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杨振永 陈杰
摘 要:大学生毕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是由其职业价值观决定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大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将来的发展、稳定乃至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一般都是围绕如何选择职业进行,而对大学生深层次的职业价值观缺乏应有的教育致使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一定的偏差,值得引起高校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职业价值观
一、职业价值观内涵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选择职业和从事特定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或持有的价值取向(Vocational Value),也叫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1]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职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的大学生愿意选择稳定的事业单位,有的大学生向往收入高的外企……其间无不蕴涵着一种对职业的选择和评判,也体现了职业价值观的迥然不同。因此,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一)职业价值主体意识自我化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益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择业意识上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能力主动参与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观念在当代大学生已成体系,市场经济观念自然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寻找并实现你自己的价值,这种观念已成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前的就业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与学校推荐相结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如今大学生期望有一个“人际关系融洽,领导开明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择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职业价值的主体从社会单位转向个人发展,呈现鲜明的个性化倾向。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是个人需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观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职业动机的多样与矛盾化
这种职业动机的出现主要由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价值取向是个体内心关于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倾向,这种认知倾向规定着个体的行动和态度。中国改革开放引起的职业价值观择业倾向的最本质变化是从几千年权利崇拜中走出,金钱、物质财富开始上升到人生追求的第一位。当代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工资水平、经济收入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重要标准。
(三)职业评价标准功利与个性化
职业价值评价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等因素进行综合认识和价值评价,职业评价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意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成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以追求经济收入量大化为特征的“经济价值型”和“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价值型”,希望物质与理想并重、实惠与精神兼得。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想。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在一次调查中显示:在问及大学生在则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时40.0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收入”,其次为“发挥特长”(20.19%)在择业标准上认为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求,实施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占81.23%,而认为“为社会贡献力量”者只占18.72%。[2]由此可见,功利性与个性化倾向突出是当代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主要特点。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不足
大学生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却没有及时作出调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自我认知的心态,从而使择业期望值过高。另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 就业制度也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这种就业模式一方面调动了大学生的择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面临一定风险,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味求稳或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对择业的长久打算,再加上社会精英岗位与当前毕业生数量相比严重不足,更加时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出现迷惘状态。
(二)受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质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生理与心理特征的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职业能力的发展。其中父母的职业也对孩子将来的职业价值观形成有一定影响,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如领导干部家庭的大学生重视职业的社会地位,农民家庭的大学生重视职业的经济地位。
四、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对策
(一)学校教育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
1.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校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培养马克思注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两课”教育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培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之既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有积极的择业意识,又有理想的择业方式;既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又确保社会价值的实现。
培养大学生的优良的职业素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愈来愈强调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踏实肯干的人格魅力等。
2..加强诚信教育,坚持做人与做事的同步
《论语》中就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然而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虚假简历,毁约跳槽不讲信用,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是教会学生课堂知识,更重要的应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果能够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对诚信对于人的存在的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一样真正认同,诚信就会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成为大学生的言行的圭沒,成为大学生的人格构成。”[3]
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让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特长与不足,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成员之间合作的技巧,竞争需要合作,合作支撑竞争高校教会学生合作比教会学生竞争更重要。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把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理想
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特点、个人的能力,也符合社会的需要体现人职的合理匹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在为社会服务中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的价值的就业目标。正确的价值取向应符合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发挥自身素质优势;二是符合社会的需要;三是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注重物质利益的倾向,反映在就业供求关系中的信号主要是毕业生价值取向所引起的“个人偏好性失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核心是倡导集体主义。
职业理想是青年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和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他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进程而逐步产生和发展。在这一点上,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理想上一定要现实,更超于实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追求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这么一种说法“毕业即失业”,虽说此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扩招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数量在与日俱增,但社会的工作岗位,职业选择也很多。我们大学生应放下书架子,从小事做起,从 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因为是服务第三产业而轻视,不能因为待遇低而轻视,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职业理想更现实更实际。
(二)社会教育是价值观教育最广泛的阵地
社会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创设一定的环境条件,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足。
1.进一步健全平均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的就业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前提,因为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较片面,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功利的代名词,“一切向钱看”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忽略不计,这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健全具有直接的关系。
2.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社会责任感作为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现象,价值观教育应当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树立“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相联系,职业选择与祖国需要相结合”的理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三)自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因素
1.在理论学习中理解职业价值观的内容
再大的外因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当前的就业属于市场化就业和国际竞争环境中的就业。我们应学好本专业知识,从入学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一个简单的规划,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的教育,抑制市场经济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竞争意识,提高适应能力,深入调查就业市场,树立竞争观念、效率观念、信息观念,培养和积累团队创新的经验和终身学习的方式,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细微处见真理,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2.在分析鉴别中选择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马克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须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4]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人类的幸福,应该是选择职业时的指导思想,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崇高的理想,所以我们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价值观时,金钱、荣誉、面子往往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风气的不健康因素都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分析中鉴别真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3.在社会实践中整合职业价值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很重要的途径是实践,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更好的认识价值、检验价值、巩固价值和是实现价值。大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到成家立业,可以算得上我们最伟大的社会实践。因此,我们应该自觉积极的投入到这个伟大的实践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为社会做贡献,为人们谋福利,以促进对科学价值观的深切感悟,自觉抵制庸俗,消极价值观的影响,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积极的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总之,职业价值观最终只能是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构建中形成。因此,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绝对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4
[2]王文槿《教科文组织和部分国家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简介》[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
[4]姜南《浅论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5]陈新华《浅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6/3
[6]陈章龙《价值观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12
[7]李文伟《价值观教育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7/2
[8]曲建武《识读大学》[M]人民出版社2006/12
[9]段志坚《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6
[10]周南照孙云晓《学会做事》[M]北京出版社2000/03
[11]任经辉《关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12]杨金士《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13]林海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3
[14]童山东《学会做事—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5]谢华 《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趋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09
注文:
[1]蒋阳飞,《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第5页
[2]魏金明,《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引导措施》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第94页
[3]曲建武,《识读大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12页
[4]蒋阳飞,《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