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纠正》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2017-11-23 08:53王凤玲
牡丹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专利费纠正加里

王凤玲

小说《纠正》是美国当代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作品,2001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2002年获得英国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乔纳森·弗兰岑出生于1959年,在圣路易斯度過幼年时光,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斯沃思莫学院,主修德语文学。1988年,弗兰岑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后又出版第二部小说《强力运动》;2001年出版的《纠正》呈现了一出悲喜交加的家庭闹剧;其最新长篇小说《自由》于2010年出版。弗兰岑的虚构世界回到了圣路易斯,而寻常百姓家的可怜与可恨是作家和读者的共同联系。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真实的细节: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具有真实的细节描写,历史性地、具体地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作品用现实的形象和具体事物吸引读者,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建立典型事物,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加工,从而深刻揭示生活的本质特征。树立典型是现实主义的中心,生活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按照实际情况记录生活,只是照相师的手法。现实主义要求作家从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事物。三是客观地进行具体描写: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描写,从文学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而不是作者自己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说明。

一、作品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小说男主人公艾尔弗雷德是铁路公司的退休职工,家住圣裘德,患有帕金森病,行动不便,还有抑郁症;他的妻子叫伊妮德,是家庭主妇;他们动身去纽约见自己的孩子。起初,他们的小儿子奇普在机场迎接他们,在把父母接到家(租屋)后,他与女朋友朱莉娅发生矛盾,朱莉娅一走了之。奇普试图追上朱莉娅,结果枉然。在路上,他遇见自己的妹妹丹妮丝,称自己有事,请她回家给父母做饭。后来,作为大学教师,奇普结识了学生梅莉莎。一天,梅莉莎来找奇普,想要听他的莎士比亚文学课,却引诱奇普尝试毒品并与之发生性关系。

来自田纳西州橡树岭的罗思兄弟俩是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们拥有自己的公司,却通过手段占有铁路公司百分之二十七的股份,一次性买断了铁路公司的一条运营铁路,冷酷无情地追逐利润。伊妮德瞒着丈夫,扣下丈夫确认的专利费协议信件,目的是想要更高的专利费。梅莉莎使用计策向学校告发了奇普,校方解雇了奇普。失去工作的奇普又去找他的女朋友朱莉娅,同时向他的妹妹不断借钱,用于跟朱莉娅的交往花费。其实朱莉娅已婚,她的丈夫是立陶宛的高官。后来,奇普认识了朱莉娅的丈夫基塔纳斯,基塔纳斯聘请奇普成为他的顾问,并一同前往立陶宛。奇普还有一个哥哥加里,是银行副总裁,有三个儿子。加里不满爸爸在专利费问题上的做法,认为完全能够向铁路公司要求更高的专利费。加里和他妻子卡罗琳都买卖股票牟利。在母亲伊妮德的要求下,加里、奇普和丹妮丝来到他们的老家圣裘德,全家人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圣诞节;在节日中,三个孩子都来照顾病重的父亲艾尔弗雷德。小说要反映的不仅仅是美国家庭,更是美国自身,如其资本主义、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

二、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的生活,作家使用了许多笔墨细致地描绘了男主人公艾尔弗雷德。艾尔弗雷德不看重金钱,没有挖空心思去捞钱;作为工程师,他对老板罗思兄弟俩的贪得无厌心怀不满。当然,美国社会是个金钱社会,许多人不择手段捞取金钱,这揭露了美国社会金钱至上的黑暗面。艾尔弗雷德的妻子伊妮德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她为了这个家付出很多;尤其当她的丈夫艾尔弗雷德年老之后身患重病之时,年过古稀的她在照顾丈夫的过程中,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她不能出门旅游,必须每天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忙于点点滴滴的事情,直到丈夫去世。艾尔弗雷德的大儿子加里一家生活比较舒适;二儿子奇普运气不佳,本以为在立陶宛可以赚一笔大钱,由于立陶宛政局动荡,他的计划落空,险些丧命,他逃回美国,最终在一个私立高中当代课教师,跟一位女医生结婚,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艾尔弗雷德的女儿丹妮丝生活道路坎坷,小时候被人奸污;丹妮丝大学辍学,长大成人后结婚,但时间不长又离婚,这件事丹妮丝本人也有责任。丹妮丝没有孩子,她的烹调技艺非常好,并以此谋生。

在家庭主人公艾尔弗雷德这个人物形象的描绘上,作者倾注了许多:艾尔弗雷德年轻时冷漠,经常对家人发脾气;在公司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退休后由于身体不好他变得越来越健忘,每日用打盹打发时间。这些细节的描写很逼真,很形象。他的妻子伊妮德是个固守传统美德,服从丈夫和孩子,努力维护完美和谐家庭的妇女,她坚定追求幸福生活,而子女千方百计地逃离他们成长的老家,逃离父母拘谨呆板的传统价值观。丹妮丝是这个家庭最小的孩子,年轻时迷人,然而她放弃了学业改当饭店主厨;她体贴周到,但在母亲的眼里,她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丹妮丝的形象典型地代表着向往大城市生活的独立自主的年轻一代。在小说的结尾,艾尔弗雷德去世后,伊妮德获得了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意识到以前的生活可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她的认识使她不再反对女儿的行动,并且和女儿的关系得到缓解。

三、结语

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肖像被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他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这件事或多或少表现出人们的势利,“纠正”是对代沟、个体之间的差异与隔阂的矫正,也表现出人与社会的碰撞。《纠正》反映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在高速发展的商品社会中受到冲击,显示出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冲突,由于消费社会所崇尚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商业社会迷失了自我。作家乔纳森·弗兰岑通过描述艾尔弗雷德一家从分崩离析走向大团圆的过程告诉读者:只有认真聆听最亲的人的倾诉,真正关心自己的手足,才能在家庭中建立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并相互支持生活下去。此外,作者有意回避了传统家世小说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叙事手法,采取了彰显个体人物成长的平行创作手法。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专利费纠正加里
科技公司联合致信印度政府 称其“专利费”调查恐制造寒蝉效应
诺基亚公布5G专利费 每部手机最多收3欧元
英国专利费2018年将上涨
浅议在教学中如何纠正学生的过错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综述
苹果开始向华为交专利费年支付数亿美元
松树梢
浅析加里·斯奈德生态诗作中的自然受难
喝到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