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维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梅西安的《圣婴的二十默想》第二首中的宗教性体现
刘子维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梅西安的《圣婴二十默想》是继《阿门的幻想》之后的第二本钢琴曲集,笔者在本文中对梅西安《圣婴的而是默想》中的第二首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作品的结构、调式调性、等方面,并从中深有体会到梅西安音乐中蕴含的宗教性。
梅西安;《圣婴之二十默想》;第二首
奥利沃·梅西安(1908—1992)是 20 世纪西方音乐中最具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之一,20 世纪的作曲家们把他尊称为“现代音乐之父”。 梅西安的《圣婴二十默想》是继《阿门的幻想》之后的第二本钢琴曲集,作于1944年,1945年由洛里奥首演。
1.作品结构分析
在音乐本体中有一种回旋曲的感觉,以下为乐曲的曲体结构:
A B A1 B1 A 结尾1-5 6-17 18-22 23-34 35-39 40-41
第二首曲子一共为四十一个小节。这五个段落由两个主题(“星星与十字架”主题和“钟声和弦主题”)按照A一B一A1一B1一A的结构发展。A段第3小节到第5小节为和弦的叠置(谱例一最高声部一直都为C音,而最低声部却是半音小二度的下行级进,产生一种纠葛的感觉)
谱例一:
B段为乐曲的6—17小节,第8小节中左右手声部为相同的旋律在不同的八度中进行(谱例二)。第一乐句将“星星与十字架”主题完全的呈现出来。第二乐句出现了全新的材料(谱例二),第三乐句再次完整呈现主题。第四乐句同样的以出现新材料作为开始,只是第三个音发生了变化,然后接了两个切分附点节奏,最后与第二乐句相同结束在bA上;
谱例二:
第五乐句一开始的四个音是“星星与十字架”主题前面四个音的倒影逆行,而与之重叠部分第三个音与第四个音,到第六个音的原型是出自“星星与十字架”主题前面四个音。(谱例三)
谱例三:
第六乐句与前五句稍微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在音程的材料上加多了三度或纯四度音程,但在旋律上仍然采用仍然是的出现在第二乐句中的新的材料。
谱例四:
第二次出现主题的B1段是B乐段的完全重复。但在这一次中旋律由原来的八度叠置重复改为单音,第一乐句节奏更为紧凑,第二乐句变为左手声部演奏句子,右手声部为九和弦叠置。
35—39小节是对1—5小节的完全重复,尾声部分速度变慢,预示曲子即将结束。
2.作品主题分析
其中第二首是以“星星与十字架主题”为旋律型主题与“钟声和弦”主题写成,“星星与十字架”是基于同一个,因为星星开启了耶稣在地上的生涯,而十字架则关闭了生涯。
1)星星与十字架主题
将八个音分两组,前四个音与后四个音(谱例五)。前四个音为四音集合4—1 [321000],后四个音为四音集合4一9[200022]。(谱例五)
谱例五:
2)钟声和弦主题
“钟声和弦”主题一开始出现在第二首曲子的第3—5小节,这个主题是由四个和弦所组成,它主要是由四度音程构成的(谱例六)。这个主题显示出了这三个和弦之间纵向与横向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最高声部的音都是相同的为C音,而在最低声部却是以半音的形式级进下行。一个和弦由两个增四度构成,第二个和弦由两个纯四度构成,而第三个和弦则是由结合了前面两个和弦所构成的,左右手声部分别为前两个和弦构成元素的组合。
谱例六:
梅西安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梅西安结合了对宗教的信仰写出作品,“星星与十字架”是基于同一个,因为星星开启了耶稣在地上的生涯,而十字架关闭了生涯,有一种纠葛在一起的感觉。
从笔者所了解的一部分中我觉得对梅西安影响较大的为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梅西安为一名法国人,首先法国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十分多的法国人都受到天主教思想的影响。20 世纪的天主教思想对比起以前的天主教思想有了一定的进步,从保守走向开放。在1965年,天主教接受与认可新观念的态度,给予保守的天主教者一些新的气氛。在当时教会对新式宗教音乐的推展十分支持。在当时的大社会的环境下,受到环境的影响,作曲家们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但是是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赋予音乐新的生命。
[1]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1.
[2]王浩.梅西安钢琴套曲《圣婴二十默想》的宗教情节探微[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4.
[3]王韵.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音乐主题之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0.
[4]任怡.论梅西安钢琴套曲《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中的宗教精神——以作品的第9、第10乐章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03).
[5]任怡.爱的凝视,崇高的寓意——析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终曲之宗教象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4).
J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