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阿陶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阮阿陶
体验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树立,它能促进教学方法的灵活,使教学效果明显,将以独特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发挥长期效用。
体验式学习 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体验式学习指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事物及其规律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较为直观的刺激,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通过感官的方式直观地体验所要学习的事物。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往往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某些事物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方式、范围等,抽象化的事物通过学生的情景体验变得直观,这种方式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1]
具体如下:
不同体验方式的设置迎合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平等和自由参与教学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体验式学习,不仅有利于教师组织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鼓励不同性格的学生在教学中踊跃参与,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此外,它特别有利于激发那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的潜能和充分施展他们的学习才艺。如在学习杜甫的代表性诗歌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己体验,当时就出现了四川话版,藏语版,北方话版等几个语言不同的版本,情景也随着语言和学生性格的不同出现了几种风格迥异的版本。在幽默搞笑版这一版本中,调皮的学生自编自演,加入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作为结局,表演效果很好;在原汁原味版中,稳重的学生基于忠实原创,文学味道很浓;混合版中则趣味盎然,表演过程中不仅有文人雅士的愤事嫉俗,还有泼皮无赖的插科打诨,更有底层弱势群体的心灵呼唤……
中职语文课标(征求意见稿)提出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旨在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分享不同的思考方式、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生活体验与既有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理解,出现新的火花,体验式教学正好迎合了课标的这个要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利于优秀学生施展才能,更给一些不怎么优秀的学生提供了驰骋的空间,羞与在老师面前买弄才能的却喜欢与同学进行团队体验。对不喜欢学习却善于表演的学生来说,体验式学习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能使耳濡目染,无形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冶了情操、一些动人或感人的场面又实现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树立,正好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林黛玉进贾府》的讲授中,我就让学生们分成不同角色,有的扮成林黛玉,有的扮成王熙凤……,这样不仅学生理解了课文,体验了角色,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体验就会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是在传统法的基础上创设,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思考题处理后,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体验中自主、独立、交流学习来实现体验。二是在新课开始之前或进行中巧妙设计一些体验,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尽可能地以学生活动为主角进行体验。如在语文学习中,凡是提到老物件的课文,我不惜把自己收藏的罕见的与课文相关的物件拿出来,让学生把玩、欣赏,并告诉他们这些物件的来历,让他们赏玩之后以小作文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升华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同时老物件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和再度体验。三是综合其他因素合理介入。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局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资源优化,组合得当,体验式学习也要围绕这个目标服务,方法可灵活多样。选择体验方法时首先要明确标准,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师生实际等进行选择;其次要多了解和熟悉有关的教学方法,交叉或综合进行。多媒体进入课堂,为深度体验式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一些不好创设的体验情景依靠动感图片或影视频可以达到效果。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期体验即体验的创设,中期体验即体验的延伸和后期体验即体验的反馈。
体验创设时在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统一”。即基本目标和开放目标统一,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统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统一。基本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定位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定位为看不见的方法、路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着重表现为以培养学生热爱知识、乐于思考、勤于探索、善于合作、探求新知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一般我会在备课时就设计好一些体验方式来辅助教学,这种体验方式适用于新课开始前,主要为实现基本目标和显性目标服务。有时我会通过让学生做游戏的形式进入新课,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显性目标。
体验延伸可以说是教学资料的补充或作文的变形,是为实现短在期目标和开放目标服务的。如在一些励志类文章学习时,我会穿插几个类似的国内外故事作为辅助来达到隐形目标的实现,有时会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再把与课文相关的情景提炼出来,重新体验并把感受马上付诸于文字,从而达到现场练笔的效果。重新体验不仅给他们带来心灵的共鸣,还仅锻炼了写作能力,更加强了情感延伸的深度和价值观的广度,很多学生果然在作文中就表达了自己要向别人学习的心声。
体验反馈可以说是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一面镜子,通过体验反馈,可以衡量一个教学任务或者一篇课文的精髓学生是否掌握,是为隐性目标和长期目标服务的。如在战争类文章的学习中,在课文结束之际,我就把学生们分成三路大军,重温战争场景,每路设一个总指挥,一个站地记者,战地记者及时根据总指挥的军事布置和战况汇总写成简短文字,其他学生再根据记者报道概括主要信息,如果学生们能做到了信息归纳和概括的简明扼要,就说明学生们对这类文章的特点已基本掌握,从而达到了教学反馈效果。无形中为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的浸染打下了基础,具有长期效应。
教育的变化总是和一定的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密切的关联,体验式学习就是如此。体验式学习实现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的初衷。现代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验式学习就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成为教育期望和家长期望之间的一个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利用各种体验推出并展示自我,挖掘学生自身的亮点,让他们敢于亮剑,敢于尝试,为他们踏入社会,成为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验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依据教材向学生讲解知识,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创设体验情景,充当“教练”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体验事物、获取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对某些事物的学习是不能完全亲身体验的,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指导。[2]总之,它已经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而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身先士卒,通过体验和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则是配角,是教练甚至是陪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和自身学习策略的形成、选择与运用。”[3]也能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调控,使语文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1]傅林.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7.
[2]傅林.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8.
[3]傅林.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6.
四川省弘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