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意义与策略解读

2017-11-25 06:17:35
长江丛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转型期立德立德树人

王 厦

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意义与策略解读

王 厦

“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党在新时期对高校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符合“中国梦”伟大构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未来高校管理者必须遵循的职业理想。当前高校正处于革命性的转型期,高校管理者在整个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高校管理者在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理念中的特殊意义,并就相关工作提出策略性建议。

立德树人 高校管理 意义 策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十七大已经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指南。2014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高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未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定的目标,也为高校未来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校管理者在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转型期的特殊任务,以此来完成高校改革的历史任务。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及众说

“立德树人”被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我党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和重要领导人各地的讲话中。关于德育的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曾给予这样的解释:德育是将社会道德、国家意志转变为个人素养的根本途径。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认为,我国的德育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另一位教育家檀传宝则认为,德育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营造的成长环境,以促进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

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强调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尤其强调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的特殊意义。《颜氏家训》二十篇内容中,其中有八篇是关于培养弟子品德情操的,这是中国古人首次将德育理念融入于家庭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外关于此类研究,最突出的贡献者非19世纪的赫尔巴特莫属。他起初专注于哲学研究,后来在研究中发现了哲学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发表论文《论人类道德的自由》。此后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又明确指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道德服务”。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立德树人”从来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一种文化体制是否完备,和“立德树人”的实施状况和受重视程度大有关联。

二、高校管理者“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策略分析

第一,打造人格魅力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途径。高校管理者虽不是站在讲坛上的一线教师,但他们也直接接触学生和老师,试想,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对待教师如沐春风,这样的高校管理人员必然能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也能体现出高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人格品质。责任心表现为对工作和学生负责。人格品质则包括教师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一位出色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应该是既对工作认真负责,又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形成积极影响。

第二,在工作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高校管理者的工作往往比较繁琐,涉及学生工作、档案管理、统筹计划、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想将这些工作做好,必须有一个总纲统率全局,显然,“立德树人”就是这个纲,在我们做每一项工作之前如果以这个纲领为指导,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方向,不至于无的放矢。以我处为例,我们一直在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志在实现习以修身、师以成长、境以发展,学成于勤,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慈爱、谦卑、包容、感恩、惜福等中华文化传统美德。

第三,在校园文化的打造上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 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打造离不开高校管理者的顶层设计,高校管理者以“立德树人”为理念,领导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大有裨益。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还有助于学校形成好的风气或校园精神。

三、结语

当前正处于本科院校的转型期,而当下大学生已经出现的文明守纪意识淡漠,思想道德素质弱化,学生诚信观念的缺失等现象,使得他们很难在转型期迅速完成华丽转身。高校管理者是高校教师阵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凝聚人的力量,塑造人的品质,涵养人的性情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加之我校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高校管理者的队伍建设,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会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得更好,进而发挥高校管理者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关键作用。

[1]顾明远.德育为先,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报,2013(12).

[2]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转型期立德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5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56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