馆”发展。因而,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爱国精神、文化自信及相关的专业文化知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教师职业发展、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实训、人文素质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校企合作、博物馆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文物作为教育资源研究的可行性
利用湖北省丰富的博物馆文物资源,运用观察和文献阐释等方法,解读凝结在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上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研究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爱国精神、本土文化自尊及相关的专业文化知识,为高等教育发展、教师职业发展、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实践、人文素质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校企合作、博物馆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等服务。
以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的国宝级文物曾侯乙青铜尊盘为例:首先,借助这套青铜尊盘,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汉字尊的演变过程,“尊”这个酒器作为儒家文化的敬神和尊祖的重要象征,汉字“尊”的造字本义为:手捧酒坛,献礼祭拜,甲骨文(酉)(双手),像双手捧着 酒坛 。现代汉字则简化为“尊”字。对我国儒家文化和汉字象形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其二,曾侯乙尊盘体现了我国战国早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其尊和盘的口沿使用的失蜡法是目前已经失传的铸造工艺,这套青铜器是一件用现代科技都不能复制的国宝,了解这一点对于激发人们对于古代高超的技术由衷的敬佩之情,对于提高现代模具制造、冶炼技术等都有意义。其三,尊内盛放酒,盘内夏天盛放冰块以冰酒,冬天装热水以温酒,文献资料里称之为“冰盘”,从这里我们了解到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利用自然冰,这是古人的生活智慧。其四,这套尊盘的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度,与前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相比较,它突出的特点在于追求纹饰的繁复细密和动物造型的奇特夸张,整个尊盘所用蟠龙、蟠螭多达164条,繁复纠结,极尽华美,这些都能为现代工艺美术提供借鉴。最后,这套尊盘也是中国龙文化的典型,龙上天为云,入地为泉,呼风唤雨,是中国农业社会崇拜的典型形象。这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文字、艺术和宇宙观等都能起到有物可看、有证可查的作用。一套尊盘的教育价值如此之大,将文物引入教育领域,让它们成为教育的富矿,理所当然。
让博物馆走下“圣坛”,走入现代生活,有助于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将学生的第二课堂延伸到博物馆,既是这些在地底下深藏了千年的文物的呼唤,又是生活在钢筋与水泥的城市楼群的现代人对过去和土地的呼唤。古老的文化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水平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更高的眼光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人们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新的方式詮释和继承;现代科技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在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用“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效果一定非凡。
(三)文物作为教育资源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本研究在生态博物馆和生态校园的理念下,解读博物馆文物上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研究如何将文物上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并将之应用于高校教学实践,以实现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和高校教育的创新,既能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博物馆向生态校园和生态博物馆的良性发展服务,又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使高校素质教育得以拓展和延伸。
研究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上蕴含的中国文化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资源转化和利用,具体内容如下:
(1)借助湖北省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湖北省众多的科研机构、高校图书馆资源、高校教师资源,观察文物,对文物进行文献阐释,对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进行生动、直观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读。
(2)根据文化解读的成果,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语言学、文学、美学、民俗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理论和高校各学科教育实践,从理论上研究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湖北省高校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中的高校教育发展、教师职业发展、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习实践、人文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校企合作等服务。
(3)将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之于高校教育实践,从实践上检验博物馆文物上的文化资源对于现代高校教育的意义。总体框架图示如下:
在文物研究形成的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检索文献、阅读县志、博物馆文献阅读、实地观察等方式梳理出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中典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礼仪、习俗、工艺、科技、经济、艺术、文化修养、情趣爱好、宇宙观、神话传说等;通过文化解读,分析其精神内涵及其现代意义;从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学、艺术、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角度,从理论上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桥梁,将文物文化外化为专业能力、内化为精神气质;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包括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通识课程,融入英语专业的翻译、旅游英语、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还涉及艺术、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经济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师的职业成长、校企合作、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践,等等。本课题将采用问卷调查进行相关因子分析,从数据上考察这些研究成果对课程建设、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影响。最后,对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将优秀成果进行推广。endprint
三、结语
将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既能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素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综合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旅游英语、翻译、中国文化、艺术设计、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等提供科学、有趣、内容丰富、能启迪人们心灵的资料、方法和途径,又能为高校实习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平台和机会,还能为城市软实力建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数据和资料。
参考文献:
[1]李元河.试论博物馆的教育和娱乐功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2]柳斌杰.荆楚文化研究丛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罗运环.荆楚文化[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4]皮远长.荆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6]石定乐.将荆楚文化纳入湖北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7]王生铁 主编.荆楚文化普及丛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8]王毅.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博物馆教育实践辨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9]肖希明.国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
[10]谢梅,何炬.四川省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成因——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文化与传媒·当代文坛,2014(6).
[11]杨刚,陈国生,杜茂华.现代旅游文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叶志良,徐洁.近三年我国旅游英语规划教材现状抽样分析[J].中国出版,2013(2):56-58.
[13]周传荣.三峡水文化的精品库黄陵庙——兼论黄陵庙文物的文化价值[J].理论月刊,2002(9).
[14]张国超.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
[15]张锦高,袁朝.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
[16]赵春鸣.略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J].学术界,1987(6).
[17]周雪松,费晓萍.荆楚文化的历史价值研究[J].前沿,2010(24).
[18]郑勤砚.博物馆的公共美术教育浅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19]Brown R. H. Davis-Brown B.. The making of memory:The politics of archives,libraries and museu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J].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 1998, 11(4).
[20]Hagel F. Sieglerschmidt J.. Documentation in museums,libraries and archives[J].NFD Information Wissen schaft und Praxis, 2002, 53(6).
[21]Ball D. Earl C. Outsourcing and Externalization:Current practice in UK libraries,museums and archive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2,34(4).
[22]Betsy D.. Sherman D.. Hand in Hand: Museums and libraries working together[J].Public Libraries,2003,42(2).
[23]Waibel G.. Erway R.. Think global, act local: Library, archive, and museum collaboration[J].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009, 24(4).
本論文为第一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博物馆文物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批准号DIA150312)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