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娟
(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6)
排球运动有很强的趣味性,规则又不复杂,易上手,故深受广大同学喜爱,但是排球运动又具有极强的技术挑战性,对同学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如果训练时不注意,很容易造成身体上某些重要关节的损伤。
一般来说,运动中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如排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处于半蹲状态,还要时不时腾空跳跃,举手击打排球,所以他们膝盖、肩膀、手腕和脚踝极易受伤;足球运动员由于要奔跑,冲撞,所以除了常见的擦伤外,半月板和髌骨损伤十分常见。损伤的原因也各有特点,但其共性一般是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不够、身体素质差、运动时间和运动方法不合理以及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等等。需要重视的是,运动损伤如果不及时救治容易落下慢性病根,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
数据表明,排球运动员损伤的部位大多是膝盖、腰部、脚踝等地方,受伤几率分别为21%、17%和15%左右[1],其次由于排球运动员需要挥动手臂击打排球,所以稍有不慎,手腕、肩膀、手指等部位也比较容易损伤。
排球运动是一项空中处理球体的运动[2]。运动过程中的大量动作不仅需要膝盖支撑、手臂挥动以及手腕转动和手指拨动,还需要腰背和肩膀的密切配合。如在腾空跳起拦网或扣球时,上下肢体需要紧密联系,而腰背和肩膀就是其重要纽带。故在运动过程中也十分容易受伤。受伤类型通常有肌肉拉伤、关节损伤、骨骼损伤、腱鞘炎等。
1.3.1 肌肉拉伤
排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为了完成扣球、拦网、接球等一系列动作,需要大幅度活动腰部和背部肌肉,如果运动前未做好热身运动,就会造成腰部和背部的肌肉拉伤。
1.3.2 关节损伤
排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的关节有:肩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1.3.2.1 肩关节损伤
从生理结构看,肩关节韧带少,因此稳定性较差,又因为此部位脂肪较少,故容易受到伤害。运动员在扣球、拦网等动作时,若挥臂动作不规范就很容易造成肩部的韧带拉伤。
1.3.2.2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是排球运动员在排球运动中用到最多的关节,而膝关节又是相对脆弱的部分。排球运动中的一系列动作,如发球、接球、扣球等,都需要膝关节不断地进行屈伸运动,运动角度大约为130度到150 度,同时膝关节还要承受很大的转矩,很容易造成膝部半月板、韧带损伤及各种关节疾病。
1.3.2.3 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主要由内侧和外侧韧带支撑,由于内外侧韧带薄厚不均,故承受力的能力比较差。在排球运动中,由于运动比较激烈,运动员脚踝内侧韧带经常处于过分拉紧、而外侧韧带又经常处于挤压或外侧受力的状态,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
1.3.3 骨骼损伤
排球运动员在排球运动过程中,需要跳跃、奔跑等一些动作,队员与队员之间也容易发生碰撞,稍有不慎摔倒,便有可能造成腿部骨折。另外,运动员在拦网或者发球时,如果动作不规范,飞来的排球带来的强大的冲击力可能造成手腕或手指骨折。
1.3.4 腱鞘炎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3],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肌腱长期在此过度摩擦,即可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称为腱鞘炎[4]。若不治疗,便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活动不便。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膝关节、手腕关节、踝关节、手指关节以及肩关节都需要大量的活动,无法避免的肌腱、腱鞘之间相互摩擦,摩擦次数过于频繁就会造成腱鞘炎。
1.4.1 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热身
排球运动是一项比较剧烈的运动,如果未提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关节和肌肉未充分舒展和预热,就十分容易受伤。
1.4.2 运动员自身动作不规范
排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如果运动员的动作不规范,违背了人体结构,没有顺从身体机理,就容易受伤
1.4.3 运动强度、运动场地不合理
在排球运动中,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使人体各个部位感到十分疲惫,从而受伤。这是因为肌肉在高强度运动下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会使肌肉运动效率减慢,影响肌肉伸展,造成关节运动不灵活,运动员摔倒受伤;其次,运动过量会使运动员身心疲惫,注意力不能集中,也会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另外,场地环境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场地不平整、湿滑,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水平,还会导致运动员受伤。
1.4.4 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
由于教育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太重视,导致许多运动员心理素质不过硬,这在排球训练或比赛中都是十分危险的。有些运动员好胜心切、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良以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1.4.5 老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很多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十分重视排球技术和战术的教学,并花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而在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上力度远远不够。排球运动本身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学生在运动时也会把大量精力投入在提高排球技术上,对自己动作是否规范、是否会受伤不太重视,因此十分容易造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伤的情况。再加上学生现在课业紧张,运动时间比较少,骨骼和肌肉长时间不活动,比较迟钝,在排球运动这一比较剧烈的运动中,如果不具有运动损伤防范意识,就会容易受伤。
从思想上重视运动安全教育,加大开课力度,课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让大家充分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排球运动的特点、运动损伤的原因等,对可能产生的损伤有所准备。运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进行五分钟至十分钟的热身运动。通过准备动作,提升中枢神经的兴奋度,调动人体各器官的活跃性,避免因未预热而导致的各种挫伤、拉伤等运动损伤[5]。
作为一名教师,还应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首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责任心,将学生的安全放在教学首位,杜绝无视学生自身安全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对学生的训练过程全面负责。其次对自己的安全知识进行补充,定期学习,提高自身在体育训练中控制训练风险的能力,降低教学风险,保障学生的安全。
首先场地应该平整,场地坑洼不平整以及体育 器材质量比较差等都是引起排球运动损伤的隐患,所以加强对运动场地的维护以及对运动器材进行维护很重要。其次,要注意加强运动员的营养,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做好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安排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技术动作不规范容易引起运动损伤,因此,作为教练或教师,应了解每次训练的内容及技术动作,加强对技术规范动作的讲解和演示,同时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并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和时间,劳逸结合,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排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运动,在学生平时的训练或者学生比赛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膝部、腰背部、肩部、脚裸、手腕等部位的损伤。因此,为防止这些运动损伤的发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安全教育方面、准备活动方面、技术动作规范性方面对自身以及学生补充知识,对学校领导提出完善场地设施的建议,对有效降低学生在排球运动中的损伤风险,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陈果,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防范思路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06(14)
[2]运动损伤,百度百科,www.baike.baidu.com
[3]腱鞘炎,百度百科,www.baike.baidu.com
[4]欧惠华,浅谈排球运动损伤及预防[J].体育世界,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