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鑫宜
摘要:王昌龄是中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诗中赞誉最高的作品首推边塞诗。他的邊塞诗雄浑高昂,意境深远,有着慷慨郁勃的雄浑之美,更有深情幽怨的意境之美,既体现了时代风貌,也折射了诗人心灵思想,有丰富的美感特质。本文将拟从思想价值、审美表现、语言运用三方面来探索作者在其边塞诗写作过程中所呈现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王昌龄 边塞诗 审美价值
盛唐时期,万象含蕴,诗情激荡,诗人们用神秀声律、灿然大备的创作,造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诗学奇迹。此时,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学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百花争艳的景象。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存诗181首,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上雄浑悲壮,苍凉遒劲、清新自然、婉丽含蓄,诗中赞誉最高的作品首推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意境悠远,高昂雄浑,如“角鹰初下秋草稀”“高高秋月照长城”等诗句借助自然物象,组成宁静疏秀的画面,又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忠勇战士无所畏惧浴血拼杀,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
在笔者的王昌龄诗歌阅读史中,令人感触最深的是被称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的“秦时明月汉时光”。从秦到汉,天空中的那轮月亮从未改变过,只有戍守边疆的将士换了一批又一批,要有何等宽阔的胸襟和高超的写作手法才能写出如此震撼的诗句。本文将拟从思想价值、艺术表现、语言运用三方面来探索作者在其边塞诗写作过程中所呈现的独特之处,尤其是诗人深婉的立意,精巧的构思,多样的手法,凝练的语言,充分阐释诗人边塞诗中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卓著的创作成就。
一、含蕴丰富的思想情感
众所周知,盛唐是“一个开广的时代,是一个外向的时代,这是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时代,充满英雄主义的时代。”[1]在诗歌丰富多彩的年代里,王昌龄的边塞诗意境雄浑开阔,主旨明确,诗歌思想蕴藉更为丰富,主要表达爱国之情与英雄气概,揭露塞外生活的艰辛与抨击朝廷不恤民命的弊政,描写塞外独特的风情,抒发征人怀乡的思绪。
盛唐时期,戍守疆城,杀敌报国,是文人出仕的一条途径。不少文人选择奔赴边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王昌龄就是其中一位。他满怀一腔热血慷慨赴边,带着他“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的豪情。王昌龄在诗歌中对于那些保卫祖国、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给以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他热情地讴歌将士们爱国豪情和昂扬的斗志,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豪情。
然而,旷日持久的战争令战士疲惫不堪,诗人禁不住去揭露塞外生活的艰辛与抨击朝廷不恤民命的弊政。王昌龄对边塞生活的体验是从一个文人士子的视角,对边塞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冷静的思考,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军中的黑暗,诗风峻洁古朴而有气骨。如《塞下曲·其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三》:“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等诗句中,都极其清晰地呈现出了战争带给将士和百姓的苦难,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战后万物凋败、毫无生机、白骨累累的气量画面。在《塞下曲·其三》中:“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2],揭露玄宗宫中马厩马匹无数,奢靡无节,而边疆将士却因军资战马匮乏而导致战争失败的现实,极具讽刺意味,帝王的奢靡与前线将士的步履维艰形成强烈的对比。王昌龄在对边塞生活的切实体验过程中,还将他真切地看到边塞中将边将士之间,是非颠倒、赏罚不公等现象。他对英明的边将给以热情的讴歌,对昏聩的庸将给予无情的抨击,这正体现了王昌龄观察的全面,目光的敏锐,批判的公允和视角的独特,也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态度,使边塞诗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王昌龄还抒发了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及怀念亲人的情怀。如《从军行·七首》中“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3]乡愁令将士难以接受,走出营帐,一轮冷月悬在天边,那曾经照见深闺里浓情蜜意的明月如今却将惨淡的光照向长城、大地,照进每个战士的心间。身处边关,远离家乡,孤起奋战,却不知明日是生是死,只有将情思寄托在那轮明月上,获取片刻安慰。所以王昌龄的诗中多次出现明月字眼,如“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以月寄情,表达不同的情感。
二、独具一格的艺术体现
王昌龄的边塞诗意境微茫,雄浑开阔。他既写出了边关的浩瀚辽阔,征人浴血沙场的豪情壮志,大漠黄沙、六军待发的壮美,又道出了悲今怀古的感伤,独上高楼的孤独和战后的萧疏凄寂。
在《从军行·其四》中,诗人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眼前的一切都是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两句诗,将大自然与人相焊接起来。“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典型意象渲染了气氛,无边的青海和空中大片乌云连成一片,遮住了日光,使雪山黯然无色,一个“暗”字,既突出了乌云的浓厚和深沉,又突出了紧张、沉重的气氛,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催”有异曲同工之妙。孤城的荒寂悲凉,长云意邃深远,雪山的暗淡惨白,塑造了一个冷寂硕大的边境。在景色衬托下,唐朝的戍将守军仍然在这风云暗淡的悲凉孤寂的边塞上保家卫国,以戍守边疆为己任,为报祖国勇敢献出一切。整首诗意境开阔,雄浑高远,充满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为国捐躯的坦荡胸襟,显示出悲壮之美和隐隐的哀伤。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5]《从军行·其一》这首诗笔法简洁,内容丰富。诗中时间是秋天的黄昏,地点是烽火城西,人物是独坐的边疆战士,在寂寥中传来阵阵笛声,像故乡的召唤,又像游子的叹息。这亦情亦景的描写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三、空灵细腻的语言运用
王昌龄的诗歌语言是空灵而细腻的。首先,诗歌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清刚强劲之美,雄浑、清空而悲壮。在《塞下曲·其二》这首诗中:“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6]“渡”字体现了马儿在河边饮水,徘徊不前的样子。踌躇的不只是饮水的马儿,还有无数被迫征战的战士。王昌龄所处的这一时期,既有戍边卫国的正义之战,也有非正义的侵略之战,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将宝贵的生命献给沙场却是为满足统治者扩充边疆的野心亦或是将领牯宠邀功,这怎能不激起人们内心的悲愤。因此诗人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对战士们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寒”字则突出表现了水冰冷的特点,水再冷马儿也无从选择,必须喝下它,天气再寒冷将士们也无法逃避,必须戍守边疆,让战士们寒冷的又岂是那一潭冷水呀,真正侵入骨髓,寒彻心扉的是心里那块寒冰。诗人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用词简单凝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将士们悲苦难耐的心境。endprint
王昌龄的诗除了用词准确细腻外,也十分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音缭绕,如“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7]诗歌给人以朗朗上口之感,字句工整,讲究韵律,极富音乐感和艺术感。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异曲同工,感人至深。末两句,以对比作结,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的向往。本诗写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征人,又有汉乐府的哀怨之情;句尾“道”“草”“老”“好”读起来极富音乐感,使人在朗读时富有韵味,回味无穷。
王昌龄喜欢用极大的数词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力量磅礴,气势恢宏,如“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8]他用千庐形容众多房屋,万国形容各国使臣,从“千庐”到“万国”,由“三象”到“六龙”,虚虚实实,用数字突出主题,气势恢宏。又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9]中用“百战”来形容战士的斗志。这些“千”“百”“万”数字模糊,在诗中或隐或现、或里或外,使意象在这一群群模糊数字中得到升华,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表达诗的意境。
四、结语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0]如果说诗是唐朝时期的一代文学,那么,王昌龄的边塞诗则一展盛唐时期雄浑的诗意之美,“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气之前,巧运言词,精炼意魄”[11]。
于初春的午后手捧王昌龄诗集,感受他诗中慷慨郁勃的雄浑之美,走进他的世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期待再次相遇在王昌龄诗中那边关的月中,醉一场歃血飞沙,眸镜中月华。
注释:
[1]胡大梭主编:《边塞诗之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见《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99页
[2]同上,第11页
[3]同上,第40页
[4]曾亚兰编校:《王昌龄集·高适集·岑参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40页
[5]同上,第40页
[6]同上,第11页
[7]曾亚兰编校:《王昌龄集·高适集·岑参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页
[8]同上,第33页
[9]同上,第40页
[10]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6页
[11]王昌龄:《诗格》,《诗学指南》卷三,乾隆敦本堂刊本
参考文献:
[1]曾亚兰.王昌龄集·高适集·岑参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作者单位:黄冈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