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视野下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

2017-11-25 09:54
长江丛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公共课文学类通识

石 慧

论通识教育视野下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

石 慧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使学生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到“效益”和“利益”上,而忽视其作为人的主体性价值,造成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文化熏陶的匮乏。文学类公共课,正是用以弥补实用主义教育方式缺陷的主干课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讨论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视野下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学有所专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 文学审美 实践性

通识教育最早是在16世纪初由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将其与大学教育第一次联系起来,之后就有了更多的人开始了对通识教育的研究。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改革之后,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劳维尔推行了由主修课、分类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组成的选课制度,而他所说的分类必修课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课程。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凸显文学类公共课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明显意义。然而,在高职文学类公共课中确实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方面,学生们往往迫于就业压力以及实用主义教学指导思想的双重影响,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各种考试考证中,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肯定与对文学类公共课的忽视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文学类公共课中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这也是导致学生选择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教师将诸如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材料、流派观点、结论总结等一一罗列给学生们,以PPT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展示,无论学生接受程度怎样,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和介绍,学生们只能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的课堂势必减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这与文学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成为了当前吸引学生回归文学类公共课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可成为改变教学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以下教学方法有助于通识教育视野下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并最终有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的有效提升。

一、选择经典文本,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区别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多关注于一般的人文、自然知识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教化,审美素养是人格教化的一个方面。董希文指出,文学经典文本指的是权威的、典范的、蕴含优秀民族传统和作家精神的作品,文学经典文本中通常具有境美与情美双重美。基于此,文学类公共课的教学首先应该进行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将其中有关文学史讲解的部分进行删减,精选经典文本作为教学材料,尤其是具有较高美学和思想价值的经典篇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诸如文学常识、流派风格、理论分析、文学批评的传授需要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文本内涵进行理解和欣赏,让枯燥的学习转变为审美享受,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作家的语言优美和精妙,体悟作家思想精髓和审美观。例如,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音频的形式进行诗歌朗读欣赏,让学生在声音中感受作者所描述出来的意境。然后,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现诗歌画面,让学生们在视觉盛宴中感受作者所描述的那种意境。再然后,教师通过相关背景知识和创作环境的介绍来进行诗歌讲解、介绍,激发学生对于诗歌、诗人新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在此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在选题设定和特定背景下仿写,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升课堂实践性

文学类公共课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将经典文本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最大程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如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并由此来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较强的互动性,这是当前文学类课程实践性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可以通过两个“结合”实现。第一,阅读与演讲相结合。采用“翻转课堂”方式教学,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将所要讲解的篇目先行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方式来进行作品介绍和读书感受分享,教师再组织讨论并点评。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带有明确的读书目的,使学生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双提升,实现文学作品和自身语言魅力的双审美。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演讲是使学生阅读效果达到全新的层次和高度的法宝。第二,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明确课堂中角色定位。教师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问题——教师指导总结问题的过程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对文本再读,完成文学审美的实现。

三、应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实践

文学类公共课可以依据不同内容、不同主题选择不同参与形式进行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戏剧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片断的表演和改编,让学生们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内心的挣扎,这样的审美过程自然比讲授要深刻。在小说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物和主题的讨论,通过形象对比,领会深刻的精神美,并且让学生赏析文中语言之美。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诗歌朗诵、辩论赛、读书汇报会等各种课堂延伸活动激发学生对自身才能的表现,不但可以调动课堂内的气氛,还可以激励他们在课堂之外开展阅读、鉴赏活动,提高他们对于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实现将知识到精神食粮的转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其对美的感悟和追求。

总之,通识教育视野下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需要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注重文学鉴赏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应用来使得学生们获得全方位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分量也会随着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日益深入和推进而越来越重要。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来说,也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文学审美实践性教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学课堂中,以期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丰富情感、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

[1]孙鸿飞.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文学课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2014(1).

[2] 王春晖.通识教育语境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5).

[3] 肖太云.文学通识课的审美化教学及课堂操作——以《边城》的审美化教学设计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4).

[4]董希文.互文观念视阈下的文学经典文本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猜你喜欢
公共课文学类通识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文学类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年度图书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