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11-24 10:20唐淳杰,吴书勤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8期
关键词:研究对策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

唐淳杰,吴书勤

摘要:保障制度是高职院校进行学徒机制建立的重要后盾,是其顺利推进的坚实基础。但由于一些教学理念以及对学徒制的认知偏差,现行的学徒制度受到很大的影响,既缺乏灵活的管理,又不能在实践中使各方保持一致认知,这大大地阻碍了学徒制的顺利运行。本文从学徒制的内涵出发,浅析现代学徒制建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保障机制;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259-02

从传统的拜师学艺到现如今的学徒制度,这种以人为主体的面对面的技能培训模式,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变迁中,学徒制与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相融合,形成了现代学徒制这种高效的人才培养制度。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顺利运行,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解析

在经过当前教育制度的洗礼后,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学徒制形成了以师傅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和经验传授,以迅速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的新模式。它实现了师徒的紧密协作,共同进步,既有学校专业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也有工作师傅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是以达到理论和实践并行、专业和技能共生的独特教学模式[1]。

1.政府牵头,政策支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人才缺口的扩大,尤其是技术型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高职作为为社会提供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有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政府也非常重视高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这些专业技术人才是推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徒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经验,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基础。

2.校企合作,双重主体。学徒制是在企业内部运行的,这就让学校与企业成为了学徒制的两个重要构成部分。只有两者共同协作、相互联合,才能保障学徒制的实施,缺一不可。学徒制让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在实践中,学校成了高职学生理论教学的地方,企业则成为学生实际操作的地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又为企业压缩了人工成本,扩大了企业利润,形成了双赢局面。

3.学生具有多重身份。在学徒制下,高职学生不再只具有学生这一单一身份,还是学徒,也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和工作的实际操作者。高职学生通过学徒身份,进入企业的一些特定岗位,进行特定工作,成为企业生产运营的一份子[3]。这就意味着,既然以学徒的身份成为企业的一员,就必须以企业的现行标准来约束自身。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现存的问题

1.现代教育系统和社会偏见的限制。现有的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学历非常看重,在日常教学中,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会让学生制定一个考上“985”、“211”等重点大学的目标。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不管是企业还是社会,对学历都比较看重,这就导致社会各界对高职的认知度不高、认同度不高。再加上教育系统对高职院校的不重视,导致现在的高职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合作层次低等许多突出矛盾[4]。正是因为现有的教育体制对于高职院校的不认同,导致学生和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好感度不高,社会认同度低,让高职院校的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2.教师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限制。限制学徒制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健全。目前各高校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缺乏“双师型”教师,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学科背景专业性不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学科背景较弱,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强,实践教学能力偏低,不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教师不注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教学时以理论授课模式为主,以学生的毕业成绩为侧重,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理论课程达到了80%左右,这使得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大大地被压缩,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还阻碍了学徒制的发展。

3.校企之间合作层次低,认知冲突。目前,企业只能提供部分工作岗位供学生进行一定期限的实习,缺乏系统地将实习与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机制,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动力不足[5]。企业方面,投入大量的经费与师资力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经过短期的实习后可能会存在流失的风险,这对企业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高校方面,受传统办学体制的影响,往往把学生带出去就很少负责。校企合作的层次较低,内容与形式单一,直接影响学徒制的正常发展。尤其对于学徒机制的建立开展,既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实践知识,对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十分依赖。但从目前的效果看,双方的沟通机制严重缺乏,合作关系较为肤浅,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影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发挥。

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的建设对策

1.健全校企政多方合作机制。现代学徒机制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强调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政多方协作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首先,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院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加强与相关企业、相关行政部门的联系,争取最大的资源支持,发挥最大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开展。其次,深化校企人才交流。院校可以选派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到企业展开阶段性考察学习,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企业需求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院校和科研机构,使其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开展实践性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经营利润,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保障。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具体课程学习,完成实践教学活动,掌握实践技能,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教学的课程,需要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其确立需要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确立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使他们完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生到熟的技能训练,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应明确,要根据实践教学过程和具体实践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确立明确而具体的课程目标。

四、结论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要借助政府力量,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还需要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发展的方法,保障现代学徒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討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5-9.

[2]李引霞,阚雅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百果园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06):22-26.

[3]李秀丽.工商管理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方向)为例[J].中国培训,2017,(04):225-2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对策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对策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