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11-25 16:58胡继英
科技资讯 2017年28期
关键词:思考课堂教学

胡继英

摘 要:要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师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着眼点确定在学生自学方法的培养上。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讲就讲在“点儿”上,练就练在“劲儿”上。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重点放在课内得能力,课外再发展的智力开发上。同时历史课堂还是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173-02

新课改实施以来,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要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除了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新史观,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外,优化课堂结构、实现教学的科学化,则是教学全过程中又一个重要而且必要的因素。

實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就是教学活动的主导组织者——教师在把握学科知识系统的基础上,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活动特点,在研究教材、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诸多因素下,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的双边活动,充分利用40min的课堂,创设师生融洽积极的氛围,让每一分每一秒,都产生了积极的智力效应。课堂结构优化,能有效地克服盲目性、随意性,把课堂教育纳入科学化的轨道。

课堂结构是一个涵盖极大的理论与实践并融的概念,是一个多元因素的集合体。实现其优化,使之“优”到实处,“化”出效果来。这绝不是简单的教学手段问题,而是教学改革的大课题之一。总结多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结构优化,必须摆正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着眼点确定在学生自学方法的培养上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其出发点一个是传授知识,一个是传授学习的方法。以教学的大目标衡量,后者较前者更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几个字,精当地说明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尤其是学会自学的方法,这种成功的教学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之所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蓝本,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认清实质,逐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如何学习的要领,这样才能受益终生,才有希望在未知的历史空间生动活泼积极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那种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学生,教师独霸课堂,学生消极被动,到头来事倍功半,无论如何是不可取的。新课改几年来中学课堂在这方面的探索有一定的成效。比较受教师认可的探究模式是其中的一种,该模式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

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准备素材,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拓展课本知识。

2 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讲就讲在“点儿”上,练就练在“劲儿”上

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劳动。课堂讲练的设计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学的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得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如果把学的知识束之高阁,不加巩固和提高,课堂上教师讲授完知识就万事大吉,这是不对的。这样做,实际上教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书店里各种教辅书籍类型繁多,如果不加辨别就让学生去做,往往浪费学生的时间,得不到好的效果。合格的教师,在讲练的关系处理上,在讲练的比例分配上都是合理的。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要讲的,但我们强调的是精。教师选择讲授的知识要精当,抓住知识点,突破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讲准、讲透。在这语言要精练、简明,最忌絮絮不休。这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表格,微课等多种形式进行。

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知识巩固和强化的手段。培养学生增强感性认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下面举一个实例:在讲必修一第三单元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时候,笔者将英法美德四国的政体列了一个表格,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它们国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引导学生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大表一览,眉目清楚,收到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反映说,这种课堂教学老师讲的精,分析透,我们练的具体,攻破一点,带动全面,这个方面的知识技能,我们基本掌握了。在习题分配上,要做到由浅入深,逐渐提高。将习题分为基础知识考查、能力提升、高考真题三中类型,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讲与练的活动安排上,我们注意时间比例的科学分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讲中练,练中讲,课堂气氛浓厚,热情很高,师生协调的的很好。

3 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重点放在课内得能力,课外再发展的智力开发上

教学基点是传授知识,转化为能力,开发智能。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同时完成两项任务,“既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达到高质量,又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社会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伴随着知识的发展更新和进步。新课改以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几个方面。这就要求中学生应该具备对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进行联系并进行分析观察的能力,对历史事实的叙述提升为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用唯物史观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此外还要具备人文素养等等。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技能,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因为难度较大,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所以还要持之以恒,耐心地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信心,一点一点地取得进步。

此外,历史课堂还要成为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在讲罗斯福新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美德。当然,历史教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阵地,在讲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的时候,可以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在讲授儒家文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向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这种素材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发掘,使历史课堂锦上添花,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之,要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历史教学也必须改革、更新。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上,教师就必须站在改革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其关键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运用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研究,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认识能力,同时精心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样既实现了课堂结构的多样化,又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终身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蒋立兰.优化教学设计,使历史课堂鲜活而生动——论《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备课[J].学周刊,2017(5):115-116.

[2] 石宏亮.关于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