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绍腾
摘 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的疾病,对于养猪业最大的影响就是体现在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方面。该疾病属于由病毒感染引起,虽然对于成年猪并无危害,但对于仔猪的危害性极强,致死率极高,超过95%。一旦发病,通常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患病猪,一般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且粪便呈现为浅黄色,粪便内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无比,而又以仔猪最为明显,眼窝下陷。本次专题探讨分析的目的非常明确,现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养猪场出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原因进行系统性剖析,在总结归纳病理变化规律基础之上,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196-02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危害性
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社会各产业领域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最基础性产业,畜牧养殖业较好的将三大产业连接在一起。近年来,国内养猪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年出栏头数和年产猪肉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特别是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养猪业已然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养猪规模持续扩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另广大的农村、乡镇养猪农户最为头痛的当属各类传染疾病。以猪传染性胃肠炎为例,该疾病传染范围光、传播速度快、危害巨大。作为一种常见的猪群胃肠道传染类疾病,对于仔猪和幼猪的病死率是非常高的,而哺乳期猪病死率更是高达100%。
无论是在农业技术研发领域、病毒传播学领域或者是畜牧养殖与传染病防治领域,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研究愈发深入。目前,对于本病毒的研究及其相应的临床实践观察,只发现其对猪群易感,这也是本病毒被称之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如上所言,哺乳仔猪死亡率最高,几乎达到了100%;与之相比较之下,断奶后的仔猪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其他方面的伤害。比如,消化道受损,往往会发育成僵猪。总的来看,除了成年猪之外,本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控制病毒,会迅速在整个猪场内传播,发病时间持续30~50d左右。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带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于春秋两季,但如果发生在秋末冬初这段时期(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病毒危害性更强。再者就是本病毒很容易与其他类病毒交叉感染,无形之中增大了本病毒的诊断与防治难度。
2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病学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指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类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急性,是猪禽饲养中比较高发的几类传染性疾病之一。有研究表明,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特征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等,小到幼崽、大到成年雄雌性猪,感染和发病率并无较为明显的差异。不过,不同育龄段的猪崽,其病死率存在较大的差异。5周龄以上的幼年猪,病死率并不高;而10日龄以内的仔猪,一旦感染患发传染性胃肠炎,病死率非常高。相反,较大的猪和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机制,其病原体呈现为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于其检查与后期的防治、处理,包括空肠、十二指肠、回肠黏膜等,病毒一般都是存在以上各部位。当然,在感染猪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等部位,再或者是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被查出相关感染病毒。该病毒对日光、热原体的敏感度非常高,但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抵抗力。不过通过使用一些常用的病菌消毒类药物容易将其清除。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发起者就是发病猪和带病毒猪。故此,建议要求猪场饲养密度不能太大,且要保持区域内的空气正常流通,可有效减轻本病毒的感染发生率,继而为后续的防治留足时间。当然,当病毒开始传播时,饲养员在不同猪舍之间来回走动,尽管本病毒对人体并无太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使饲养员成为病毒的“间接携带者”,形成跨区域传播的流动体。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3.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
诊断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受感染猪群的发病特点,以及病毒传播规律。首先来看仔猪。仔猪可分为两个阶段来看待,第一是哺乳期的仔猪,第二是已经断奶的仔猪。一般都是将育龄在2周以内的仔猪看作是哺乳仔猪。饲养员当发现哺乳仔猪呈现明显呕吐的情况,并且粪便呈现为黄色,表现为剧烈脱水,被毛凌乱,则表明仔猪至少被病毒感染了12h(12~24h)。从被感染48h之后,仔猪陆续出现死亡,很难控制,存活率接近0。研究所在针对病死后的哺乳期仔猪进行解剖后发现,胃肠均有卡他性炎症,胃部食物堆积未消化,淋巴结肿大。然后是断奶后的仔猪,断奶后的仔猪被感染2d后,并不是陆续死亡,部分症状与哺乳仔猪大体一致,但呕吐程度较轻。从6~8d这段时间开始,之前的腹泻症状逐渐停止,并开始出现死亡案例。存活下来的仔猪,其生长发育的速度明显慢于其他正常的仔猪,部分仔猪变成僵猪。
其次再来看生长猪和母猪。生长猪最大的特点就是厌食,并且在6~10d这段时间内腹泻不止,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体质量下降明显。虽然不对其使用药物治疗也可耐过,但是与其他正常的生长猪相比,饲料转化率明显降低。母猪死亡率虽然非常低,几乎不存在死亡的情况。但是,受病毒感染并发病后的母猪,乳汁减少甚至无乳,表现为腹泻、厌食、呕吐、发热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恰恰是由于母猪无乳,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造成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3.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
根据多年的经验,建议从两个环节阶段综合把握。首先是早期的预防阶段,其次是感染后的治疗阶段。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前文已经阐明过了,哺乳期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故此,在针对猪场群猪的管理中,必须将哺乳仔猪放在中心位置。具体可从母猪下手,在母猪生产之前做好消毒工作。譬如,可以使用10%的漂白液来进行消毒,旨在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再者就是季节性防范,特别是在冬季,病毒传染及其危害性最强,因而,需要最好保暖防寒工作。最后则是注射疫苗。众所周知,注射疫苗一直都是专门预防传染性病毒等最直接、最有效措施。通过注射疫苗,可以让仔猪对本病毒产生一种抗体,最大程度降低本病毒的感染和发病率。
治疗措施:针对病猪的治疗,不同于一般的家养宠物,更不同于人类。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最佳的可操作方式就是以水中投放药物来进行治疗。第一是对病毒感染发病程度相对较轻的群猪,比如母猪和成年猪等,对于它们采取的方案,即通过在水中加入补液盐,并电解多维和葡萄糖粉来综合实施。第二,对于病情较重的病猪,尤其是仔猪,在原有的基础上额外加入一些水溶性的药物。包括像氟哌酸散、抗菌素等,均可以用于其中。另外,在药物的投放与使用方法上,每日2次,根据实际情况连续3~5d即可。药物投放量应按照病猪的体重以一定的比例来喂服,即0.3~0.5g/kg。
参考文献
[1] 赵文洁,栾新华,栾合莉,等.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0):80.
[2] 陈文俊.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对策刍议[J].农技服务, 2015(1):149.
[3] 李飞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误区及解决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4):88-89.
[4] 宗大稳.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151-152.
[5] 刘英,韩熙宇.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6(10):59-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