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红
(六盘水市实验小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1)
组织开展小学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
张庆红
(六盘水市实验小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1)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实地调查等方法,针对小学大课间操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组织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认为:有效组织开展小学大课间操体育活动,不仅需要从活动的内容、组织、管理、评价上变革,而且需要从师生认知、交流、沟通、创新上给予突破。旨在为小学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价值。
大课间操;体育活动;有效策略
2016年9月,国家公布的《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更为清晰而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新的目标和要求,其中发展目标指出“青少年体育素养普遍提高,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学会一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大范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标准,特别是中小学的大课间操体育活动。大课间操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调整学生的紧张学习气氛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体育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青少年体质“不升反降”。鉴于此,针对当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效组织开展校园大课间操的有效策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1.1 活动内容单调,组织形式单一
大课间操活动的内容不仅关系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而且关乎学生兴趣培养与创造的能动性。据调查发现,目前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仍然比较单一,多数是以传统的广播体操、跑步为主,其活动内容变化少,缺乏趣味性,只有少数的学校增加了一部分健身操、球类等项目。而组织形式一般采用的是全校学生同时进行,教师统一管理,选择优秀学生统一带操,这种组织形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学校组织管理难的现象,但是这种组织方式却使得全校学生只能练习一种活动内容,忽视了年级、性别、年龄不同的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性,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可按照项目、性别、运动负荷、年龄的不同分场地组织活动,并结合学生心理变化定期的变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多层次满是学生活动需求。
1.2 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不足,资金短缺
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发现,多数学校存在的器材陈旧与损坏严重,不能满足现有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不足、落后和资金短缺,以及缺乏室内体育场馆是大多数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遭遇到的关键问题,尤其是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相对学生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很多学校凡是运到雨雪天气不得不停止开展大课间操活动,加之资金短缺使得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陈旧,维修不及时造成的损坏,严重影响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1.3 学校领导对大课间操重视度不足
学校领导对一个学校的体育发展发挥着不可以估量的作用。换而言之,领导行为与意识对某一事物良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学校领导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追寻升学率,重文化轻体育,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到位,遇到风雨天气大课间体育活动经常被占用,甚至取消;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缺乏长期有效的大课间操体育管理制度,不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沦为一种形式。为此,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要性意识的培养,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将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的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需要让学校领导参与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当作教学工作来抓。
1.4 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小学是一个跨度较大的年龄阶段,由于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体育文化认识,以及不同班级体育文化氛围的影响,不同年龄、性别之间的身体素质与兴趣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据调查显示,不同学生的兴趣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性别方面较为突出,男生较喜欢跑步、篮球、足球等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更喜欢羽毛球、健美操、跳绳、舞蹈等运动强度较小的体育活动,并且不同的年级、班级间的兴趣爱好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为此,用统一的运动强度、相同的运动量、同样的项目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其效果可想而知。因而,在开展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有必要根据不同学生身体素质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分层、分项组织的方式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体育场地与器材不足的矛盾,又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的需求。
1.5 体育教师存在惰性心理且能力不足
体育教师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决定着开展的质量和效果。据调查访谈发现,多数体育教师都觉得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工作繁重,没有工作量和报酬,不愿意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多数教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部分体育教师表示,大课间操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有创新性的体育活动,而小学阶段教师多数创新能力不足,对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信心,原因是各学校之间互动交流,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体育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与提升,导致很多体育教师不愿参与,也不想组织和管理学校大课间。为此,学校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校际交流与互动,借鉴开展活动较好的学校的成功经验,多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提升教师的组织管理技巧;教师方面,教师应多思考、多调研,多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及体育创新能力。
1.6 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组织与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组织与实施环境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据调查显示,多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奖励评价措施还不健全,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对活动效果、活动项目、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没有严格的标准和管理机制,只是一种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来管理,导致了大部分体育教师或课间操组织者的不满,存在应付的心理。为此,建议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一方面利用制度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组织和管理,将此活动列入课时计划和年度考核,给予一定的报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奖励制度,分班级进行定期的评比,对于完成较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对于完成不好的班级进行适当的惩罚,并列如年度计划考核,以此来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1 丰富内容,变换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如何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其核心问题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勇于创新精神,在内容上和组织形式上给予创新与变化。首先,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内容上,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跑步和广播体操,而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增添一些流行时尚的元素,如江南style、小苹果、月亮之上等流行音乐,同时也可开展一些兔子舞、恰恰等健身舞、球类游戏,或开展呼拉圈、武术操、滚铁环等具有民族地域性特色的体育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满足不同的年级、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其次,在组织形式上,要打破全校学生同时进行同一项目的集体活动模式,应根据不同的年级、性别,进行分项目、分场地组织进行大课间操体育活动,按照周或月为周期进行定期轮换,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场地资源,又照顾了小学生求新求变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差异较大问题,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2.2 区别对待,分层组织,提升活动组织开展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的年级、年龄、性别,以及兴趣爱好与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分层次组织,而不是全校学生同一个标准、同一个项目的进行。一方面,准确掌握每个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年龄、年级不同,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年级不同而采取分层组织大课间操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从不同性别出发,依据小学生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充分考虑活动的数量、强度和间歇时间,区别对待,确定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的运动项目与负荷,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2.3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场地器材设施健全,改善设施不足的局面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是多数学校开展体育活动面临的共同难题[1],体育场地设施是组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资金不到位,场地器材紧缺往往是制约中小学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此,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给予学校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完善其体育场地设施,设立专项资金,由专人负责管理落实,保证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投入真正用到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保障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健全;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捐助修建,寻求社会合作与赞助给予学校更多的资金支持,或采用学校提供修建场地,社会提供资金与管理,走学校与市场化结合模式。另外,学校也应该着力开发与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与场地资源,转化创新传统体育器材形式,解决场地与器材不足的局面。
2.4 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师生创新活力,创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
小学的场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未能完全加以利用,往往只是利用一些较为宽敞的体育场地进行组织,这样就导致了一边人满为患,一边无人问津,严重浪费了学校的场地资源。因此,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条件较差的学校更应该将学校现有的场地资源和体育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活动空间,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吸引力”。比如利用学校闲置的场地,设计游戏场地,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活动场地,使活动设施得到填补,利用田径场开展接力跑项目;排球场安排排球传接球、垫球项目;篮球场组织篮球投篮、运球等项目,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场地资源,也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
2.5 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校际交流,提升学校领导教师认识、管理与组织的能力
组织者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组织好一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目前而言,六盘水地区对组织者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很少,组织者的能力不够,水平不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因此,加强组织者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组织者的活动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定期开设大课间体育活动教育培训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对组织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2]。各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大课间体育教研活动,邀请开展比较成功的学校,对组织者、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等参与组织管理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存在问题进行交流研究,努力提高组织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6 建立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符合科学规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3]。学校层面,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领导小组和领导责任制度以及奖励评比方案,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学校的教学重点工作计划,成立由校领导为组长,由学校体育组、政教处、年级组、学生会、检查小组的管理体系,明确小组的权力、职责和任务,各管理层次负责完成各自的任务,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到个人,保障活动开展。教师层面,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实施计划,计划要根据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分配活动区域和场地器材,并与班主任相互协作;学生层面,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负责技术指导。
2.7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形成校本特色
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小学体育而言,是一种大型的体育活动,容易受到场地、器材、学生数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可行、可操作,如由专业体育教师选好体育项目或活动内容后,允许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对其内容进行创新、改造或加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校现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带、自制器材,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性,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使之具有针对性,以符合本地区、本校的体育活动需求,力求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同时需要兼顾可操作性,要从实际出发,能与本校现有的场地设施配套,符合本地区的天气变化及参与群体的数量等等,更好地使阳光体育运动得到落实。为此,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因地制宜因地,一切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地区天气、环境以及学校体育氛围,结合本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资源,在保证大课间操体育活动开展质量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体育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组织开展小学大课间操体育活动,不仅需要从活动的内容、组织、管理、评价上变革,而且需要从师生认知、交流、沟通、创新上给予突破。具体而言需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进行分层次组织开展;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场地器材设施健全,保证专款专用,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资源,合理分配器材,将学校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设计出适合本校课间活动,力求形成校本特色;需要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者的培训力度,不断充实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水平;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奖励评价方案,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并投入到实际管理中去,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开展。
[1] 袁瑞堂,张华.有效推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0(5):87.
[2] 黄嘉富.张家港市初级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2.
[3] 刘春燕,李青,谭华.热现象中的冷思考—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4(1):16.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Organizing and Carrying out Physic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Setting-up Exercises in Primary School
ZHANG Qinhong,etal.
(Liupanshui experiment elementary school,Liupanshui 553001,Guizhou,China)
张庆红(1966-),贵州六盘水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