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浩
西欧工业化的中世纪起源
文/徐浩
西欧工业化在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史无前例地将古老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西欧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批工业化国家。然而,工业革命只是西欧工业化的完成阶段,它为什么原发于英国并被西欧主要国家纷纷效仿与追随,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英国和西欧其他主要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几个世纪是如何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不仅是英国或西欧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需要反思的,而且对于那些历史上没有真正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也极具参考价值。
西欧工业化是如何发生的,它是突变的,还是渐进的,亦或是突变与渐进交替进行的,对此,19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史学家众说纷纭。较早和流行的观点是以“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为代表的突变论。突变论的工业化关注这场转变是如何完成的,如机器大工业替代手工劳动,工业产值和劳动力数量超过农业,工厂取代作坊或手工工场等,却不去或很少过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突变论常常将工业革命与之前的历史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其结果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即工业化起源问题。
渐进论几乎是与突变论同时出现的,创立者当属英国经济史学家坎宁安。他主张英国工商业经历了不断“成长”的过程。然而,这些伟大的进步却是从非常不起眼的开端起步的,以至于很难去追溯这些循序渐进的脚步,而原始的农业、工业和贸易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获得了它们现在的规模。渐进论催生了与工业革命史不同的工业史研究,其中前工业时期尤其是中世纪构成后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渐进论将工业化视为从量变到质变的波澜不惊的平缓过程。渐进论的工业化关注的是工业化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是英国或西欧其他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它们的前工业时期为此作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准备等,解答上述问题需要工业史学家像经济学家那样对农业社会进行广泛研究。应该说,以成长和演进的眼光对待英国与西欧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将工业革命视为渐进的结果,与突变论相比更有助于揭示西欧工业化的历史真相。
尽管如此,渐进论给人的印象是,工业革命只有一次,因而直到工业革命爆发之前西欧工业发展始终是波澜不惊的。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激流涌动?如果有的话,那么前工业时期西欧工业又有哪些飞跃式发展?有鉴于此,与传统单线的突变论和渐变论不同的是,后来的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社会史学家似乎更倾向于认为西欧工业化是突变和渐进交替进行的,工业革命在西欧不止发生过一次。
中世纪经济史学家也从机械化角度论证了中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技术的进步,并分别提出“13世纪工业革命”和“中世纪工业革命”的概念。1941年,英国经济史学家卡洛斯·威尔逊在《13世纪工业革命》一文中认为,在13世纪英国旧城市行会工业衰落的同时,农村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以至于在毛纺织行业中发生了一场以漂洗机的普及为标志的“13世纪工业革命”。法国中世纪史学家让·金佩尔则明确肯定了中世纪欧洲对于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此外,原工业化理论(proto-industrialization)通过对早期现代西欧农村工业的研究认为,在工业革命前的几百年里,那里曾发生早期工业化。应该说,晚近以来西欧工业化的突变论解释早已式微,渐进论尤其是交替进行论在西方学术界成为共识。
早期现代化作为工业化的准备时期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而中世纪晚期在工业化起源上的地位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甚至对14-15世纪以前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误解,这种状况与目前流行的工业化的定义不无关系。《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工业化”定义为“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体系的过程”。《柯林斯经济学词典》中“工业化”的释文是,“以发展制造业为目的,大力发展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化的特征是,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变为更加专业化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体。”不难发现,上述有关工业化的定义虽然提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但总体说来仍缺少对转变过程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应有认识。
为进一步认识工业化转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必要对中世纪西欧“工业”和“工业化”进行界定。马克斯·韦伯认为,“所谓工业,就是改变原料……‘工业’一词就包括农业、商业或运输业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除此之外,工业还应该满足专业化和市场化两个条件,即由工匠生产和为市场生产。工业开始于为他人生产,但它们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为市场生产的工业。因此,工业还存在着另一种形式,如韦伯所说的:“改变原料的第二种形式,是为销售而生产,即手工业,这是为满足家庭以外的需要。”韦伯所说的工业的第一种形式即为他人生产的工业盛行于中世纪早期,庄园作坊的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庄园内部的消费需要,只有剩余才拿到市场出售,因而基本上属于非市场的工业。工业的第二种形式,即由个体工匠从事的为市场而生产的工业在中世纪中期以来的城乡已经普遍化。在此阶段,工匠既是生产者也是商人,可以不经由商人直接将产品出售给消费者。这种为出售而生产的第二种形式或第二个阶段的工业最终转变为现代工业。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中世纪西欧工业是一种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加工业和制造业活动,而工业化则是从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中世纪中晚期工业向现代工业,进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长期而复杂的转变过程。所谓“长期”,就是工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从起源、成长到完成等几个世纪的发展;所谓“复杂”,是指工业化不是机械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单线模式,而是渐进和突变交替进行的波浪式或螺旋式的推进。工业化起源中最重要的是走上工业化道路,即工业由为自身消费而生产,转变为为市场而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就中世纪而言,这意味着工匠从中世纪早期为领主消费生产转变为中世纪中期以来为市场生产。为市场而生产的工匠劳动的普遍化,不仅推动了中世纪某些工业行业或工序的机械化,还在毛纺织业中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工业革命的大机器生产和工厂制等变革奠定了历史基础。有鉴于此,任何西欧工业和工业化的研究都不应忽视中世纪。
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业或零售手工业大批和持续地出现于中世纪中期,而它们的集中地非城市莫属。12和13世纪西欧新城市大量涌现,出现所谓的“城市革命”,为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工业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至少从中世纪中期以来,西欧城市开始从宗教、军事和行政中心转变为工商业中心。
中世纪时期的工匠跻身于商品生产者的行列,他们的生产不是为了消费,而是出售,从而与农民的生活方式具有本质区别。中世纪中期大多数城市工业组织规模较小的原因当然与行会限制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城市工匠主要为本城市的居民和周围农村生产工业品,只有剩余产品才被商人运往外地集市上销售,市场狭小限制了作坊的规模。这种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作坊是中世纪城市工业基本的生产组织,其成员构成中世纪中期城市经营者的主体。由于为本地市场服务,工匠独立生产和销售,整个过程不依赖商人作为中介。
在此基础上,中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相应数量的工业职业,即城市规模与工业分工的繁复程度成正比。中世纪中期城市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中世纪城市的看法。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史学家修改了宪政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的城市定义,不再将法律特权和人口门槛作为区别城市和村庄的主要依据。绝大多数学者采用经济标准,从非农业职业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复杂性的角度定义中世纪城市,从工商业活动的角度定义中世纪城市。
城市工业化不是封闭进行的,相反,必须以与周围农村的劳动分工为前提。尽管城市是当时工业化最显著的地方,但中世纪中期城市没有垄断全部工业活动,在庄园作坊解体后,村庄又兴起各种独立的工匠作坊,以就近满足领主和农民对工业品和工业劳务的需要。专业化的乡村工业的存在表明,中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农户出现了农业和家庭副业的分离。以往认为,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主要发生在城乡之间,由此,中世纪城市成长为工商业中心,城乡经济呈现工商业与农业的二元结构。实际上,中世纪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不独发生在城乡之间。在中世纪广大的乡村社会,农业和工业经历了两次分离。农村工匠首先从农民中分离出来,成为兼职工匠。在购买农村工匠的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农民家庭中曾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农业和家庭副业又日益分离。由此,农民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农业生产,并用出售剩余农产品的收入向面包师傅、酿酒者、屠夫、裁缝、磨坊主、铁匠和木匠等购买商品或服务,由此进一步促进了中世纪晚期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趋势。
中世纪经历过一场动力革命,从12或11世纪起,在需要大量动力以及人的劳动可以被替代的地方,畜力、水力和风力等非人类动力迅速取代了人力。从现有研究看,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磨面、呢布漂洗和冶铁等在中世纪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中世纪中期兴起的城乡工业生产通常服务于本地消费者,因而工匠是生产者兼商人,在经济上是高度独立的,随着纺织品等市场的扩大,工业出现了生产关系的重要变化,即商人控制毛纺织业生产,以前产销合一的独立师傅处于依附地位。商人控制毛纺织业生产在西欧通常表现为家内制(domestic system,即分散的手工工场)。家内制肯定不同于作为工业组织第三种形式的工厂制,因为工人既不像在行会制下拥有原材料,也不像家内制下拥有生产工具。工人集中在雇主的屋顶下,遵守工厂纪律。然而,家内制在一个关键处类似于工厂制,即被组织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工业管理掌握在雇主手里,其不属于工匠阶层。
毛纺织业较早出现家内制,主要是因为市场生产的工匠经常需要商人将自己与远方顾客联系起来,并通过获取资本来度过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相当漫长的间隔期。组织和整合生产各个阶段的企业家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该角色通常由联系毛纺织业和市场的商人来承担。中世纪欧洲商人控制毛纺织业生产是从城市开始的,这些人主要来自于毛纺织业的工匠。本来,织工、漂洗工、染工和整理工等各自负责自己产品的产销,但由于需要商人提供市场和资金支持,因而呢布生产和进入市场便由一个商业团体来控制,生产工艺归他们管理。由此,尽管商人垄断了销售,但工匠生产仍独立进行,为独立阶段的批发手工业。
如果说12世纪的布商还是若隐若现的话,那么13世纪他们的活动则变得明朗起来。不过,这一时期布商还处于形成阶段,数量有限。在此基础上,商人通常被称为布商和商人企业家等,工匠与其顾客不再通过市场发生联系,商人切断了这些关系。商人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本,用于垫付羊毛、纱线、半成品布的开支,垄断了主要产品的贸易权,资本优势和贸易垄断使13世纪的商人首先控制了城市纺织业。14世纪意大利城市毛纺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在主要生产出口布的大城市,从购买原材料到完成制成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因而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依附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家。他们预付所有或大部分开支,负责出售布匹。由此,工匠不仅产销分离,而且在经济上也完全失去独立性,为依附阶段的批发手工业。
尽管城市毛纺织业拥有技术和市场等优势,但由于税收负担沉重等原因,因而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早期城市毛纺织业由盛转衰。在城市毛纺织业衰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农村毛纺织业日益壮大。随着城市毛纺织业向农村的转移,统领呢布生产和销售的布商转变为呢布制造商,后者与兼顾生产和销售的布商分道扬镳,成为在农村专事毛纺织业生产的企业家。应该说,呢布商既不是工匠也不是商人,而是构成劳资关系另一极的资本家。如果说中世纪西欧布商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发展过程,那么呢布商则只普遍出现在英国。农村宽松的环境是英国毛纺织业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农村成为中世纪晚期英国家内制农村工业自由成长的温床和沃土。
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农村都适合毛纺织业的成长。尽管农村毛纺织业的区位优势包括容易获得原材料和交通便捷,尤其是接近港口;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畜牧区、农牧混合区和林区则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可资利用。毛纺织业的劳动密集化和非农业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相结合,借助于呢布商提供的生产和营销支持,极大地加速了英国家内制农村毛纺织业的发展。
由于农村工业的扩张,一些纺织业和其他工业村庄变成城市,这些早期城市离开了控制严密的城市中心,代表了制造业从中世纪作坊制向工厂制的工业资本主义的转变。有鉴于此,农村工业的扩张推动了中世纪晚期英国以小城市为主的二次城市化。
综上所述,工业化是指从为市场而生产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中世纪工业向现代工业、进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长期而复杂的转变过程,期间经历了起源、成长和完成等一系列历程,也经历了多次渐进与突变的波浪式或螺旋式交替,研究这种长期性和复杂性无疑有助于深化对西欧工业化转变特征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研究表明,西欧工业化起源于中世纪中期以来城乡工匠为市场而进行的生产,市场不仅促进了专业化,还加速了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至少从中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于本地市场的个体工匠劳动在西欧城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磨面、漂洗和冶铁工业或工序的机械化逐渐普及,以家内制毛纺织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异军突起。市场、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创新推动了西欧工业化的萌芽,并由此走上了工业化之路。在此阶段,英国从中世纪中期西欧的二流工业国家跃升为工业强国,在毛纺织业上更是后来居上,超过低地国家和意大利等传统的毛纺织业中心,为早期现代原工业化和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西欧工业化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经历了中世纪中晚期的起源、早期现代的成长和工业革命期间的完成的大致过程,其中,中世纪中晚期为早期现代工业化的成长和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化的完成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历史基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对西欧工业化进程的简单化理解,以及对西欧工业化转变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片面认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摘自《历史研究》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