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方法与文学本位的深度结合
——评裴兴荣《金代科举与文学》

2017-11-21 12:48
关键词:女真金代文学家

王 永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北京 100024)

多维方法与文学本位的深度结合
——评裴兴荣《金代科举与文学》

王 永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北京 100024)

裴兴荣的《金代科举与文学》一书基于对金代科举与文学关系的全面考述,呈现了女真进士制度的创建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金代学术文化的形成背景。该书对金代进士地理分布的统计也揭示了金末文风改革的历史动因。作者对金代科举考题与科场事件的分析客观、透彻,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呈现了金代文人求实与尚文的时代追求。

金代科举;金代文学;多维方法;文学本位

当代学术界对金代文学的整体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姚奠中、周惠泉等老一辈学者对这一学术领域的探索和开掘意义深远。自90年代起,张晶、詹杭伦、李正民、薛瑞兆、牛贵琥、胡传志、狄宝心、赵维江、刘达科、刘锋焘、王昊等金代文学研究专家的成果相继发表,金代文学研究进入到一个繁荣的阶段。21世纪以来,杨忠谦、裴兴荣等年轻学者从宗教、科举、文学家族、文学地理等交叉角度切入金代文学研究,也不断产生新的学术成果。

执教于山西大同大学的裴兴荣副教授是著名元好问研究专家李正民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可谓学有根底;又是金代文学研究名家胡传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也可谓业有专攻。早在2007年,在胡传志教授的建议下,裴兴荣就逐步确立了“金代科举与文学关系研究”这一主攻课题,并于2010年、2013年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资助,并在2015年以《金代科举与文学》为选题完成了博士论文,经增补后于2016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记得在2016年10月河南省内乡县召开的“第七届元好问学术研讨会”上,胡传志教授就曾向年轻学人强调交叉学科与文学本位两个原则的重要性。现在看来,在他指导下,裴兴荣的新著《金代科举与文学》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两个原则,而且围绕着科举与文学的内在关联,体现出多维研究视角与文学本位立场的深度结合。

一、文献、文体与学术史研究

文献的考据与编年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金代科举与文学》研究展开的前提。

《金代科举与文学》第一章《金代进士辨正、增补与考释》在对薛瑞兆《金代科举》、李桂枝《辽金科举研究》所收条目正误的基础上,又据《全金石刻文辑校》新辑得70名金代进士,为全书的论证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石,也体现出学术史的传承与演进。当然,待薛瑞兆《金代石刻文献汇编》出版后,作者也还需要再进一步对数据信息进行增补。附录一《金代科举史事编年》则选取《金史》等文献中关于科举史事的材料做了历时性的呈现。“编年”重现了女真进士考试的酝酿、培育、施行、改革、后效等过程,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传统文史研究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这样一个金代文史文献基础和历程框架下,《金代科举与文学》一书创新性地展开了关于《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第三章)、《金代状元的文学创作及其影响》(第六章)、《科举题材的诗词创作》(第七章)等角度的研究,深化、细化了现有的金代文学风貌描述。

兹就其《金代科举史事编年》所见,将金代女真进士科的发展历程罗列如下:

金太祖天辅三年(1119),八月,颁布女真字。

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十月,召耶鲁赴京师教授女真人本族文字。

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诏令以女真字译经书,选猛安谋克内良家子弟入女真学校。

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选百余名优秀女真学生至京师复试。

金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始议女真进士策选之制。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诏择优秀女真学生量才任用。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女真进士科正式举行考试,徒单镒等二十七人登第。

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更定女真进士考试格。

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再次举行女真进士科考试。设定女真进士授官格。

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1183),诏颁行所译女真字经史典籍。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讨论女真进士试策、授官、任用之事。建女真太学。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定女真进士升迁格。

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诏女真进士加试骑射。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罢河南、陕西女真学校。

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再定女真进士试射之制。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定女真进士试射格。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诏定女真进士免试弓箭、击球。

尽管其他年份也有女真生员参与科考相关事宜的成分,但上述这些材料已经集中反映了金朝女真人参与科考的历程,从中可见,女真进士科谋划完善基本上是在世宗、章宗时期形成并定格的。大量的女真进士加入到基层官僚体制中参与政治统治外,还有的女真进士则从事翻译和教授的工作。在和汉族文人的交流中,战胜民族的心态也自然会体现到对汉文经典的解读中,金末士人对南宋学术的接受心态表现得非常冷静、客观,也应该是发源于此。这是笔者捧览该书后的重要心得之一。

二、地域、家族与文学家研究

文学的地理研究和家族研究都是当前热门的学术范式。裴兴荣博士对此更是极为谙熟。第二章《金代进士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籍贯可知的1489名金代进士数据为样本,用统计表的方式呈现了这些进士的地理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地理分布的原因。正如作者自云:“本书运用得最为突出的还是历史文献法和图表统计法”,“用图表来统计,不但简洁明了,而且能收到文字无法达到的效果。”[1](P23)附录中的《金代进士地理分布表》《金代刺史州学统计表》和《金代县学统计表》,既为金代进士家族研究提供依据,又为深挖金代进士成因之教育关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学研究以曾大兴和梅新林两位为代表,他们都曾以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为据,建立了以中国文学家占籍为依据的分布表格,这里以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2]中的“金代文学家列表”与裴兴荣《金代科举与文学》中的“金代进士数据”简略对比如下:

表1 金代进士与文学家数量统计表

梅著共收金代文学家191人,裴著共收金代进士1489人,据此金代文学家与进士总比率为0.1。由于自北宋以来,绝大部分文学家拥有进士出身,所以这个比率接近于由进士而成为文学家的比例,也就是说大概每10名进士中就会有1名成为名垂后世的文学家。这其中,南京路进士中的文学家所占比例接近70%,比例及总数都是金代各路中最高的,这与其曾为北宋故都有关;河北东路的进士与文学家之比例将近50%,但总额有限。至于其他诸路,从表1的数据来看,举业者恐怕更多的仅仅是追求功名而无暇或不愿顾及文学,尤以河东南路与河北西路为甚,可见其地为学的“速售”之风。然而,这两个地区的进士与文学家之比率却与金代进士与文学家的整体比率也是一致的。赵秉文等人在金代后期痛斥时弊,掀起科举和文风改革的运动,正是整个金代的这种功利习气所激发出的行为。

三、考题、科场与文学观研究

该书第四章《金代科举考试命题导向及其对相关文体的影响》和第五章《金代科场事件及其对奇古文风的影响》是全书中最富理论价值的部分。如前所述,既然科举是士子们极其重视的入仕门径与修学旨归,那么考题对金代学风的影响一定是关键性的。金代统治者对科举体系的建构极为重视,不断完善那些不适应时代需求的方面,对考题的设计也极为用心。裴兴荣通过逐题考辨,鲜明地呈现出《汉书》在金代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现存34个考试题目之中,出自《汉书》的多达13个。正如胡传志教授在序言中所说:“如果不经过具体的考察和认真的统计,谁会想到《汉书》是金代科举考试的最大试题库?……相比于《史记》,《汉书》对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是不是被学术界低估了?”[1](P3)这似乎与王若虚在其“辨惑”著述中用最大篇幅去进行《史记》辨惑有所关联;也找到了元好问一些序跋文字中透露出的“南渡后《通鉴》之学兴于权贵和名士之家”现象的前因。

金代文学家步趋唐宋,在行为方式上也有所模仿,但宋金对比,景观却有不同。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力排“太学体”险怪文风,倡导平易生动之文风,虽引起一定的喧哗,但却终于取得了成功。金代中后期,赵秉文以文盟之主知贡举,也是大力改革文坛风向,他一改此前张行简“惟以格律痛绳之”的做法,在贞祐三年(1215)和兴定五年(1221)年两次主试中录取了一些试卷中“格律稍疏”而文风雄丽的文人,最终却因受到讥弹而被降职。在科举体系下两者合观,我们会发现,这正是科场文字的“文学化运动”,正是长期以来的功利化积习导致了主盟者的反击行动。赵秉文虽然个人受到了挫折,但是通过同道文士李纯甫、李献能等人的努力,文坛上文风的多元化和“奇古”之风的崛起,却正是以此为铺垫的。正如裴兴荣所说:“宋、金两代科举史上发生的这些重要事件,在时间上相隔一个半世纪之久,主文者都是一代文坛盟主,都有意识地通过科举取士来改变文坛风尚,虽然二者推动文学发展的趋向有所不同,但都可以证明,科举事件对推动文学风尚的转变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1](P204)裴兴荣在其著作中也通过一个主盟序列揭示出李纯甫在南渡文坛上被忽视的、甚至高于赵秉文的重要影响。

裴兴荣的专著《金代科举与文学》在文献拓展、方法创新和文史交叉上进一步推动金代文学研究,代表了金代文学研究的前沿。

[1]裴兴荣.金代科举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马志强〕

Deep Combin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Method and Literature Standard——Comment on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Literature of the Jin Dynasty

WANG Yong
(S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Law,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24)

Pei Xinrong's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Literature of the Jin Dynasty,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literature of Jin dynasty,shows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Nv -zhen's examination system,which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the academic culture in Jin dynasty.The statistic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Jinshi in the book reveals the historical reason for the reform of literary style at the end of Jin dynasty.The author objectively and deeply analyzed examination questions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events,and presented literati's practical and literature -honoured pursuit of Jin dynasty in aspects of content and form.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Jin dynasty;literature of Jin dynasty;multidimensional method;literature standard

I206;G236

A

1674-0882(2017)05-0074-03

2017-05-10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唐宋古文金元传播接受史研究”(12YJC75108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代中都文学活动编年”(14WYC062)

王 永(1976-),男,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宋辽金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猜你喜欢
女真金代文学家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几点认识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明代女真者皮船考
女真文——脱胎于契丹字和汉字而自成一格
古代邢地文学家述略——邢襄文学论之二
女真文“契丹”考
不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