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飞,谢晓芳,刘雪纯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宜昌, 443002
英语作为外语的心智表征特性研究
刘云飞,谢晓芳,刘雪纯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宜昌, 443002
目前语言学界对语言表征的方式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看法:语法表征观,构式表征观。以学习者加工句式输入的过程为切入点,开展实证研究,分析英语作为外语,在大一到大四英语专业学生心智表征中的变化特征。数据表明:(1)学习者可基于语法规则以及构式单位实现英语知识的表征,两种表征方式互补,体现表征的多样性;(2)英语知识的表征方式和其复杂程度相关;(3)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其对英语知识的表征方式会发生转化,体现表征的动态性;(4)这种转化并不彻底,体现表征转化的局限性。
外语表征;语法规则;构式
语言知识的表征涉及语言知识的存储、激活、调用等,在这一方面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以Chomsky 为代表的转换生成派主张句法第一性,有限的句法规则可产生无限多的表达,语言知识以各类句法规则的形式在心智中得到表征,语言使用者在储存、调用语言知识过程中会涉及语法运算[1-3]。以Goldberg、Langacker和Croft等为代表的狭义认知语言学派则认为,语言知识以构式为单位在心智中进行表征,语言使用者在储存、调用语言知识过程中将特定的形义配对体作为整体使用,不再关注其内部特征[4-9]。
西方学界围绕语言表征方式的争论还在持续,目前不少研究者走出纯理论分析领域,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主要将英语为母语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母语的心智表征特性,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英语作为母语,在儿童心智中以构式单文得到表征[10-12]。Gries和Wulff对部分母语为德语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类学习者具有基于其母语中的构式学习英语中类似构式的倾向,证实了二语构式的存在[13]。国内也有研究者进行了涉及构式的实证研究,但主要关注特定构式的习得特征,如胡学文在认知语言的框架下从语料库的角度研究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构式的情况[14];李红和符存在“基于用法的模型”框架内提出方位构式习得策略[15-16];高育松、薛小梅研究了语义、频率和母语对学习中动结构的影响[17]。
总体来看,目前鲜有研究将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列为研究对象,分析英语作为外语在其心智中的表征特性。鉴于此,本文以加工理解语言输入的过程为视角,分析英语作为外语在英语专业学生心智中的表征特性,以期更进一步了解语言知识的表征情况。
2.1 调查对象
本文所涉及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三峡大学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到大四学生。调查对象的选择方式为:在各年级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并对抽取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其中大一学生46名、大二学生43名、大三学生42名、大四学生38名,其中,女生共计158人,男生共计11人。访谈对象的选择方式为:在各年级参加有效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挑选5名学生,共挑选20名,其中,女生12人,男生8人。
2.2 问卷及访谈设计
研究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简单句部分和复杂句部分,每部分包含12个句子。在简单句部分中,所有句子的句法结构都比较简单,长度也较短,涉及主谓宾结构、主谓结构、主系表结构以及双宾结构。在复杂句部分中,所有句子都是从专八模拟题中选出的长难句,这些句子涉及从句结构、倒装结构、虚拟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结构。问卷要求调查对象阅读、理解所有句子,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在理解过程中是将这些句式作为整体来理解,不关注它们的内部句法结构;还是有意识地运用了语法知识,如分析句式内部不同成分的语法功能、基于语法知识的分析和推理等。
每个句子后附有一个5级量表,该量表由数值1~5构成。问卷明确说明,数值越高,意味着有意识地运用语法知识的程度越大。调查对象每读完一个句子后,根据自己理解过程的特点从5级量表中选取一个数值。
此外,为进一步了解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输入句式过程中所涉及的英语知识表征情况,本文在问卷调查之外设置访谈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引导调查对象回溯在加工理解输入句式的过程中所及的表征问题,并特别关注询问较低以及较高数值背后的认知过程和理据,以更好廓清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输入句式过程中的英语知识表征特征。
3.1 结 果
从表1可见,简单句和复杂句部分的均值分别2.775 1和3.289。简单句部分的均值低于复杂句部分的均值。
表1 成对样本统计量
在表2中,t=-4.622,P=0.000<0.000 5,即简单句部分的均值和复杂句部分的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简单句式的输入时所涉语言表征方式和其在加工理解简单句式的输入时所涉语言表征方式有显著性差异。再结合表1中的均值差异可见,与加工理解复杂句式相比,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简单句式的过程中对语法运算的依赖程度较低,这种程度上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表2 成对样本检验
在表3中,简单句部分的F=0.157,P=0.925>0.05,表明不同年级在简单句部分的均值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复杂句部分的F=31.402,P=0.000<0.05,意味着不同年级在复杂句部分的均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显示,复杂句部分的平均数值随调查对象年级的上升而下降。结合表3的结论(即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复杂句的均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知,在复杂句部分,5级量表中的数值随调查对象年级的增长而显著性下降。综合考虑表1和表2的数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复杂句式的输入时,倾向于有意识地依赖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此种情况和语言知识的句法表征观相一致。
(2)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简单句式输入时,无意识地使用完型语言结构(将句式作为一个整体激活,不再关注其内部语法特征)的情况较为显著,这一情况支持语言知识的构式表征观。
(3)随着调查对象年级的上升,即调查对象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加工理解复杂句式输入过程中,对构式单位的依赖程度显著性上升,对语法规则的依赖程度显著性下降。
表4 问卷量表分数
3.2 讨 论
从本文的调查数据看,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加工理解英语句式的输入过程中,既用到语法知识,也用到构式知识。这表明在该类学习者心智中,英语作为外语既非完全以构式为单位得到表征,也非全部以语法规则的方式被表征。这一观点不同于西方学界纯理论性的研究结果。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复杂句式输入的过程中,显著性依赖心智中的语法知识表征。这一点可以通过成对样本检验的数据得到证实。访谈也进一步支撑了这一观点,如有调查对象表示,当理解包含有分词及从句结构的句子时,会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内部语法结构,解析出句子的主干和分支结构,确定不同结构的语法功能,然后才能理解句式的语义。笔者认为,调查对象在理解加工复杂句式输入时,倾向于有意识地使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式的内部语法结构、基于语法进行语义推理等,而非将复杂句式视为一个整体,忽略其内部语法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调查对象年级的上升及其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加工理解复杂句输入时,有意识依赖语法知识的情况随之显著性降低,而在加工理解过程中激活心智中完型构式的情况呈显著上升趋势。董燕萍指出,在二语环境中,语言水平对语言学习者句子意义理解产生影响,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从依据动词过渡到依据构式来构建句子意义[18]。本文的观点与其一致,即语言知识的表征具有动态性。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其心智中的语言知识表征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原先以语法规则进行表征的语言知识逐渐过渡到以构式为单位进行表征的方式。基于本文数据,这一改变具有局限性,即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无法将所有以语法规则的形式进行表征的语言知识转变为以构式为单位的表征方式。
另一方面,调查对象在加工理解简单句式的输入时,倾向于直接调用心智中已有的完型结构,即构式,而不考虑、分析句式的内部句法结构。若加工理解的输入句式在汉语中存在结构高度类似的对应句式,则调查对象也更容易无意识地运用构式单位。上文中成对样本检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且访谈过程也进一步为其提供了支撑。例如在访谈中,有调查对象表示,在理解简单句时,不需要对句式内部结构作太多分析,从整体上便能立即理解整个句式,因为这些句式平时接触较多,使用的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理解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可以快速理解;也有调查对象认为,不少句式在汉语中有结构高度类似的对应表述,因此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和理解汉语一样,不需要注重它们的内部句法结构,从整体上理解即可。简言之,就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英语作为外语的表征,既涉及构式信息,也涉及语法运算。两者具有互补性,发挥不同作用,且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以构式单位的表征方式也会随之显著性增强。
本文以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以加工理解英语句式输入的过程为视角,分析英语作为外语的表征情况,并总结出以下特点。
(1)多样性。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心智中,英语作为外语既以语法规则的形式得到表征,也以构式为单位被表征。两种表征方式并存,且互补。表征方式和需要被理解的句式难度相关。
(2)动态性。英语作为外语的表征方式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部分英语知识的表征方式会逐渐发生变化,即从语法规则的表征方式转化为构式单位的表征方式。
(3)局限性。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其心智中并非所有以语法规则方式得到表征的英语知识都能够转化为以构式为单位进行表征,这一转化具有局限性。有部分英语知识从语法规则的表征方式转化为构式单位的表征方式,但仍有部分英语知识以语法规则的形式得到表征,不进行转换。
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加工理解英语句式输入的过程中对英语知识的运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英语作为外语的表征特征。英语作为外语的心智表征研究国内尚不多见,本文也仅作了粗浅的尝试,在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首先,本文中的调查对象人数有限,且限于一所高校。其次,本文所涉构式所覆盖的范围也有待扩大,构式范围是否具有跨语言性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9],进一步的研究还需涉及跨语言的构式问题。最后,若能对个体进行数年的跟踪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将会对语言表征的研究大有裨益。
[1]Chomsky N.Language and Mind[M].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68:3-45
[2]Chomsky N.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The Managua Lectures[M].Cambridge,Mss.:MIT Press,1988:4-32
[3]Chomsky N.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Origin,and U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133-172
[4]Goldberg A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20-45
[5]Goldberg A E.Construction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33-56
[6]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50
[7]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44-77
[8]Langacker R 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37-46
[9]Croft.W.Construction Grammar [M]// Dirk Geeraerts,Hubert Cuyckens.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463-508
[10]Tomasello M.Construction a Language:A Usage 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137
[11]Ellis R.The Place of Grammar Instruction in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M]// E Hinkel,S Fotos .New Perspectives on Grammar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Lawrence Erlbaum:Mahwah N J,2002:17-34
[12]Ellis R.Constructions,chunking and connectionism:The Emergence of Second Language Structure [M]// C J Doughty,M Long.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Blackwell,2003:33-68
[13]Gries S T,S Wulff.Psycholinguistic and Corpuslinguistic Evidence for L2 Constructions [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9(7):163-86
[14]胡学文.中国学生英语双宾构式的习得: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7(5):48-53
[15]李红.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方位构式的习得:对广域和狭域规则语义限制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08(1):58-66
[16]符存.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方位构式习得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65
[17]高育松,薛小梅.语义、频率和母语对中韩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中动结构的影响调查[J].现代外语,2011(1):50-57
[18]董燕萍.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42-48
[19]刘玉梅.Goldberg认知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反思与前瞻[J].现代外语,2010(2):202-209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7-08-01
湖北省宜昌市社科联项目“英语作为外语的心智表征特性及其对宜昌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ysk116kt001);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英语作为外语的心智表征特性及其对我校(湖北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2016044)。
刘云飞(1978-),湖北宜昌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0.016
H313
A
1673-2006(2017)10-00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