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世神话的创新精神与救世情怀

2017-11-20 02:46周锡山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伏羲盘古

周锡山

中华创世神话的创新精神与救世情怀

周锡山

中国创世神话相较西方神话的意义在于,中国创世神话在表达对自然和世界的原始认识及丰富的想象的同时,表现了创新意识和救世情怀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创世神话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表达了创新意识,另一类表达了救世情怀。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远古洪荒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成长、劳动、生息、繁殖,并开始了文化的创造,此即当时口头创作的中华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学术界一般认为,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及其起源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但是王国维早就指出:“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指出神话中含有历史真实的成分。这也是王国维总结的中国古代史家对待神话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史记》等都将作者认为记载比较可靠的部分神话采写在史书中。

因此中华创世神话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并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伟大成就。

中国创世神话领先于世界、超过西方神话的伟大意义在于,中国的创世神话在表达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原始认识及丰富的想象的同时,表现了创新意识和救世情怀的伟大民族精神。学术界至今于此尚未有论述,今特撰此文略抒己见。

我认为,中华创世神话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表达了创新意识,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制八卦、女娲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创耕种尝百草、仓颉造字等。另一类表达了救世情怀,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

中国其他神话,如共工触不周山等,这些具有破坏意义的故事是为上述两种神话服务的。正因共工的破坏,才需要女娲补天。这些神话不是创世神话的主流,没有独立的重大意义

创新性的中华创世神话

中华创世神话中的创新性题材,在神话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按照创世的时间先后,最早的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有了天地,逐步有了天下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中华民族的祖先,于是又有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人们要生产粮食,才能活命;有了火种,才能取暖、烧煮食品,于是有神农耕种、神农尝百草治病和燧人氏钻木取火。中华民族文化最早的直接创造是伏羲八卦和仓颉造字。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盘古开天的故事,最早由三国时期吴国徐整《三五历纪》追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徐整已佚的《五运历年纪》、南朝梁的任昉《述异记》、东晋郭璞《玄中记》都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万物。明董斯张《广博物志》中条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古人想象宇宙像一个椭圆形的鸡蛋,盘古经过一万八千年的努力,完成开天辟地的艰巨任务。盘古站在天地之间成为顶天立地的支柱,支撑起天地,也即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天地;他死后的骨节变成了三山五岳和森林,身体和血液变成滔滔江河,毛发成为植物,眼睛成了星星等;还能制造风雨和雷电。盘古用自己的一生和死后的肢体为人类创造了世界万物。

伏羲像 立轴 绢本

盘古浑身散发着创新精神,他敢于开天辟地,善于创立山岳江河、造雨发电、身化万物,使大地郁郁葱葱。他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与天地同在;他的创新精神与日月同辉。

有了天地万物,便可产生人类,与此同时,人类诞生伊始,我们的祖先便开始认识宇宙,创造文化。

1942年发现的出土文物《楚帛书》甲篇记载,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皇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女娲与伏羲兄妹繁衍人类,原有文献则有唐李亢撰《独异志》卷下(原本10卷已散佚,传世明抄本与《稗海》本均为3卷)的记载。

伏羲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据《楚帛书》记载,他们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研究家认为伏羲与女娲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中国古书相传伏羲人首蛇身,在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的同时,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他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且也是中国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国语》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这是肯定伏羲历史地位的最权威的论断。

根据古代史书和有关注疏,中国古人对宇宙形成的思考,始于伏羲创制的《易经》。先秦阐释《易经》的《周易·系辞上》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并将宇宙结构概括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女娲是伏羲之妹,先秦的多种典籍,如《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西经》等有女娲造人、补天的零星记载,《礼记》与《帝王世纪》、应劭《世本·作篇》还都说“女娲作笙簧”,她发明了乐器。事迹发展到东汉,泰山太守应劭《风俗通》(《风俗通义》,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则完整记载女娲造人的两则短文:

一则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

另一则女娲造婚神话说:“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上苍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两性婚配。

接着伏羲和女娲之后,有创世神话“燧人氏钻木取火”。传说在一万多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有的还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得到过伏羲的帮助。

此后有炎帝号神农氏(一般认为炎帝和神农氏是同一个人,《史记》认为是神农氏和炎帝是先后两个人),创耕种尝百草。《史记》说“神农氏以赭鞭(zhě biān)鞭草木(用赤鞭打一些草和树木),始尝百草。”亲口验证各种草的药效,创立了最早的医药学。

炎黄时期的创世神话还有《荀子·解蔽》《吕氏春秋》《策海·六书》《淮南子·本经训》《史记》《路史》《述异记》《说文解字序》《陕西金石志》等记载的仓颉造字。

仓颉,称苍颉,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

以上创新性的神话展示了中华民族先祖伟大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得到后世的继承,因此中华民族对古代世界提供了人类最重要的四大发明,中国的科技和经济领先于世界三千年。

救世性的中华创世神话

人类自诞生起,就常常会遭遇自然灾害,创世神话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其中对付旱灾有后羿射日,对付水灾有大禹治水;探索自然奥秘,有夸父追日;探索新的家园,有嫦娥奔月;填海和发展陆地,有精卫填海,等等。这些神话的主人公具有伟大的救世情怀,故能不怕万难,战胜灾害。

救世神话最早的是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最早有《列子·汤问》的记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西汉《淮南子·览冥训》和《天文训》、东汉王充《论衡·谈天篇》都有相同记载。

女娲是中华创世神话中的著名人物,中国最早的女神。她最主要的功绩是造人和补天。这两件事,代表了中华创世神话显示的中华民族的两个民族精神:创新意识和救世情怀。造人,是创新;补天,是救世。她一身而二任,最为了不起。难怪《红楼梦》描写女娲补天多余的石头,转化为贾宝玉,让他在天上和人间一起演绎了一个内含丰富复杂、意义深远巨大的精彩故事。

炎黄时期有精卫填海和夸父追(一作逐)日。

上古著名神话“精卫填海”,源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的《抱朴子·内篇》《博物志》(卷三)、《述异记》(卷上)也有简短记载。《山海经·北山经》的记载最完整:“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通假字,通“叫”,呼唤;大叫)。”她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郭璞注《山海经图赞》“精卫”:“炎帝之女,化为精卫。沉形东海,灵爽西迈。乃衔木石,以填攸害(所害)。”

精卫填海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她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郭璞的注解“以填攸害”,明确说明了精卫填海的目的,是要填没使她溺水而亡的大海,“害人”的大海。但这个目的可以有两解:一是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二是茅盾所说的“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帮助后人避免重复溺水的悲剧。

对于“精卫填海”神话,历来解析甚多,古代如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和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亭林诗笺释》,《亭林诗集》卷一)都歌颂精卫“执著”“矢志不渝”的战胜自然的信念、理想、豪情壮志,和坚强的性格。今人如袁珂认为精卫填海“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或认为此则神话彰显的就是一种伦理道德品质,不是顾影自怜,不是自怨自艾,而是一种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孙蔚青《以“精卫填海”为例浅析上古神话中的悲剧意蕴》,《美与时代:下》,2012年第11期)

精卫填海避免再有人溺水而填海的动机,还隐含了敢于填海为陆地的创新意识。这个创新意识太超前了,在古代是无人相信可以实现的,可是在我们的时代,在东海填海增陆而建造浦东国际机场,近又在南海填岛,都已成为现实,这使我们非常佩服精卫这个小女子的远见、胆魄和志向。

夸父追日指的是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好奇心非常强烈,渴望了解自然、试图战胜自然的心理和愿望。

到尧舜禹时重要的救世神话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大禹治水等。

《楚辞章句》卷三《天问》的注文:“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后羿射日》:“逮(等到)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晒死)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yàyǔ,神话中的的怪兽)、凿齿(怪兽)、九婴(怪物)、大风、封豨(xī,大野猪)、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南方的泽地荒野),杀九婴于凶水(北方的地名)之上,缴(用箭射)大风于青丘之泽(名为青邱的大湖),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通“擒”)封豨于桑林(地名)。万民皆喜,置(推举)尧以为天子。”

自然界的旱灾、风灾、野兽,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大羿神勇非凡,他下杀猛兽,上射太阳,消除旱灾,救万民于水火。反映了我国古人想要战胜自然灾害、改进自然环境的美好愿望。

后羿之妻嫦娥,也是一个奇女子。

嫦娥奔月讲述嫦娥被逢蒙(páng méng,同“逄蒙”。他是五帝帝尧时期一个善于射箭但品行不端的小人)所逼,无奈之下,吃下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仙药后飞到了月宫的故事。嫦娥原名姮娥,因汉代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改为嫦娥(一作常娥)。

嫦娥的丈夫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他从西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

一种版本说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宫中的长生不老的神女。后羿失去仙药,不能长生不老了,也就无法永远危害百姓了。

另一种版本是屈原《天问》所说:后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暧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怒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

前一种版本为民除害,第二种版本维护人间正义、惩罚对婚姻不忠的负心男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维护女权的文学作品。

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不仅描写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民救灾,而且正因他有一心为公的爱民胸怀,他才得以继承舜而治理天下。这个神话宣扬了只有天下为公并具有救世的杰出才能的优秀人才,才有资格作首领的选拔原则。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和中国创世神话的伟大意义

西方创世神话以古希腊和希伯来的两希成就最高,两希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古希腊神话倾向于历史神话化,尤其是产生于神的时代与英雄时代交接期的《荷马史诗》,其神话色彩掩盖了史实,其史实用神话手法表达。于是,西方普遍认为史诗所写的纯属神话,一些史实也都用奇异的神话手法而存世。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史学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历代历史都有详尽的记载,而其源头则缺乏史料,有的只是神话。中国史家将神话看作是历史,如盘古和女娲的故事,明明都是创世神话,然而中国古代史家和读者都将其视作历史,伏羲和女娲都进入三皇之列。前已引及王国维的权威性的观点,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

我们观察西方的神话,与中国最大的不同是,希腊创世神话中的基本精神是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权力崇拜,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都一心提高自己的实力,醉心于巩固自己的地位,因为他们只有拥有最强力量才能成为众神之王。然而,众神之王无法过上平静舒适的生活,因为总是有人试图推翻它,试图夺取他的权力,于是斗争无尽止。

而中国神话宣扬的是创新和救世的精神,其基点是道德的追求和崇拜。

创新题材包括造人、造字、发明耕种技术和获得火种,都是中华民族富有创新意识的反映,所以中国在古代有四大发明等等,适应了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而古希腊津津乐道的普罗米修斯“偷火”,固然英勇,但不思创造,全靠偷抢,不及中国古人靠自己的智慧和艰巨努力而发明取火技术的光明正大。

古代人们面临种种自然灾害,西方遇到水灾,人们躲进诺亚方舟,一走了之。中国则大禹治水,用智慧和艰巨努力治理水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西方式处理灾害的境界高低,不言自明。

同样是造人,女娲与上帝一样,都用土造人。但是女娲同时造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上帝只造男人,不造女人,他只造了一个男人亚当。《圣经》介绍耶和华上帝就用亚当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他们两人结成夫妇,生了孩子,衍变成人类。女人是男人制造的附庸。因此,西方不仅在古近代轻视女性,现当代也是如此,遍及西方的上帝的信徒对《圣经》的这个“记载”不予质疑和反驳。基督教教士直至现当代还轻视女性,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揭示和批评其父的这个缺点,在目前西方也是一种颇带普遍性的现象。

学术界一般认为:世界各国的创世神话主要有两个方面:1)解释和描述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2)说明人类的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等。

近有学者指出:中华创世神话最重要的是,它包含“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道德是中国神话中的重要元素,其中真、善、美尤为重要。神被描绘为被人模仿的具有高道德标准的典范。令神之神圣、有别于人类的是美德而不是神力。中华创世神话凝聚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品格、奋斗精神。创世主体依靠扎实的劳动创造世界,乐于艰苦,甘愿牺牲;神话叙事彰显了民族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展示了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精辟地归纳了中华创世神话的基本特色,但这一切应该概括为更高层次的精神本质——创新意识和救世情怀,这便是中华创世神话所拥有的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 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兼职教授本文受“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1. 王国维《古史新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第四册第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赛珍珠说:对其父赛兆祥来说,妻子凯丽只要管好家,为他生孩子,服侍他就够了。他满脑子装满了女人从属于男人的保罗教义。赛珍珠家的父权统治也从没有间断过。“父亲从不装出像喜欢儿子那样喜欢女儿。女儿和妻子都是为了照顾他而存在的。”“在我们家里,父亲是一家之主。尽管母亲不时地向他发起进攻,但他的家长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参见[美]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尚营林等译,第98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美]赛珍珠《战斗的天使》,陆兴华等译,第248、326、263页;裴伟、周小英、张正欣《寻绎赛珍珠的中国故乡》第112、11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3. 《“不是故事,而是活下去的精神”——独家专访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刘亚虎》,《解放日报》2017年7月21日。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伏羲盘古
刘静云作品选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结网打鱼
盘古开天辟地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精卫填海
伏羲画卦
盘古
盘古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