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东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分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王浩东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目的 探讨分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操作考核成绩、学生分层情况和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各项操作考核成绩及平均分、A层学生人数、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教学模式是增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实践研究受现行招生政策的影响,我校的学生入学时学习成绩差距明显,有中考成绩一百多分到四百多分不同层次的初中毕业生,有高考落榜生,还有些是已经毕业多年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学习成绩的差异说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而且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既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学习群体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1]。分层教学是根据不同学生实施区别教学,使教学要求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与进步,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2]。本研究通过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讨分层教学模式对增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现介绍如下。
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选择我校2015级普通中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64人),实施分层教学;另一个班为对照组(64人),实施传统教学。两组均为女生,年龄16~18岁,均在入学第二、第三学期开设护理学基础课程。两组性别、年龄、第一学期所学基础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教学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教师进行教学,授课计划、授课课时、授课条件一致。
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模式。(1)学生分层分组。①分层:参照第一学期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需求,把学生分为A、B、C 3层:A层为基础知识扎实,接受知识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有进一步升学愿望的学生,如“3+2”学生、对口升学学生等;B层为学习成绩中等,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潜力,包括部分基础较差但有升学愿望的学生;C层为基础知识较差,又没有升学愿望的普通中专生[3]。②分组:共分8组,每组8人,各小组从A、B、C 3个层次中抽取相应比例的学生组成。其中A层学生担任大组长,B层学生担任小组长,C层学生担任组员。(2)教学目标分层。制订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将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课前教师发放实验操作视频给学生,要求A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学习操作视频,并根据视频提前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课堂上应熟练掌握此项操作并指导其他组员;要求B层学生课前观看操作视频,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便于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并尝试去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练习,课堂上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实验内容;为提高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降低要求,课前在A层学生的帮助下完成预习,课堂上尽量弄懂实验内容并能够完成实验操作流程。(3)操作辅导分层。辅导是使学生学习、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辅导时以小组为单位,对A层学生采用探讨教学法和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发挥最大潜力,并严格要求其完成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B层学生的问题由同组的A层学生进行解答,讲不清楚时再由教师精讲,要求B层学生尽量理解吃透实验内容,增加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C层学生的问题由A、B层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关注其心理动态,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流程。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以自愿原则成立学习小组,每8人一组,自行推选大组长和小组长,教师示教操作步骤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下课前教师对学生操作练习的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并提出建议。
1.2.2 评价方法(1)实验操作考核:两组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相同,均由同组评委考核。(2)分层对比情况:由教师统计学生的考核成绩及职业发展意愿。(3)课程认可度调查:自制调查问卷发放给两组学生,无记名填写并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显示,实验组学生各项操作考核成绩及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教学前后两组学生不同层次分布比较(人)
表2显示,教学后,实验组A层学生明显增多,C层学生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
表3 两组问卷调查结果(%)
表3显示,实验组课堂认可度达95.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2.77%(P<0.05)。
3.1.1 综合分层,避免伤害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对学生恰当分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每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及升学需求;再把学生分成A、B、C 3个层次,分层情况单独通知每位学生,特别注重C层学生的心理教育,避免加重自卑对其造成的伤害,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另外,学生分层应当相对稳定,但允许动态调整,分层只是手段,进步才是目的。
3.1.2 精心准备,突破关键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难的一环,重点要做到分层施教。教师要把握教学策略,让各层学生机会均等,做到分层提问、分层讨论、分层练习,使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4]。对于A层学生,可以弱化教师的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学生,应重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其自信,鼓励其努力地向A层迈进。对于基础薄弱的C层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是C层学生最重要的教学策略,重点在于做好心理疏导,让其端正学习态度,保证其能够认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树立自信,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3.2.1 有利于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分层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教师能够更全面地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分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进步,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从教学前后学生分层对比情况看,实施分层教学后,实验组C层学生人数明显减少,A、B层次的学生明显增多,这就让班级的整体素质上升了一个档次。
3.2.2 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个人自主学习,这种群体共同学习的氛围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成绩是检验学习成果最直观的标准,调查显示,实验组的各项操作考核成绩及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层教学比传统教学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3.2.3 有利于增强自信和提高竞争意识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情况,使A、B、C层的学生出现了“吃不饱、吃不好、吃不了”的现象,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而分层教学模式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同,学生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使A层学生“吃得饱”,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了”,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之间的教学差异及课堂体验差异容易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人人争当“大组长、小组长”的赶超氛围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竞争意识。
3.2.4 有利于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 分层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虽然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教学起点对各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这就需要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增强把握课堂的能力,更全面细致地去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构建和谐课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成目标。
分层教学是非常必要且切实可行的,它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分层教学有着弥补“一刀切”班级授课制不足的特性,如何同时发挥分层教学和传统教学两者的优势,使两者和谐共处,扬长避短,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5]。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艾春玲,梁龙彦,侯建国.分层教学在中专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92-93.
[3]辛长海,黄梅.分层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3):436-437.
[4]廖萍.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4):128-129.
[5]唐莹.大学英语分层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10(17):192.
G630
B
1671-1246(2017)22-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