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十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何处深化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倒逼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央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更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同时,要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要设定“高压线”,对于那些顶风违规、想要火中取栗的个别企业,更要抓典型、严肃处理。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过去一年,政策棋局已基本布局完成,中央20多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细则文件密集出台,贵州、重庆、广东等先后发布了实施方案,重点企业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完成了从“概念”到政策落地的过程。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看看:
去产能,刮骨疗伤,态度坚决。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年度目标任务均提前并超额完成。
去库存,分城施策,进展明显。自3月份起,全国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9个月减少。
去杠杆,稳妥推进,规范有序。10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降成本,刀刃向内,环境趋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和降低社保费率,企业减负预计超过1万亿元。
补短板,抓关键点,补薄弱处。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近千亿元,集中力量加大对脱贫攻坚、基础设施
建设、产业升级改造等补短板重点领域投入。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新一轮产能过剩涉及行业领域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又与当前经济新常态叠加,化解难度非以往可比。特别是由于煤炭、钢铁价格大幅回升,“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过剩产能”死灰复燃,这令有关部门忙得要死,市场乱得要命。
三种错误论断值得警惕:一是万能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个“箩筐”,无论什么样的政策工具或者改革措施,都一揽子归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无效论。说所谓的供给侧,需求侧,是理论上概念的文字游戏,不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旧体制回归论。认为改革就是去市场化,瓦解私有企业,把大的私有企业公有化,加强计划经济的管理。
三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第一,只关注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本身,就问题谈问题,忽视了这些问题的背后结构性矛盾。第二,在“稳增长”的压力下,一些地方政府“选择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不愿意真心化解产能过剩,甚至以“补短板”的借口继续扩大过剩行业的产能,更有积极性通过推高房价来“去库存”。第三,过于机械地理解“三去一降一补”,看不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缺少经济工作的系统观,使各项措施效果大打折扣。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彰显治国理政新思想,体现中央清晰的改革路径、稳健的施政风格,审时度势、驾驭全局的高超智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题中之义,是一场聚焦于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改革攻坚。总的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会更重、压力会更大、要求也会更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内涵、擘画新图景,使其向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更大空间深化拓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有以下几个新变化:
“去产能”。重点是“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一大批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的“僵尸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的现象将不可避免。同时,决策层已放弃了用“行政化、各级政府分解任务”的手段,将采用“市场、法治的办法”推进去产能。
去杠杆。明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对此,决策层并没有否决债转股,但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同时股权融资力度将得到强化,因此资本市场融资将继续得到鼓励。
降成本。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差异是删除“降低财务成本”,而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表明企业降成本的方向将更加侧重于减税降费、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补短板。未来几年内,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和地下管网、环境治理、精准扶贫等问题,既是会议认为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也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政策将会长期执行并落实。
总之,新的一年,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积小胜为大胜。
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关闭“呼吸机”。“权威人士”的话言犹在耳,但随着煤价大幅上涨“抢煤潮”再现,多地违规生产至矿难频发等情景依次登场,而个别钢铁企业更试图通过“钻”政策空子“火中取栗”。最近,中央查处江苏生产销售“地条钢”和河北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钢铁项目两起钢企违规违法事件,两名副省长被处分,分别对111名责任人和27名责任人进行问责。这其实就是中央发出的一个信号,一个警示,是对各地领导敲响的一个警钟。
对于深刻教训,各地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如果因为市场暂时性回暖而盲目复产、扩产,行业就会再次被拖入巨亏泥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能功亏一篑。“决不能让落后产能挤占先进产能!”李克强总理的话表明了中央坚决去产能的决心。各级各地也要“真去真退”,不能因为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价格回暖,就动摇了去产能的决心,更不能让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一方面,要牵住处置“僵尸企业”牛鼻子,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在去产能中存在的偷奸摸滑、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要抓几个典型,更加注重利用大数据、遥感卫星等技术手段,对新建产能进行实时监测,真正让“僵尸”入土为安。
另一方面,要创新思路,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需要平衡的智慧,解决好“钱”“债”“人”等关键问题,绝不能一推了之。在设计实施方案时,要配套设计好企业人员安置方案,确保相关人员安置工作落实到位,积极开展转岗培训,落实好援企稳岗政策,提供好就业援助服务。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醍醐灌顶,点中了楼市的要害。2017年,必须让房地产告别经济政策,回归民生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属性。从目前来看,一些大中城市“地王”频出、房价普涨,投机旺盛、市场过热,不得不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点刹降温。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仍是大量新盘无人问津,“去库存”压力巨大。
如何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照进实现?分类指导,因城施策,乃至一区一策,已属必然。2017年,去库存不能找“接盘侠”,更不能靠“打鸡血”一蹴而就。要守住不出“地王”这条红线。对于房地产库存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关键是打好“预防针”,不能一边去库存,一边开发建设新楼盘,更不能房地产市场稍有一点起色,就盲目放开住宅土地出让。重点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落实人地挂钩政策,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同时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其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并可考虑设立住宅政策性银行,为农民进城购房提供低息贷款,也可设立政策性住房担保公司,为农民向银行申请房贷提供担保等。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要吃准“退烧药”,通过采取限购措施、增加购房成本,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市场有效供应等手段,防止过热。
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速过快,杠杆反而会拖累经济增长。过去一年,中央明确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在稳增长的目标下,全社会杠杆率水平很难显著降低。特别是市场普遍担心金融去杠杆、资产去泡沫可能会引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行以及融资规模的下滑,导致经济增速下滑。
高杠杆不是一天加上去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去掉。2017年,要将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在扩大股权投资规模、鼓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直接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优化债务结构、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开展债转股和投贷联动业务、发展金融(融资)租赁等措施基础上,要特别对“僵尸企业”、落户及过剩产能等高负债、低效益资产,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动改制重组或退出市场,尤其防范可能出现的股市、汇市、债市、楼市风险,防止“交叉感染”,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特别值得注意,地方政府自身的去杠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2017年,要进一步扎实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控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过快增长,约束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野蛮生长”,将地方政府债务“关进法律的笼子”。
曹德旺“放炮”也好,“真跑”也罢,他关于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的言论确实戳到了中国实体经济的痛点。实际上,中国制造业成本高的话题并不新鲜。尽管曹德旺的说法存在争议,但中国企业肩上扛着的税负“大山”则是不争的事实。揆诸现实,不只是税负,用工、用能、用地、物流、融资等显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政府“乱伸手”、评估费检验检测费过高等“隐性成本”也比较显现,过高的成本甚至可能成为压垮个别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改革角度看,这些成本差距就是体制改革滞后产生的成本楔子,钉在了一个个制造业企业身上。如果通过改革,把成本降下来,把楔子拔下来,制造业企业就能活下来,留下来,发展起来,这也是当前供给侧改革最应该做的事。除了千方百计降成本、减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更要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加紧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清单管理推动简政放权,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新模式,使做实体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中来,使做实业的有前途、有钱赚、有奔头,切实把“曹德旺们”留下来。
短板,往往都是“硬骨头”,都是民生痛点和改革难点。补短板,是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体力活”,更是考验治理能力和智慧的“脑力活”。短板很多,但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戴上短板这顶“帽子”。关键要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将重心从“面子”转向“里子”,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破解“暴雨看海”的尴尬,逐步实现停车产业化,缓解停车难、停车贵的城市难题等。同时,补生态建设短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展重点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等等。
补扶贫和改善民生短板。这块短板早晚要补,早补早见效。现在钢筋、水泥等建材价格较低,补短板成本低,而且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快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同时,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弥补科技创新短板。增加科技研发有效投入,整合创新资源,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构筑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完善全创新链服务,实施人才新政,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使用模式,打通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搞了很多双创的“盆景”,支了很多众创空间的“花架子”,但真正见到效益,还需要后续政策,绝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
农业是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最大亮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库存压力不断增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增收难度增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势在必行。总的来看,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这“两块板”的双向挤压,农民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卖不上价,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难以为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为着眼点和主攻方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同时,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立足点和核心目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各地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使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