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艳青
刍议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建设之矛盾与对策
施艳青
学生大数据是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管理、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服务水平的重要资源,但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建设面临着观念冲突、技术冲突、伦理冲突、利益冲突等诸多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便成为了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建设”的关键所在。
高校 学生工作 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大数据俨然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另外一种资源,其应用价值堪比“新石油”。高校,集中着海量数据,如何去开发好这股“新石油”是当今学术界、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以互联网发展为战略思维,以大数据所提供的资源为战术思维”成为了各大高校共同的发展思维。
新形势下,高校学工部门力图依托大数据的采集、梳理和应用,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推进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服务”,强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两大职能。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开发与应用虽百花齐放,但矛盾依然突出。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大数据”巨大的应用价值虽然已经成为了高校管理者、学生工作者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推动“大数据”工作能被全员或者是大部分人所接受。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流程梳理及数据分析与应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建设周期较长、应用成果难以一蹴而就。具有前沿眼光的“改革者”仍然只占据了少数,大部分人仍然是传统工作方式的支持者,尤其在经验主义盛行的学生工作领域,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原始的大数据呈现出一片混乱的状态,从事数据工作的人普遍认为80%的精力都用在了数据清理上。”[1],每个步骤都需要极大的人、财、物的投入,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条件下尤其如此。高校学生工作以辅导员、行政人员为主,缺乏相应的大数据思维与技术,相反,若把大数据建设进行外包,则可能会面临大数据建设脱离学工实际的风险。
基于互联网的学生数据的采集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副研究员陈璞在《人民日报》撰文写到通过采集和比对学生进出寝室、夜间用电的时间等数据,可以将最适合的人安排在同一个宿舍。[2]这一数据的利用可以妥善地解决令众多辅导员头疼的因作息不一致而引发的宿舍矛盾,但同时也意味着学生“隐私”的曝光;同样,通过对网络交友圈、冲浪偏好、购物喜好、运动习惯、校园卡消费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能促进学生工作的科学管理,但前提是必须牺牲学生个人的“部分隐私”。面对如此庞大而又隐私的数据,法律和道德是否已经作好准备?维权意识愈发强烈的青年学生是否能接受?
四个矛盾贯穿了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建设的全过程,尤其在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需求分析与数据采集阶段,矛盾尤为突出。但妥善解决矛盾,让“大数据”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载体与先进手段,仍有可为:
(1)统一思想,明确需求,让“数据主义”与“经验主义”和谐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思维不应该是学校领导、学工部门的前瞻性思维,而应该是每个基层教学单位、每位一线学生工作者的共性思维,也只有当“大数据”思维成为了共性思维,才能进一步明确“大数据”的需求。所以,在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建设中,一方面要重视技术支持,同样也需要更新高校学工人员“大数据”观念。
(2)确定目标,分步推进,让“眼前困难”与“长远利益”相互协调。“大数据”之为“大”,是因为其具有体量大、价值分布密度低的特性,以致于“大数据”建设千头万绪。因此,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建设目标,制定详细而周全的建设计划,把稳步、有序地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建设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紧密、有效地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3)完善立法,强化道德,营造绿色、有序、温暖的“大数据”建设环境。“大数据”建设是本着便捷工作和服务学生为出发点的,是一项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暖心工程,所以,“大数据”建设既要重视数据的采集与应用,又要注重学生隐私的保护,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参与者的道德约束。例如,南京某高校的“暖心饭卡”就为高校学生“大数据”应用于助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4)制定标准,资源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发挥联动效应。政府、企业、高校在教育“大数据”建设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政府制定行业标准,结合高校需求,充分发挥相关企业在数据开发与应用中的技术优势,才能解决“大数据”的整合难题。
[1]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04).
[2]陈璞.大数据推动高等教育变革[N].人民日报,2015-9-1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矛盾’博弈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FYHLX092)。
施艳青(1985-),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