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委委
企业的灵性管理模式探讨
◎赵委委
灵性管理是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整合的管理理论,它对组织进行管理时是一种整合的、平衡的和非边缘化的,体现三个基本的管理维度,即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对应企业实践的三个方面,即技术经济、美学情感和道德。其核心内容包括更高的目标、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整合型领导和以民为本。
灵性管理;伦理性;整合型领导;以民为本
企业自诞生以来即是人类社会最强有力的组织形式,为人类满足自身需求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企业一味追求利润的观念已经给社会和自然带来了具有伤害性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的变革,打破了唯生产独尊的局面,文化、生活和管理不再是生产的附庸,变革的基础在于要有一种更加高远的意识,即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以及它如何对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维度,企业管理是一种集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于一体的整合型的灵性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指用客观的、可量化的标准来分析企业,目标是使企业在质量、产量和利润方面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科学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逻辑、计划、预算和控制机制,光凭想象人们是无法运营和管理企业的。艺术性是从审美和情感的角度认知企业,包含创造性、想象力、动机、设计、乐趣和热情等因素,目的是挖掘人类的潜力,促进企业和组织的发展,进而塑造企业和组织的魅力,为人们创造表现自己的空间,通过创造力、想象力、魅力和学习促进企业的发展。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强烈艺术性的行为。商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无限性。有鉴于此,科学性最多只能提供一贯的选择模式,而最终做出决定,则是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当然,管理应该基于科学知识,但做决定、创造和人类关系这些却不是逻辑所完全能把握的。伦理性就是从道德的角度来定位企业。它的目标是用诸如诚实、社会责任和尊重环境等伦理原则来指导企业发展,终极目标是要求企业为公众利益做出贡献。企业不需要在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两者间做出选择,但要对两者进行整合和平衡,致力于成为一种具有人性化、能为社会提供福利的机构。企业管理中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是同等重要的,三者不可分割,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整体。实践中不可只重视一方而轻视其余两者,要避免不平衡发展现象。科学性使用的思维和技术模式与其余两者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逻辑理性不可能产生创造性。若用科学的视角来解释动机、社会责任、乐趣、工作自豪感和创造力就犯了哲学上的范畴错误。
实际上,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一直被管理的科学性所支配。自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诞生开始,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就是利润和效用最大化,极大影响了管理学的发展,使管理科学几乎成为了一种自然科学。科学性在其所有的表现领域如经济、统计、科技、金融等方面都强调了其工具的独裁性并把企业简化为一种可供客观验证的真理存在物。科学性成了唯一存在的管理维度,导致了技术官僚式企业的产生,这类企业把发展技术和经济的需求优先于人的需求。以量化结果为基础的、绝对科学性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变成了一种乏味的、工具性的实体,这种实体把内在变成了外在,把主观变成了客观,把深度变成了表面,把质量变成了数量,把智慧变成了数据,把价值变成了利润。结果奉行纯粹的物质主义的公司不惜以牺牲人类、地球和其他相关事物的利益,毫无灵性、满怀逻辑却缺乏意义、信息泛滥却缺乏智慧地仅仅追求利润的增长。
企业的灵性管理就是对这种分化的管理模式的超越,致力于用一种多元的、包容的视角来应对企业的复杂性。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的价值包括客观性、效率、生产率和利润,仅仅是一种应对组织复杂性的方法。这种把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整合在一起的、新的管理方法就是灵性管理。它强调三者的一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灵性维度的终极目标是一体性:包括人类思维和行动的一体性、人类理性和感性的一体性、员工和企业其他因素的一体性、企业和环境的一体性、环境和宇宙的一体性等。这是一种无限的、能带来智慧的前所未有的一体性。
灵性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在企业中对应的是共同体、意义和目的。企业的灵性最基本的方面就是社会与环境的连通性,它强调个人、群体、组织和共同体的连通,这种连通通过它们的相互责任、伦理行为和对自然与社会环境整体性的关心表现出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处于一种超越的时代,人们渴望对自我进行超越,由工作带来深深的满足感和对自我真正潜力的发掘被视为一种超越自我的途径。由此看来,企业的灵性应是一种组织的价值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工作提升员工的超越体验。这样一来,工作就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它变成了一种感召,能让人体验到热情,在提供工资之外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具有灵性的企业能从员工那里得到更多,也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多。诸如共同体、灵魂、贡献、超越、可靠等字眼应当与利润、生产率、经理和价值一样成为管理学词典中的重要部分。基于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的灵性管理能使员工在思想、身体和灵魂上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部分,个人不再感觉组织对自己的异化和孤立,而是把自己视为其中的一部分去从事企业所寻求和所代表的事业。
总之,新的管理观念要求把企业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必须满足个人身体、情绪、精神和灵性的需求。利润对企业的重要性犹如水、食物和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一样;情绪的健康由满意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来衡量;精神的健康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和革新来达到。灵性的满足程度则由企业内外的凝聚力和追求目的与共享的满足感为目标的人类共同体的存在而决定。
灵性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互相联系、互相增强的四个方面:更高的目标、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整合型领导和以民为本。
(一)更高的目标
灵性管理的目标超越了长期以来主导企业的挣钱目标。传统的管理理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其他的一切都从属于这个目标。20世纪最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皮特·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告诫我们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利润最大化这一观念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还具有危险性,因为它是反社会和不道德的。如果仅仅从科学性的维度来讨论企业的目的,忽略甚至边缘化另外两个维度,企业就会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忘记艺术性所追求的组织及其员工的发展和组织魅力的创造以及伦理性所追求的公众利益等目标。利益最大化不是企业最主要的目标,但这并不是说它就不重要。利润对企业就像氧气、水和食物对人类的作用一样,它们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因此,企业不应该看做是把别人口袋的钱放在自己口袋的尝试,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具有管理艺术、创造力和关怀的机构,在这种机构里人们能够一起合作并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今天,企业的目标仍是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并不只是纯粹的物质利益,它同时创造多种多样的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的、智力的、美学的、感性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等多方面。把这些价值融合为一体的灵性价值,是现在企业追求的目标。它是多维度的,能够为最大多数的人提供福祉和幸福。以迪斯尼公司为例,它的任务宗旨“使人们幸福”,这种价值目标融合了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三种管理维度。如果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再到维特根斯坦这些哲学家都主张获得幸福是人类的生活目的,为什么这不能成为企业的目标呢?这种对幸福的追求就是企业更高层次的目标,它通过产品和服务使消费者感到幸福,追求利润使股东感到幸福,通过为公众利益做贡献使整个社会获得幸福。目前世界最大的公司都是靠热情和目标而不是靠金钱充满活力的。“选择一个比企业更大的使命”和“开创一种事业,而不是一个企业”,这些就是亚马逊公司CEO杰夫·贝佐斯和其策略大师加里·哈默尔的管理心得。
研究表明,在企业的目标、企业的运营以及个人满意度之间存在一种清晰的相关性。当一个企业具有强有力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去实现时,它就越能吸引具有相同价值追求的人们,人们在工作与其内在热情相一致时就变得更加满意和幸福。
(二)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一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其企业文化。那些无以伦比的、基业长青的企业具有一种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表现在它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对员工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机构,重视组织文化的契合度在管理者选拔中的作用,保持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目标、战略、战术和组织设计等方面更具一致性。那些具有灵性管理的企业文化使它们最具竞争力,它们的企业文化致力于更高的目标、全方位以民众为本和整合型领导,还包括民主决策、自治、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有灵性管理的企业非常重视它们的价值观。如信任、正直、诚信、平等、问责、社会责任感、公正、忠诚、创造力等。它们在选择核心价值观时追求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的平衡,与此相对应的是实践的、潜在的和伦理的价值观。实践的价值观指的是使企业和个人更具竞争力的技术经济因素,如灵活性、效率和团队合作等;潜在的价值观指的是人的天性中存在的创造力和感性因素,如想象力、幻想力、发展和乐趣等;伦理的价值观包括道德的因素,如真诚、诚实和尊重环境等。这些价值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聚集,构成了企业的价值资本,变成企业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内部或外部规则。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提供一种框架,使每个组织的成员都能带着责任感的自由参与到企业中。
(三)整合型领导
研究证明,领导力是那些基业长青的公司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日益专业化、公私生活的日益分离和组织的官僚化,这些都要求亟待实现博闻强识的领导方式。企业只在技术领域或者按照科学性管理维度来选拔优秀者作为领导者。但是拥有一流技术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领导,就好像技术一流医生不一定能成为最好的医院管理者。专业技术知识只是优秀领导者储备知识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处理自我和人际关系策划、组织和合作的能力以及诚实和创造力。
整合型领导尝试把其他领导方式整合成一个机动的领导方式,这样一来,领导者会认为他们是和特定时间的特定人物一同工作的,而不能只用同一种领导方式来对待所有类型的人。托马斯在《整合型领导宣言》中指出:“整合型领导的意图是要知道何时、何地用某种既定的方式来与人相处,哪种情况下这种方式能使工作取得可靠的效果,哪种情况下达不到可靠的效果。”因此,整合型领导要求对“人们处在何种位置”(如人们的需求、动机、价值观、目标、能力)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够找到一种适合并有益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互动。整合型领导必须平衡和整合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各种各样的利益、声音、价值观和文化。这种整合不可避免地需要具备古典亚里士多德学派的美德如谨慎、正义、力量和节制等。
整合型的领导具备的是一种更复杂、更智慧的整合型思维方式,它不仅仅关注差异、冲突和折衷。他们具备高水平的理性智力和技术水平,在情绪智力和灵性智力方面也更胜一筹。他们致力于企业更高层次的目标,为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把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集于一体,采用灵性管理的方式,达到三者的平衡。整合型领导的本质就在于有效地达成既定的客观目标(科学性维度),激励和提升员工(艺术性维度),追求公众利益(伦理性维度)。
整合型领导能成功解决不同生活领域的冲突,分配合理的时间,在家庭、工作和其他场合取得平衡并表现得同样完美。当然,不同类型的领导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长处,有些人富有远见和创造力,有些人则致力于促进社会变革。如果存在不同的领导方式,在这些领导方式中其中一个管理维度都比另外两个强,这样我们把高端管理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就有意义。人类历史上,古代凯尔特人族中,德鲁伊等级就划分为三种:奥瓦德、巴德和德鲁伊。德鲁伊掌管祭祀,分配正义,收集和准备药水、药膏治疗各种疾病,巴德是用语言和音乐作为武器的祭司,创作和传播宇宙间的智慧、古老传说,搜集人类的记忆,举行祝福或诅咒仪式来庆祝或杀敌;由奥瓦德担任吟游者和先知。
要成为一个整合型的领导,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整合型的人才。领导力的效率和个人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研究证明,与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领导者相比,居于较高发展水平的领导者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根据利润、市场份额和公司声誉的变化进行长期的、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变革。
(四)以民众为本
民众指的是那些与组织和企业相关或者有利益联系的所有人。现代企业的民众主要有以下五类:社会(包括其他公司、非政府组织)、合作者(包括供应商、零售商等)、投资者、顾客和员工。传统的商界对民众持有的是“非此即彼”的观点,而灵性管理对民众持有的“两个或全部都是”的视角。企业要认识到每方民众都很重要,民众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企业必须寻求能为所有民众创造价值的管理方式。全方位以民众为本,要求企业尊重民众的尊严,不能采用牺牲别的民众方利益的方式来使另一方民众获益。灵性管理要求企业寻找一种能满足所有涉众方利益的途径,而事实上也存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在这些商业模式中,存在着看似矛盾的现象,如员工得到了更高的工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同时顾客获得了较低的产品价格。这才是现代企业应予谋求的商业模式。
灵性管理是一种集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伦理性于一体的整合型的管理方式。在现代社会,只有这种管理方式才能恰当定位和解决企业和组织面临的复杂问题,在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更开阔、更富有、非边缘化的企业观,让我们能够深深思考企业为何而存在,并且如何才能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价值。这远非是那种寻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观念所能比拟。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江生亮
F270.7
A
2095―7270(2017)10―0065―04
张惠臣·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