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其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内容之一,更是彰显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用的措施。基于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进一步完善中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措施
与其他的单位组织相比,事业单位直接的经营目的是社会发展相关事业而非直接经济效益,因此,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有其特殊的内容和意义。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就是指采用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管理的手段对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还存在明显的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事业单位的社会活动上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形成,如人员、管理系统等;第二,风险评估工作,就是对财务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第三,内部监督,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第四,控制活动,就是包括财政控制、预算支出等在内的控制工作。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认知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的确立在我国比较晚,因此虽然有的事业单位确立了内部控制的工作安排,但是无论是在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方面都不重视内部控制,對它的认知水平并不高[1]。国内很多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什么是内部控制以及怎样控制一知半解,很多管理人员认为事业单位的经济角色不明显,不参与过多的市场竞争关系,因此内部控制工作几乎空白。正是由于认知水平不高,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无关,单纯的财政核算和支出工作很容易引起财务管理出现失误。
(二)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容无法落实。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管理制度,也没有内部控制工作的权责规范体系[2]。例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失,固定资产的入账不清晰,账面出入大,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重复购买或者是过多支出,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造成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业务的内容建立制度体系,规范人员权责范围,使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在制度的运行中完成。
(三)预算工作质量不高
预算控制工作是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进行和最终结果的前提基础。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工作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和预算财务控制两个方面。在预算编制的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不能根据当期财务状况对财务收支、财务预算收支、财务项目预算收支等内容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或者是预算与实际的业务项目内容脱离不符合实际。另一个方面,在预算财务控制上,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常常导致事业单位预算周期前期和后期资金使用的结构不合理,导致后期的业务活动质量不高,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发展。
(四)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任何财务行为都需要一定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以保证财务工作的秩序,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行为主体,其内部控制的财务工作质量也需要监督管理工作加以保证。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工作不到位也是使其工作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的事业单位根本不配有审计机构,或者是审计机构在设计的过程中只进行结果审计和财务数据审计,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五)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应该由专业的财务管理或合适内部控制的人员担任,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或者是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从业资格,内部控制工作也是难以落实到实处。还有的事业单位为了降低管理成本而外聘财务人员,对其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还有的事业单位不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工作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浮于表面,工作责任心不强。
二、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事业单位内部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
强化意识和认知首先应该是领导阶层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了解其基本的工作内容和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领导和监督,扩大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其次,对于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来说,也要提高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认知,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具体的工作与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都息息相关,这样在工作中就能够有意识地加强工作质量、降低成本。尤其是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要重视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重要影响,从而着重提高工作质量[3]。
(二)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工作体系
建立内部控制工作的体系就是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制度,强化制度建设。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个横向上涵盖各个部门、纵向上覆盖各个级别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充分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决策、执行、考核等内容都能够在这个制度体系中完成。同时利用部门之间的制度协作关系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完成。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条件下,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建立一个内部控制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其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具有切实的手段和方法。
(三)加强自身的预算控制工作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核心,与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和活动都直接相关。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严格依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努力完成零基预算编著,明确预算支出的各项内容。也就是说,预算的编制工作强化最关键的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专业内部控制的知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准确。同时在预算执行方面加强控制工作就是在执行的各个环节上都强化外部的强制约束力,避免任何随意支出预算的行为的发生。
(四)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健全监督机制首先应该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机制,国家应该对事业单位的审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没有审计资格的机构参与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4]。其次,强化监督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可以从财政部门的监督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双向监督管理,实施动态监督的管理方式,注重内部控制工作过程的审计,并保证监督审计的结果工作能够得到落实。
(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就是在聘请或者是招收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过程中注重对其专业资格和专业素质的审查,并辅之以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考察,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注意本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强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工作的能力,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内部控制工作不仅能够促使其健康发展,还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在制度、管理意识、人员、监督、预算等内容上都出现明显的不足影响了内部控制成果作用的发挥,对此,应该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和预算工作并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宗文龙,魏紫,于长春.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改革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2,05(05):106-112.
[2]黄莉,高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难点及解决措施——基于陕西省的调研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5,01(01):42-45.
[3]樊霞红.水利行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措施研究[J].当代经济,2015,05(05):48-49.
[4]任路明.关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6,12(24):252.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