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杉
摘 要:思维活动在主体的自我意识的主导下,可以对思考的对象,思考的目的进行选择和审视,突破原有思维框架,打破思维定势引发新的思维模式探究。
关键词:思维;创造;艺术
我们人类特有的洞察力和想像力,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类的发展与人类特有的丰富想像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创意一直引导着人类走向发展和进步。
锯齿状的叶子破肤——锯条、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飞机、苹果落地 —— “万有引力”。
发散联想的过程既是思维向外发散的过程,也是发现并获取创意的过程。而反向思维则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人们习惯用常规方向思考问题时,采用“出奇制胜”、“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让思维向对立的方向发展,反向解决问题,能够树立新思想,并创立新形象。例如在灯具的设计中,突破常规的思路,从“光热”的对立角度“冷却”,将冰块的造型语言与灯具的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与统一。
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A>B、 B>C 、 A>C。思维的形象性是指事物的直观形象也可以成为思维的载体,用事物直观形象进行的思维活动被称为形象思维。思维的针对性是指思维具有目的性,其思维品质不仅使思维活动专注而集中,还可以保证思维活动的整体连贯性。如:解数学题。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思维的活动中突破思维范围的局限性并将其扩展到必要的广阔层面。从现实推测未来,从而从繁杂的表面现象发现并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善于从结果追溯到原因;从偶然发现到必然;从现实推测到未来。
敏捷的思维品质,使人们能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问题,捕捉机遇。思维活动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拓展时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思维对象进行独立的,不受其他观点影响的符合事实的评价,从而肯定正确,纠正谬误。创造性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法用以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
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大脑主体思维分工明确,人类的思维活动从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上升为理性认识,抽象出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在思维活动中具体地再现客观事物,是思维逻辑加工的又一种功能,思维爆发力是一种人类主体在思维活动中的顿悟状态。专注而长期的思考使大脑处于紧张或高速运转状态(兴奋),偶得启发或触动便神思泉涌,妙手天成。
思维活动在主体的自我意识的主导下,可以对思考的对象,思考的目的进行选择和审视,当思考对象或思考的目标发生转移时,思维活动也应随之转变,当思维活动在受到阻碍而难有进展时,思维主体亦可及时开辟新的思考方式,伸开新的思维触角,广泛收集新的知识信息,构造新的思维结晶。改造记忆表象基础上创建未曾直接感知过的新形象和思维情境。
人类主体在思维心理机制中有一种天然的直觉力或洞察力。直觉思维是思维活动在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时,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这种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能力,也就是人类主体的直觉力或洞察力。图形创意往往就是要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演绎为一个生动的形象,用放射型思维方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一个概念进行演绎。
创造性思维是对于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从而建立新的更简便的生活方式,寻求独创性理念、主意和构想,阐述新颖的表现方式和表达形式,以独具匠心的形象画面引人关注,将创造性地意念或构想转化成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形式的思维过程。例如以鸡蛋的本源形态为思考原点,通过放射性思维,寻找多重形态语境。赋予鸡蛋本身更深刻的寓意和更宽广的视觉心理层面的创造性行为。
设计情感通常由造型自身的要素让观看者通过对形式意义的理解而体验相应的情感。作为设计者本身要明确创意对象的宏观诉求,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赋予精神化艺术化概念。揭示文化内涵属性。艺术设计领域图形创意运用一定的形式构成与规律性的组织变化,相关形象加以分解,发掘形象可塑性元素,探寻同构的可能性,整合形象创造出新形象,从而调动视觉层面激发精神层面,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在创意思维过程中对某一事物从预先假设开始,进而以虚构思维方式进行图形创意,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主观地分析、判断所产生的虚构视觉效果。例如,日本平面设计教父设计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用男女腿作为基本元素,既合乎逻辑,又超出想象。
逆向思维不是对逻辑思维的背叛而是打破原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是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事物,既能抓住观者的视线,又能“读”懂其内涵并理解和认同。既能说明问题,又视点独到。逆向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简单的、被动的反映。如荷兰版画家埃舍尔传世名作《互繪的双手》,虽然在思维观念中是反常规的,然而却是人们对理想、愿望渴求的具体体现。从而达到感人至深的共鸣效果。
艺术思维体现幻想、荒诞、意识流、浪漫特征,是思维的极致发挥。多元的艺术必然产生于多元的文化中,从艺术思维广度上讲,西方重哲学思考,东方重哲理的探索。西方偏逻辑思维,中国偏感性思维。艺术思维表达以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德国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在为"Egoist"杂志所作招贴作品中,不仅把寻常的土豆塑造出了非比寻常视觉冲击,又赋予了土豆深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生命力。
艺术设计中对于作品的感知力,从生理基础逐步上升至个性心理。“如果你想要一个适合所有人的黄金原则,那就是:在你的房间里,每一样东西你都觉得太有用了,每一样东西,你相信都是美丽的。”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知识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突破原有思维框架,突破已有思维定势,有意识抛开头脑中以往思考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思维程序和模式,排除以往的思维程序和模式对寻求新的设想的束缚。无所谓“大小”,无所谓“多少”,一个好的创意点便足以能够闪闪动人。
参考文献:
[1].伍斌.设计思维与创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宇.艺术设计中的逆向思维[J];艺术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