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2017-11-19 16:19晏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高中数学

晏勇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学医生,通过合作解决一些原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能力能够得到发展,比如说合作能力的培养,思考能力的培养等,因此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入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的发挥好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教学;模式思考;尝试建议

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入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合作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说合作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具体的运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好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让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有效的帮助,真正能发挥考高中数学教学的巨大价值。

一、提高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意识和深堂掌控能力

首先,要尝试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加小组的讨论。此时教师需要转变身份,不给小组同学压力,要倾听和鼓励每名同学发育。其次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组员,如保证分组的公平性,不歧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课堂上要合理地分配时间,不能表现出对某一个小组特别的关注,而是要注意参与各组讨论,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必须积极的与其他教师或专家就合作学习的教学进行沟通,掌握合作学习的教学技巧,提升课堂的掌控能力。就目前而青,比较适用于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分层次日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即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多个层次,不同小组按其能力对各个层次目标进行合作尝试;异质合作,同质选学的教学,异质合作是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合作,同质选学则是在异质合作基础上学生的自由选择;导学讨论式,即通过导、学、议、结的方式,逐步推进;自学交流,即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教师可以根据其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选择各种模式创设新的教学方法。

二、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者认为,小组的组建应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根据每个学生的性别、才能、个性、成绩、爱好、能力等诸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适宜,且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其成员必须明白其他在小组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应尽什么义务,但角色也应该经常轮换,让小组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小组合作成员在强调整体合作的同时也应该提倡适度的竞争来促进合作效率的提高。

三、保持轻松愉悦的合作氛围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学生思维的创设性发挥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实现的,在自然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分析思路得以清晰,可以比较轻松地接受和吸收外来的知识能量,并在大脑皮层内反射出记忆和储存的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合作探讨活动中提升学习效率和合作效果。所以,要构建高中数学合作教学,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更加愉悦轻松的环境中讨论和学习,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完善合作教学的评价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高中数学教师还应该完善合作教学的评价体系。例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每一位都提出相应的评价,通过主动性的反馈和消極性的反馈方式,有方法、有策略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优缺点,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要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优缺点都进行一一的点评,并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改正建议,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五、基础性目标与延伸性目标

教师还需要确定学生学习的基础性目标,从而规划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案.其中,学习目标主要可以由基础性与延伸性为主;所谓基础性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具备的掌握自学教材的能力.以人教版为例,反函数的预习教学方案可以设计如下:第一,复习函数定义,三要素,函数对应类型;第二,让学生重点关注函数的“一一对应”类型;第三,什么样的函数存在反函数?反函数是函数吗?第四,如果函数存在反函数,那么怎样求反函数?一旦学生可以顺利地回答以上四个小问题,那么就可以基本说明基础性目标的要求标准得以实现完成.而延伸性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可以准确地应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反函数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为何一一对应的函数存在反函数?为何多对一的函数不存在反函数?假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相互讨论,并且能够顺利解决上述两个疑问,那么教师便能够基本确定该小组对反函数的掌握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就实现了延伸拓展的相关学习目标要求。

六、夯实基础,发散思维

就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把知识的表现形式复现出来,而且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联系,能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比如新教材高二上学期的《不等式的证明》复习课的教学中,对诸如“已知a,b,m∈R+,并且aa/b”之类的题目,不仅仅可以用分析法证明。通过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不仅能从代数的角度用作差法、作商法、综合法、放缩法、函数法等不同方法予以证明,而且还拓展到复数、三角等领域予以证明,方法达十余种之多,这样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要进行高中数学的合作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如果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合作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吕晶.普通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杨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倡导合作学习.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高中数学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对策与研究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