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关系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世界观角度看,辩证关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从方法论角度看,辩证关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把握辩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那么,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又该如何把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呢?
有利于辅导员正确认识本职工作。教育部在2014年3月25日下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通知(教思政〔2014〕2号)中,对辅导员职业有着明确的说明:辅导员既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又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一员;辅导员既有教师身份,又有学生管理干部身份。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是从事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生管理工作上,是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学生教育管理与成长成才上,是人生导师,也是知心朋友。不难发现,无论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还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从思政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教育与成长等三个方面,辅导员职业定义已经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了宏观上的把控,这需要辅导员正确认识管理与服务的辩证关系,坚持在管理工作中做好服务工作,在服务工作中做好管理工作。
有利于辅导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个性丰富、性格不一、想法不同的学生们,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大学生党(团)建、贫困生资助、特殊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舆情、危机(突发)事件应对与管控,等等。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树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识,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系统化、理论化。
有利于辅导员在工作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要经常反思,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如何成为那样的人?只有将这种反思形成常态,我们才能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职业素养;我们才能不被那些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诱惑”干扰心思和分散精力。
管理与服务相互区别与对立。我们都知道,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是在学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在这个动态的矛盾统一体中,有管理和服务在性质上的不同,也有职能上的不同;有人和事之间的矛盾,也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所在。在一定的条件下,管理与服务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管理更多凸显的是“严父”性格,而服务更多的是表达“慈母”特征。高校辅导员身兼管理者和服务者双重身份,如果否认二者的区别,忽视二者的不同特点,就会使得实际的学生工作变得一团糟。
管理与服务相互依赖与统一。管理和服务虽然性质、职能、方法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统一的。在学生工作中,管理与服务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了。管理手段以服务的目的为前提,若没有服务目标的牵引,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在学生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经常需要在管理者和服务者两种身份中进行转变,甚至在同一事情中,需要同时承担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责。因此,高校辅导员既能重视自己所担负的管理职责,也能体现服务工作的宗旨;既能掌握好管理工作的方法,也能认识到服务工作的特点;既能适应管理者与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也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求同存异。
管理与服务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者,通过制度、措施、方法、手段的作用,将管理者的思想、意志、理想传达给学生们,作用到学生个体或具体的事物上,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既定的目标。那么,高校辅导员作为服务者,则是以学生的需求为牵引,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水平等方法,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既定目标。另一方面,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其工作意图和目标的实现,均需要二者的交互配合。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需求的学生。因此,高校辅导员只有在管理工作中心存服务之心,在服务工作中务管理之实,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
提高服务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做好“管理者”“服务者”的基本点。“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高校辅导员做好“服务者”的思想基础,又是做好“管理者”的方法论原理。从高校层面来讲,提高服务意识就是要求辅导员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还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简单的来说,就是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学生来开展。同时,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强调引导学生、发展学生、依靠学生和塑造学生,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工作当中去。
创新管理机制,活用“形式多样”的服务方法,是做好“管理者”“服务者”的关键点。培养大学生的个性旨在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是高校辅导员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因此,面对情况各异的学生,就要活用“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例如,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已逐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传递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媒介。那么,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把现实生活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结合起来,形成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大学生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是高校辅导员活用“形式多样”服务方法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管理机制,克服传统工作模式中的缺陷,形成新的多层化、交互化、立体化工作模式,真正做到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而推进学生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坚持管服并重,彰显“两手都抓”的工作态度,是做好“管理者”“服务者”的立足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呈现出来,这就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要强调管理制度化。高校应积极制定“首问责任制”“信息反馈制”“责任追究制”等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学生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和落实。另一方面,要强调服务人性化。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院长接待日、贫困生资助、创业扶持、思想引导等方面的服务活动。
[1]郝红卫,李苗:《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究》,《学周刊》2016年第24期。
[2]董振荣,姜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化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3]刘宇,陈丽波:《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4]刘洋:《关于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15期。
[5]王艳飞:《习近平亲民乐民的领导艺术对高校辅导员的启示》,《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