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伟
方言作为特定地区人们的表达方式,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包含大量民俗文化信息。方言展现出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性格和生活习惯,承载着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形式在生活中有大量呈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高建群的许多小说都以陕北黄土高原为创作背景,并且运用了大量陕北方言,体现出陕北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心理,也体现出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小说方言与婚丧习俗
高建群在小说中对陕北人民生活生产、节日娱乐和交往礼节等都有详细的描写,彰显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六六镇》《古道天机》等作品就描写了陕北人民吹唢呐的生活习惯。唢呐成为陕北人表达喜怒哀乐情感的特殊方式,在出生、结婚、去世时各吹一次唢呐。高亢悠扬、透彻云霄的唢呐声,表现了不同的含义:“我已生,我已死,我将婚将嫁并添丁加口;我用这富有穿透力的唢呐声向这个麻木的世界宣告我的已经存在和曾经存在,张扬我的自我;我用这高亢的音律扩张我的渺小,从而不至于被这单调的背景吞没。”
通过这种习俗,人们可以看出吹奏三次唢呐的深意,这三次吹奏唢呐是陕北人对生存苦难的抗争与超越。人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得到精神解脱,从而藐视苦难、超越苦难,继续前行。陕北人把埋葬死者叫“上山”,高建群在《最后一个匈奴》中为人们做了解释。在很久以前,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向汉朝称臣,而北匈奴穿越亚欧大陆,去寻找他们的安身之所。在迁徙的队伍里,有一个匈奴掉了队并且受到踩场女子歌声的吸引,与那女子做了夫妻。直到他们百年之后,子女按照他们的遗愿将他们抬埋在山上,埋在山上也是为了节约耕地,由此可以看出陕北人生活的艰难。此后陕北就形成了风俗——人死之后就要被抬埋上山。陕北人把死亡叫做“上山”,这表现了陕北人知天乐命、生死达观的精神状态。陕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更多地受到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他们普遍信奉宗教,所以在面对死亡时更多的是一份坦然、一份从容,一种回归自然的洒脱。
无论在婚礼上还是葬礼中,陕北人都有吃“河捞”的习俗。“河捞”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面食,更寄托着特殊的文化内涵。陕北黄土高原,土地贫瘠,道路难行,人民生活困苦,生活用品主要依靠黄河水运。但是水上交通工具比较落后,频频有人死于河中。因此,“河捞”就被陕北人民寄予了对“平安”的期盼。陕北人在举办丧礼时吃的第一顿饭就是“河捞”,是为了告慰死者的亡灵,他的尸体已被捞上岸将入土为安,不会受到河水浸泡、鱼虾啃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丧事时吃“河捞”的风俗。而在婚宴和生日宴中,“河捞”又被赋予了平安长寿的意义。因为“河捞”是一种长面,在陕北方言中長面谐音长命,因而小孩满月、老人过寿时,人们都吃“河捞”,这是人们对于其长命百岁的祝福和期盼。高建群在小说中大量使用方言,不仅仅是对故乡农民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用家乡的语言能最真切地表达他所热爱的故乡和故乡的人,表达他心中浓厚的乡土情感。而方言的背后,彰显着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小说方言与交际习俗
小说方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的已经废弃不用,有的已经非常陌生。但这些词汇今天依然能够系统地反映出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对认识陕北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交际中,陕北人把父亲叫“大”;把妻子叫“婆姨”;妯娌叫“先后”;把连襟称作“挑担”等。陕北人在孩子满月这天,孩子要认“干大”,“干大”要在孩子的长命锁上绑上一道红绳,以后每年都加一道,直到绑上十三根红绳,才算监护任务完毕。“干大”一般是对有地位男人的称呼,狭义是指两个人成为要好的朋友,甚至相互结拜,他们的孩子就将对方称为“干大”。更有第三种意思,暗指母亲的情人。而在《最后一个匈奴》中,黑白氏让儿子认他的朋友杨作新为“干大”。当黑白氏母子回娘家时,在晚上住宿的客店内,黑白氏反复唱着:“秃头小子你赶紧睡,害得你干大活受罪。”她还不时用小脚去蹬杨作新,并最终和他发生了关系。这种赤裸裸的话语,把陕北女人敢爱敢恨、大胆泼辣的形象刻画出来。
“婆姨”这个词很有陕北特色,拆开来说都是长辈,而把自己的媳妇称为“婆姨”,表达了陕北男人对女人的尊重和爱护,甚至有点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恋母情结的意味。再如,陕北方言把漂亮女子称为“人物梢子”,是指这样的女性在人群中出类拔萃。陕北人见到自己钟情的女子时,就说这女子长得很“心疼”,表达了男人对女子无限爱怜的意思。在《最后的远行》中,李文化在看到女佛变为女子后,“心疼”不已,这“心疼”两字便囊括了李文化从心底对女佛产生的爱慕之情。而陕北男人有时又把自己喜欢的女人称为“心肝肝”,可见陕北男人对女人的用情之深。
高建群小说中有许多陕北方言,而陕北方言中显示的是陕北人通常在社交场合使用的一些词语。陕北方言中的交际用语大量地承袭了一些古语称谓词,极富陕北地域特色。在《六六镇》中,儿歌唱道:“张家山,张家山,陕北出了个儿老汉,麻纸糊的一张脸,四处充好汉!”老汉是对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年男人略带轻蔑的称呼。由此可以看出,民间语言更加具体、生动的形式,普遍存在于一方之言和一方之俗的交织之中。高建群在其陕北题材的小说中,借助陕北方言来展现陕北民俗文化,表达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气息。
三、小说方言与文化习俗
陕北历史悠久,文化习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陕北方言就能体现出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通过陕北方言对这些文化习俗的描述,人们可以看出陕北丰富深邃的民俗文化。陕北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如陕北剪纸、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安塞腰鼓)和曲艺(道情、快书)等艺术形式,而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
陕北民歌艺术形式独特,曲调高亢悠扬,内容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热烈。陕北人都喜欢在劳动的过程中唱一曲信天游来缓解身体的疲劳,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陕北民歌运用了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自然无矫饰,使其显示出特有的魅力,散发着浓厚的黄土高原气息,它是一枝根植于黄土地上的奇葩,展示的是山丹丹花一样的自然美。
大量方言的运用,使得陕北民歌淳朴自然、感情浓郁而又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文化特征。陕北人民在信天游中表达着他们的真情实感和喜怒哀乐,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期盼和对爱情的渴望。高建群在小说中大量采用信天游,正是陕北人民率真、质朴的性格最真实的表达,他们在一首首婉转悠长的“信天游”里寄托了生活的理想和内心的情感。在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中,高建群用优美的信天游赞美了杨蛾子这个女性:“五谷子里苗子唯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兰花花好”“三妹子好来实在是个好,走起路来好像水上漂”。就是这样好的陕北女子却命运多舛,和她私定终身的红军团长离开后再无音信,而她將终身的思念和牵挂都化作了信天游:
前沟的糜子后沟的谷,哪达儿想起哪达儿哭。白日里想你饭不吃,到夜晚想你偷偷哭。白日里想你认不上针,到夜晚想你吹不谢灯。前半夜想你不吹灯,后半夜想你翻不转身……
信天游承载着陕北人民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展现了陕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高建群在小说中大量采用信天游,体现了他对陕北的热爱和赞美,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深切同情。在《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等小说中,信天游的大段引用,体现了陕北人民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如“半夜里起来黎明走,哥哥就像个偷吃狗”“三十里明沙四十里水,五十里路上瞧妹妹”“手提上羊肉怀里揣上糕,三十里路上把妹妹瞧”……
陕北民歌使用了大量方言土语,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和思想情感,如麻达、想跟、难活等,还大量使用了叠词,如“清水水玻璃隔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叠词使陕北民歌更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这些陕北方言的运用,强烈地增强了陕北民歌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民俗文化魅力。而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民俗文化的描写,也使高建群的小说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乡土气息。
四、结语
方言是一个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性格心理地域文化的载体,它的发展变化都会深深打上民俗文化的烙印。陕北方言贯穿于陕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陕北人生活、劳动以及传达情感的重要工具。高建群在小说中,大量采用陕北方言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方言来揭示丰富多彩的陕北民俗文化。对陕北人民生活习惯的多层面展现,透射出陕北民俗文化耀眼的光芒,也使得高建群的陕北小说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西安航空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高建群小说方言中的陕西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6JK13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