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燕
青少年暴力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在社会经济发展急剧变化的国家和地区,青少年暴力的发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我国2005年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的结果显示近1/4的青少年在过去1年中打过架。上海市2012年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17.9%的学生在过去1年中曾与人动手打架,28.6%的学生报告上下学时没有安全感。青少年暴力导致的死亡、伤残和經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其预防是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及获得安全、健康与公平权益的保障。
Corinne David-Ferdon在文中对青少年暴力流行分布特征、危害、预防策略、存在问题和公共卫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基于事实的观点和经验为开展青少年暴力预防描绘了全景图。循证预防青少年暴力可以在个体、人际关系、学校、家庭、社区多个层面进行,这与我国学者运用生态学理论开展青少年暴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一致。《社区预防服务特别工作组(社区指南)》[Community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Community Guide)]评估了基于学校和家庭的干预效果,发现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做法值得借鉴。国内外的公共卫生研究中,生活技能训练(Life Skills Training)在艾滋病预防、控烟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预防青少年暴力上可不断完善该方法,使之更加切合我国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青少年暴力预防涉及到的认知提高、情感的支持、沟通和行为管理技能的培养都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因此,家庭的干预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社区层面的干预取得影响力更加广泛,可以从更高层面进行合作使综合干预措施得以实施,包括多重策略处理个人、人际关系和社区的危险因素,同时也需要社区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配套政策制定、经费支持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文中指出在青少年暴力预防中面临的问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产生青少年暴力的多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国在预防工作实践中也需要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青少年暴力是可预防的,并且已经有策略和方法来支持社区开展预防工作,我国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借鉴这些资源来开展工作。上海市在青少年犯罪方面全市16个区均已建立专项组或领导小组机制,政府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方面形成了合力。虽然青少年暴力的预防不仅限于犯罪的预防,但是可以在共同的合作平台上加强部门合作和技术指导。防患于未然是更加积极地应对措施,在青少年暴力预防中应开展综合性的预防措施,鼓励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合作,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特别是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通过青少年赋权和环境营造来预防青少年暴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