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高校创新教育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
一、高校创新教育不足的反思
1“双创”教师资源匮乏
首先,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无法达到“双创”教育的要求。这是我国长期不变的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所造成的,我国一些高校教师都是科研型的人才,擅长构建知识理论体系与课题研究,在商业实践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这也是我国“双创”教育无法再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双创”教育,在不少高校中,由于缺少创新型人才和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使得高校无法在优秀的专业教师人才中拥有选择权,只能退而求其次,导致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局限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2“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碎片化
第一,如今我国高校中“双创”教育只是作为高校教学日常的其中一个环节,没有用系统、规范与标准的要求束缚它,也没有系统的科目系统,因此无法展现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与师资力量建设的合作效应,不能够给予“双创”教育教学坚实的后盾。第二,关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因为很多高校中的“双创”教师是学院派出身,从高校毕业后便一直在校园中工作、学习、生活,并不会给予社会经济发展很多的关注度,对这些事物也不够了解,认识的比较片面,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大多以讲案例和总结归纳课题为主,只能够给高校学生灌输知识而很难形成学习的思维模式;在实践方面也只能教授一些简单的简历模板、面试回答等等,想要达到“双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3“双创”教育评价系统不完整
我国当前高校中,“双创”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还有脱离实际生活与落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足。大概表现为“双创”教育的每个环节都是在校园或是学院内部完成的,从而使得对教学结果的评价、监督、反馈等方面都顺应当时教育体制下的专业学科,不能够展现出“双创”教育的独特性。在对高校学生发起的创业创新项目的评价中,过于突出的想要证明其可行性,而忽视了这个项目施行后期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应对措施,导致对“双创”项目的评估仅仅停留在表面。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选择
1革新高校“双创”教育观念
首先,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富裕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双创”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长期的,并不是只靠着高校每个院系的努力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高校领导与教师的中间力量,应当从百年大计的高度来看待创新创业教育,用热情与积极的态度把创新意识与创业意识普及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更加关注新出现的一线教师对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应用,结合自身的情况学以致用,从而在教学中真的秉持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育学生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完善创新观念,真正的做到“双创”教育的实践应用。
其次,要创立创新型的高校校园文化。高校的文化氛围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榜样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双创”教育要想在高校教育中出彩,就要努力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文化环境。第一,高校需要完善创新创业相关的各类制度,并且将其融入到高校的教学中,用实践来展现“双创”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到“双创”教育之中;第二,高校可以利用“双创”相关的知识竞赛等等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培养和刺激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高校对于学生“双创”实践的失败有着很强的包容度,要清楚创新创业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不能只看结果的好坏,而要做到真正从根本上打造高校“双创”型校园文化。
2完善高校学生“双创”支持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校、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双创”联动体系。“双创”在如今的社会中活跃度非常的高,所以高质量的“双创”教育并不是只靠学校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还要讲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相结合,取精去粕,建立一种全方位且多层次的“双创”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够推动创新创业在高校的各个环节中蓬勃发展。一方面,高校应当把“双创”的关键作用充分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个关节肿,建立专门的机构,增强与其他地区政府的交流与合作,政府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加以协调,给“双赢”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一方面,要主动地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各行各业建立合作关系,完善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动,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校园,给“双创”教育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要主動扩展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财政来源。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有良好的资金支持是很重要的。即使在现在的环境中,高校学生拥有政府良好的政策优待,但也只是部分学生能享受到,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还有的一定的距离。所以高校不仅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从中引进资金来弥补高校学生“双创”的不足,还要将有能力的高校学生组织起来建立高校“双创”服务指导部门,在高校学生与社会事业单位之中建立联系,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帮高校学生争取到更多社会资金的支持。
3壮大“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第一,可以利用不同的途径来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高校“双创”经验的不足与缺失,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教师的综合素养,帮教师创造更多的机遇,让教师以兼职或是挂职的方式加入到工作中,或是校企合作的工作中。高校还可以给予教师在职称评价、教育工作考核等等方面一些优待,激励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社会实践上,从中积攒经验,从而在“双创”教育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其次,可以增强“双创”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交流能力。“双创”的实践只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取得成功,所以高校学生的创业创新拥有本身自带的功利化与实用化的特点。“双创”教育若想给高校学生传授真实的创业创新能力,就对“双创”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兼备聪慧的头脑与敏捷的商业嗅觉,促进高校学生将“双创”项目的未来拓展的更加宽阔。所以高校可以让教师积极地参加MBA的培训或是其他优秀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提升其商业素养;同时,还可以主动地加深教师与商业领袖或是优秀人才的交流,学习成功之处,从而为“双创”教师的发展提供经验。
4建立完善的“双创”教育模式
要想完善“双创”教育模式,就要提高创新创业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高校在“双创”教育方面的教学创新管理中,增添了很多新鲜的实践性选修课程,一改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不再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渐渐提高学生在实践教育教学中的比例。可以利用开展学生社团等方式,真正的落实“双创”教育,将其渗透到高校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利用创业创新讲座、研讨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双创”活动的积极性。还要革新“双创”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评估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监督、总结与反思的作用,能够对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最直接的作用。高校在“双创”教学成果评价中不应当拘泥于表面的、形式的东西,要展现出“双创”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完善教师教学时与学生实践变现中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利用认真观察所得到的成果来代替片面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增加实践性选修课在最终成绩中所占得比重,用全方位“双创”教学评估体系来呼吁高校的师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5建立完善的“双创”实践平台
高校生创新创业仅拥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经验也同等重要,所以在引导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快实践平台的建设,创立实践基地,从而推进创新创业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首先要建立三方联动的实践平台,即把高校、学院与学生三方联系在一起。以学生自己建立的创业工作室為核心,学院可以建立相关的创业指导中心来对学生进行帮助,高校也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园来推动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实践成果转换,构建一个三方层层递进的创业体系。其次,可以利用开设创新创业比赛、校企创业论坛、创新创业教育社团等等活动,吸引校内外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再次,高校教师要做好领导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双创”实践。利用虚拟习性的公司等模拟活动的开展,为每一位学生量身设定符合他们个性与兴趣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中,切身体会到创新创业所带来的乐趣。最后,可以把事业单位与研究机构联合起来,建立产学研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上的便利。实践过程中,要努力给学生创建到企业中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信心。
作者信息:段国华,男(1981.1—),汉族,籍贯湖南衡南,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继续教育、人力、学生、教学管理)
项目名称:精准扶贫理念下湖南乡村旅游供给侧创新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6C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