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赵宏
明清时期,文人学者之间的“词曲之辩”声音日盛,一方面,文人学者普遍认为不同文体之间是存在尊卑之别的,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创作中,文人又往往跨文体来寻找资源,引入其他文体的语句,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就词曲之间的关系而言,词的发展固然能够影响曲的用词,但许多曲同样能够反作用于词,其中,《牡丹亭》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本文以《牡丹亭》为例,首先分析了词与传奇之间的内在联系,接下来阐述了词曲之间互相借鉴的可能,阐述了明清时期词曲互辩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明清小说中词与曲的关联性提供借鉴。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作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西厢记》齐名,是明代戏曲的巅峰之作。对于牡丹亭,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祯曾经评论过:“‘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他认为词曲之间存在区别。明清时期,由于词衰退,许多文人为了改变词的现状,开始了词曲之辩,希望通过辩体的方式来扭转颓势。然而,明清时期的词曲创作又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词曲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引进,完全没有词曲之辩中所产生的差别。这也就体现出明清小说中,词与曲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特殊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
一、词与传奇的内在联系
明代,戏曲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又以《牡丹亭》为巅峰,它在百姓乃至官宦人家广为传颂,甚至有超越此前的《西厢记》的趋势。文学之中,各种文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可明可暗,人们只有将其置于文学发展史中,才能够有明确的认识。汤显祖所写的《牡丹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李清照《如梦令》的影响,表述了小姐和婢女之间的种种联系。换一种角度而言,如果传奇故事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样也可以对诗、词、曲等文体产生影响。
明末清初之时,著名的文学家龚鼎孳曾在词集《白门柳》中,记录过自己与“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的感情,从初上青楼到相濡以沫,这种名士与名妓之间的感情故事往往为人津津乐道。而余怀在《板桥杂记》中曾经提到过,龚鼎孳所写的传奇故事《白门柳》曾经在世间广为流传。而对文学史料进行分析,笔者并没有发现龚鼎孳在写词集《白门柳》之外,还以相同的名字写过传奇。因此,可以断定词集《白门柳》就是余怀所提到的传奇故事。从本质上而言,词就是一种写故事的文体,只不过在篇幅、韵律上具有较大的限制,而龚鼎孳用词的方式记录下来自己与顾横波之间的感情,这也体现出词与传奇之间所存在的融合趋势。
词与传奇之间联系最为密切的,要以“云间三子”李雯为最。李雯曾经写过《题西厢图二十则》的词集,其中,用二十则词来将西厢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词与传奇之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而龚鼎孳的《白门柳》中,五十九首词中也有二十首具有极强的叙事性。李雯与龚鼎孳的一个重要相似点就是利用多首词来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见在明清时期,词与传奇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文学界发展的共识。
二、词曲互借的可能
王士祯是清初著名诗人,其在《倚声初集》中,曾经选入过好友邹诋谟的《惜分飞》,这部词集共有40首,其中同样完整地描述了一段感情纠葛,王士祯将这段词集选入《倚声初集》,体现出其对词与传奇之间相互融合表示了认同。而清初文人中所盛行的词曲之辩,则更有可能与詞曲的语言有关。一般而言,人们往往认为词的用语更加文雅,富于典故,具有更高的格调,而曲的用语则相对普通,重于表达甚至有偏向白话的趋势。而许多词曲中会出现一定的词曲语句互相借鉴的现象。
欧阳修曾写过一首词为《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这首词饱受赞誉,许多文人学者都对其有极高的评价。其中,末句“日斜归去奈何春”更为全词点睛之笔。明末戏曲家徐士俊曾经评论过,“日斜归去奈何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句。这也就体现出当时虽然词曲之辩日盛,但二者之间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没有明显的标准。
《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句,最早源于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除了汤显祖、周世荣、龚士稚、涨潮等同样引用过这一句,用以表达喜悦之情外,陆求可、龚静照、董汉策、宫昌荣、周斯盛、宫鸿历、钱陆靖、张令仪等也引用了这一句,但其表达的并非喜悦之情,而是“总有良辰美景,难慰饥渴”等一系列表示遗憾或伤感的含义。这些引用均来源于明清时期,其多半并非继承谢灵运的诗词,而是受到了《牡丹亭》的影响。蒲松龄在《昼锦堂·秋兴》中,受到《牡丹亭》的影响最大。其中“月白风清如此夜,良辰美景奈何天”,前半部分引入了《后赤壁赋》中的“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后一句更是将《牡丹亭》的原文完完整整地引入进来。这不仅能够体现出《牡丹亭》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能够体现出当时无论是词人还是曲人,对于互相借鉴和引入语句是没有心理障碍的。
三、词曲之辩的发展
早在宋代,诗词之间就已经产生了辩题,李清照就曾经在《词论》中直言道:“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些人,学究天人,写一些小歌词应该像用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但这些实际上算不得诗文。”而宋末词人张炎曾经在《词源》中指出,词相比诗要更加婉转,所谓“词为艳科”,宋词大多写一些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的事情。明清时期,仍然有不少文人直截了当地指明诗与词之间的差异。
而词曲之辩早在元代就已经有了苗头,但在明代才被人重视,主要是因为当时词曲之间互相借鉴的现象越来越多。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李渔认为,词与诗、曲有极大的区别,写词的难点,在于既不像诗,又不像曲,既要有诗的文雅,又要有曲丰富的故事性。这也就证明,词曲之间的关联性在明清时期已经开始被广泛讨论。
明清时期,绝大多数文人都认为词与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但在实际上,二者之间还具有较高的模糊性。首先,诗、词、曲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每个人对诗、词、曲的定义都会有一定的偏差。其次,词、曲之间的语句存在较多互相借鉴的现象,而彼此之间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风格,也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最后,词原本也有一种风格,与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本质上是相通的。这也就体现出明清时期文人认为不同的文体有尊卑之别,认为阳春白雪胜过下里巴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词日渐衰弱,为了扭转颓势,人们不得已要进行辩体,使得当时文人虽然认为文体是要分等级的,却又在创作中广泛互相吸收资源,这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四、结语
在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中,词与传奇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二者相互融合的现象越来越多,词与传奇的融合已经成为文学界发展的共识。而词与曲之间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语句互借的现象较为明显,谢灵运所说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就被多方引用,并在《牡丹亭》中发扬光大。这也就体现出词与曲虽然在词曲之辩中是相互区分的,但本质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拥有内在的关联性。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