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索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策略和措施,从加大对区域内的调查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警报设备设施、建立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避让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其后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应用
一、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一)加大对区域内的调查建设力度
(1)对区域内地质进行详细的探查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当地区域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环境考察,重点检查一些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或者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地质区域,编写详细的地质检查报告并存档,确保地质界线内的左右地区都进行了相关的考察。
(2)准确判断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在对区域内地质进行详细考察之后,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报告情况,对一些已经发生了地质灾害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进行科学的灾害防治,明确地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同时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明确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会对周边环境及其自身造成的影响。
(3)制定科学长期的防治方案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制定科学长期有效的防治方案,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需求,在具体的防治方案中应当明确当地质灾害发生时人员的撤离路线、应急避难场所等等,以及后去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等相关事宜,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与地质局的相关技术部门和资质部门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共同协作,制定出长期防治措施和策略。
(二)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警报设备设施
根据相关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部分地区是非常容易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例如四川、贵州等地,洪灾、泥石流等等,为了有效对地质灾害进行控制,将损失降到最小,相关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警报设备设施,当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警报设备设施的建设应当从预警技术及预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先进有效的科学技术,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對地区进行实时监管,及时将变形的信息发送至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只需要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预警,就能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的传递。
(三)建立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避让机制
一旦发生了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发出警报,并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第一时间对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准确的处理,其中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大小及影响范围等等是必须进行整合处理的。经分析,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比较高,对人们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么相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应急避让机制,对周边的居民进行快速的撤离,使其在最短时间内离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并且将其安置在相对较为安全的地区,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地质环境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地区地质环境的高效利用
对于地区地质环境的高效利用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功能性,即如果这片区域主要是公共服务型用地,那么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最先考虑的应该是不能扰乱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地区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和功能,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制定详细准确的规划方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地质环境和土地的科学使用,合理优化。
(二)构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建设和利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地质环境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工程投资中的风险,减轻人员负担,科学合理控制成本,从而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环境管理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或是前期工作不完善,难免会发生地质灾害,不管是什么行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应当注重行业风气,将生态保护作为基本内容和核心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地质环境改变完善,确保当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三)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主要从区域内工程项目的地质安全性评价及工程项目现场地质安全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相关部门对于施工项目的考察应当侧重于工程的设计、实施过程、工程开展目标及规模、施工的所有环节和工序,现场环境的保护等等,不同的需求对于安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通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采用图表的形式呈现给相关工作人员,找出具有参考价值和代表意义的数据作为依据,对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实现地区地质环境的高效利用,构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
参考文献:
[1]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价值工程35.10(2016):207-209.
[2]陈立敏,王竑."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3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