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兆清
树的事业 根的情怀
□ 乔兆清
乔兆清
湖北省襄阳保康实验小学教师兼班主任。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二十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奖。遵循教育理念,又不断创新,以教室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推行小组建设,创建班级特色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素养。通过“工作实践—反思研究—阅读写作”这一路径不断丰富教育智慧、力求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导师,为学生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
记得读过这样一首诗:“这是一棵树啊,春天时发芽开花,夏天里枝繁叶茂,秋天里果子飘香,冬天里抗争寒冷。一年又一年,循环往复,但问成长,莫问歇息。”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仿佛就是那棵树,伫立于讲台,不断地向下扎根,不停地向上生长。
六年前,我成为了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一群天真稚气、活泼好动的孩子,我束手无策。在小学这片天地,从专业知识到班级管理,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唯有不断向下扎根,才能向上成长。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我加入各种平台学习,同时也对自己的教育路径作了规划。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在班级管理上加大力度,事事严格要求。工作之余为了保证能随时随地汲取专业知识,我在手机上下载了十几个教育微信公众号,一有闲暇便开始阅读,然而,这种碎片化、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并没有给我的专业发展带来多少帮助。
为了能够真正地提高专业素养,我开始了追寻名师的阅读之旅,并进行专业知识阅读,扩展教育理论、人文视野,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使我更有底气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研究之路。
我尝试将阅读与现实生活、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平时,总随身携带一本专业书籍,并将有价值的内容及心得简要地记录下来。课间,我及时记录教学得失以及班级动态,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反思,写下心得。周末,我反思教育得失,寻觅更好的方案,并把这些构思通过“读、写、研、思”几个环节精心打磨。一年下来,我整理成了《班主任絮语》和《我是这样教语文》两本厚厚的文集。
写作促进我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我对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我已习惯在“阅读——思考——实践——写作”在这个良性循环圈里运行,不仅工作越来越出色,精神世界也更加丰盈,真正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虽教学多年,但我仍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后来,有幸读到张祖庆老师的“微格”研究和还原研究,让我大受启发。2016年教材改版,在执教部编教材这一年,我认真研读人教社提供的配套教学资源,并利用名师的教学课例,在“还原”上下功夫——边听录像课,边还原成教学设计,并揣摩执教者的教学意图,然后结合课例点评进行对照。在坚持一系列的“读课”之后,我不再只是“知识的传话者”,而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学策略运用为着眼点的“生命成长课堂”的建构者。
书籍的滋养,名师的引路,使我认清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本质。于是,我开始着手用班级文化引领学生,开发班级课程锻炼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构建班级文化
好的班级文化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向上。建班初期,我带动家长参与,共同征集班级文化符号。最终将班级取名为“向日葵班”,寓意“阳光、快乐、成长”;“争最棒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作为班训;改编的歌曲《怒放的生命》成为班歌。
为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制定了一系列班规,并以三字经的形式撰写,配上形象直观的图案,张贴于教室最醒目的地方。在教室布置上,我也力求“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把教室划分为几大板块:语文天地、数学长廊、诗风画韵、风采展示。我和孩子们共同装扮教室,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德育要求,不断更换主题。教室后面的星光榜上从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各方面每天一总结,每周一评比,那些脱颖而出的“明星”总是“风采栏”最靓丽的风景。教室处处彰显文化气息,时时熏陶学生心灵。
开发班级课程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在体育节活动中,我通过发现特长、以身示范等方式让孩子爱上运动;读书节活动通过师生同读、角色扮演、读写结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艺术节则结合“我成长、我快乐”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孩子在展示中体会到成长的喜悦……一次次活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打造了一个活力四射的班集体。
学校所在的县每年都会结合本地优势开展旅游节,于是,“了解家乡特色”的班级课程便产生了。如在“油菜花节”中吟诵春天,在“茶乡文化节”中参与茶叶制作,在“蓝莓节”中展开采摘比赛。班级课程让学生走出家门,拓展视野,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了孩子以书为友,我利用每天晨读时间,通过“师生共读,日有所诵”的朗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刚开始以活泼有趣、贴近孩子生活的儿童诗为主。如著名作家金波的《致老鼠》、刘饶民的《月亮》,以及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这些儿童诗语言富有韵味、朗朗上口,容易让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后来,我们的晨读又向“国学经典”进军。如学完《人之初》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周的经典诵读,孩子们逐渐能流利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琅琅书声,德育智育自然渗透,润物无声。
后来,这种朗读活动又延伸到课前三分钟,围绕当天上课的内容,进行主题阅读。如学习课文《树和喜鹊》,就围绕“友好相处”这一主题进行课前诵读,使学生快速入情入境,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完一课后,再进行拓展阅读,如学习了课文《秋天》后,读有关秋天的诗文,带学生领略秋日多姿多彩的风景。这种课前助课、课后拓展的方法,使课堂始终书声琅琅,孩子们在诵读中拓展知识,真正达到一课一得之效。
惠特曼的诗这样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我希望成为学生前方守望的那棵树,怀揣参天挺立的梦想,让自己内心日益丰盈,让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渐渐长成他所看到的样子。
不忘初心,坚守讲台,我站成一棵树,守望一生。
(责任编辑 李敏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