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娟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新时期竞走训练的创新要点与方向研究①
付丽娟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竞走项目的观察,了解优秀竞走运动员训练规律与特征,掌握其参赛能力的培养机制,针对普遍存在的薄弱点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最终从训练机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三方面入手,指出了新时期竞走训练的创新要点,并对未来竞走训练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研判,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竞走训练 创新要点 发展方向
目前,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全面到来,竞走项目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但相比于其他项目,竞走在技术细节上有着较高要求,属于技术至上的一类体育项目。因此,对于竞走运动员来讲,技术训练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加强新时期竞走训练创新要点和方向研究的现实诉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虽然我国竞走训练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进一步发挥了其应有的优势作用,但客观来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竞走项目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相关主体结合实际,加强训练机制、管理机制和训练方法的创新实践,以不断增强竞走训练的实效性。
竞走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内容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特征。所以,在竞走训练机制架构上,要不断创新实践,积极构建以运动技术传授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增强竞走训练综合性、实效性。同时,随着对训练内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训练方式的弹性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竞走训练也要注重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此外,竞走训练的指导思想应打破以往单一的“准备性体育”思向,而是要向“终身体育、育人体育”方向靠拢发展。在训练机制创新方面,要由以往强调增强运动员身体素养的生物学价值诉求基础上向注重运动员身心和谐发展的方向转变,在强调体育功能多元挖掘与利用的同时,注重谋求其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统一性。
管理体制的创新,重点是要提高运动员整体素质,根本宗旨是创造竞走运动的优异成绩,相关主体要灵活采用专家座谈、自主学习等方式,抓好专项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训练技巧等内容,让竞走运动员多学习运动技能,并根据比赛要求夯实技能基础。针对竞走运动员体能、动作不达标的问题,要采取定期考核、限期达标等措施,确保相关训练计划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此外,要想提高竞走运动员整体素质,就需要强化集中训练,将学习培训放在年度计划中,采取分批分次、分课目的方式开展层次化培训,将学习培训的内容、方式、标准等进行高度整合统一。但要指出的是,竞走运动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管理,摒除落后的“摧残式”训练方式,倡导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训练方式,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热情探索的训练环境与氛围。
只有不断地加强竞走训练方法的创新,才能为优异成绩的取得提供有力保障。竞走比赛,要求竞走运动员既要具备超强的耐力,又要具备绝对的速度和速度持久性。所以,在制定竞走训练计划时,必须要更加谨慎、科学,以确保训练方法的高效性。如根据竞走训练的特点,某省竞走队选择在云南进行集中冬训,并采用国家队外教组的训练方法,针对性地提高竞走运动员脉搏输出量、血载氧能力、最大吸氧量等能力,全面提高运动员持续承担大负荷的运动能力和竞技能力。另外,在强度训练结束后加强体能调控,快速消除运动员疲劳,重点强化运动员竞技意识和战术意识,让队员以最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比赛,最终达到了预期良好效果。
根据新时期竞走训练的发展现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竞走训练的发展方向:
第一,优秀竞走运动员的个性化。专项体能训练将更具个人性特点,更加适合规则要求,真正实现扬长避短、针对提升;专项战术将采用以个体运动员为主的合理分配的战术方案,将进一步发挥每一位运动员的优势作用;专项心理结合个人特点,强化必胜意识,提高应变能力;专项智能将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拓展竞走运动的专项思维视野,强化事业理念。
第二,竞走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精准化。未来的竞走训练中,将重点考虑训练负荷量和强度是否符合运动员个体特点、是否符合预定比赛目标、是否符合阶段性标准要求、是否符合地理环境特点等。培养竞走运动员耐力的方法会越来越多元,但不管采取何种手段,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训练量和强度的关系。
第三,竞走训练负荷定量化。在未来的竞走训练中,专项负荷内容、强度、密度、间歇时间等指标都会结合运动员个人特点进行具体制定,以充分满足各阶段的训练标准和比赛预定目标。
第四,竞走训练身体素质培养的选择化。通过对竞走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测试,找到每个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优缺点,然后针对薄弱点进行集中训练。选择性地采取相应的训练方式,通过由上至下的科学编排,确定训练强度和密度,以快速高效地达到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目的。
第五,多年训练的系列化。在竞走训练的多年训练中,教练员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就运动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展开专项的、逐步的训练,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竞走运动员的年龄、个人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因素,然后进行系列化架构,将其分为基础训练、专项提高、最佳竞技、状态保持等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不一,需要因人而异。
第六,竞走训练与恢复的合理化。就现状来讲,国内竞走训练基本以极限刺激强度为主要方向,但这种训练的强度把控依然是教练员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为一旦刺激强度把握不当,很容易对运动员造成伤病或过度疲劳,最终影响训练效果。在竞走专项训练中,不仅要确保运动员机体产生最大刺激作用,而且要确保运动员可以最快恢复,同时要采取合理的医疗保健措施,对运动员进行全程动态生理检测,避免发生过度疲劳和伤病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竞走运动员负荷承受能力,才能顺利达成比赛预期目标。
总而言之,在竞走训练中,要想达到预期良好的训练效果和目标,就必须结合实际,加强训练体制、管理体制和训练方法等的创新实践,以优秀竞走运动员的个性化、竞走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精准化、竞走训练负荷定量化、竞走训练身体素质培养的选择化、多年训练的系列化、竞走训练与恢复的合理化等为抓点,全面增强竞走训练的高效性、规范性、科学性,力求运动员竞走技术完全符合新竞走技术定义和规范要求,全面提高竞走项目成绩。
[1]李定.竞走运动员训练技术对身体状态影响分析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6(12):208-211.
[2]田新林.甘肃省竞走队训练新思路及方法探讨[J].运动,2016(18):20-21.
[3]周振华,冯树勇.高水平竞走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控制过程[J].体育学刊,2015(4):121-124.
[4]胡好,王林,骆学锋,等.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训练结构与训练实施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2):8-20,31.
G821
A
2095-2813(2017)09(b)-00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022
《科学化训练监控模式在竞走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吉林体育学院自主创新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