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梅
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苑 梅
本文通过对经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必要性,然后对经管类专业课程群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整合校内和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特点的专业课程群等三个方面,提出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的思路。
经管类专业 创新创业课程群
据数字显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765万人,2017年高校毕业生约为795万人,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2017年将有1000多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同时,2016年经济大洗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仅有34%企业招聘活动将保持稳定,随着经济下行,逐年累计的未就业毕业生将会追逐较少的企业工作岗位。此外,据统计2016年国考中,2.7万个招录名额共吸引了近140万人报名,真正能够有所收获的较少。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创新驱动的战略实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问题解决,可以部分通过创新创业来完成。因此,在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群则可以有效促进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能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有效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能否在我国“五位一体”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经管类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等,其主要培养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现代管理学理论,比较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从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的水平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来看,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在创业中逐渐积累工作经验,在创业中锻炼成长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我国高校开设的经管类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能够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如果在经管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适应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促进我国形成竞争新优势和增强发展长期动力的源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之处。经管类专业课程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和社会实践均不同于自然科学类,其专业知识是对实际经济管理现象及活动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涉及知识较为宽泛,所以,经管类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是从启发学生思维角度,促进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经济管理现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以解决创新驱动过程中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实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国高校经管类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此处以ХХХХ高校金融学专业为例说明。该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包括以下几门课程:《学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求职培训》《创新基础与创新训练项目》《创业基础与创业训练项目》《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指导与训练》《金融产品创意设计训练》等六门课。从该专业的课程群建设看,开设了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金融模拟操作课程,以及与创新创业基本素养有关的课程,但是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较为狭窄,不能灵活使用理论知识处理经济现象。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开设数量不多,课程资源难以共享或共享度低,部分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不存在“创新”实质,许多课程的品质与教育效果难以形成“群”的共享和相互依存。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许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转型而来,或者由辅导员或思想政治课教师兼职来做,部分高校是由毕业就业指导教师兼职或转型。还有部分教师具有高学历但缺乏自主创业经历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大多数教师没有创业经验,或者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沿用理论课或者毕业就业指导课的方式进行,同时,授课内容落后且脱离实际较远。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综合运用经管类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高级管理人才或企业管理者。由于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 很难构建起满足创业需要的专业课程群。
自从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以来,诸多学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经过调研显示,大部分校外创新创业基地较难出现将创新创业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象(广东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及提升路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于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视程度
首先,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学院层面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总体负责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其次,设计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接,需要改革各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整合各经管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模块课,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关的区域和职业成分,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编写创新创业基础训练课程建设纲要,并将根据今后具体课程开设与实施的效果适时地进行调整。
一方面,在校内建立专职教师队伍,通过安排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出去进修和学习,促使其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进课程以及强化实践能力;通过主持教师参与“双创”活动以及指导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直观感受。另一方面,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主要以企业高管为主,通过校外兼职教师的实践操作意识和能力的传授,带动在校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大学生的学科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创新”和“创业”,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教育信息化建设使经管类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成为可能。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将理论相通的不同课程融合到一个课程群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最大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形成品牌效应的特色课程群。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形成课程群内课程讲授效果的共通性,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形成层次递进的过程,引导学生兴趣与发挥学生特长。最后,课程群建设内容精炼与清晰,通过多位教师的内部沟通和交流,不断切磋课程内容,使课程群建设内容精、概念清,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形成具有特色的新的课程体系。
[1]张彦,冯鹏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7).
[2]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4.
[3]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