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玲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干预组(n=35)和综合护理组(n=35);常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慮抑郁评分变化及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常规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明显比常规干预组的6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焦虑抑郁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0-0097-02
长期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患者肝脏遭受严重损害,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进而发生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如腹水、黄疸等,称之为肝衰竭。肝衰竭并发症诸多,临床症状复杂,且死亡率较高,患者生命安全遭受严重的威胁[1-2]。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对自身疾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3]。本次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经诊断符合文献[4]《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提出的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无交流障碍;(3)患者知情并同意纳入本组研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有精神病史者。
将入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干预组(n=35)和综合护理组(n=35),常规干预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4~65岁,平均(48.64±7.01)岁。综合护理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6~67岁,平均(49.32±5.93)岁。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大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月。
常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检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超声CT等);(2)用药指导:嘱咐患者正确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相关禁忌与注意事项;(3)实行标准化饮食、运动、作息计划。
综合护理组,(1)病情观察:事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检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超声CT等);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2)用药指导:给药前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及对于所用药物是否存在禁忌证;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嘱咐患者正确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相关禁忌与注意事项;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及时报告主治医师给予相应的治疗。(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制定科学食谱,主要包括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及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做到少食多餐;佐餐选择新鲜的水果及蔬菜,避免进食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做到饮食结构合理,同时患者应禁烟禁酒。(4)运动、作息指导: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制定相应作息时间计划,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时间,治疗期间禁止过度用脑或负担较重的体力劳动,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若患者恢复较好,可制定适宜运动计划,内容可包括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略有疲劳立即休息。(5)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临床资料深入了解,加强与患者交流,对其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解,根据个体化评估给予心理疏导;对于患者疑问需耐心细致解答,根据患者言行体会其心理变化;与患者交流时需诚挚体贴、热情友好,以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向患者科普疾病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由于认知错误引起的担忧、焦虑情绪;可通过与患者聊天讲述疾病治愈病例,增加患者治愈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护理效果。(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状态,SAS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根据题目正向或反向计分为1、2、3、4分),将各个项目得分相加,乘以1.25记为总分,总分50分以上归为焦虑状态。(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状态,SDS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根据题目正向或反向计分为1、2、3、4分),将各个项目得分相加,乘以1.25记为总分,总分54分以上定义为抑郁状态。(3)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出血、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由SPSS 17.0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常规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干预组发生消化道出血4例,继发性感染9例,肝性脑病5例,其他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综合护理组发生消化道出血3例,继发性感染6例,肝性脑病4例,其他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常规干预组低(P<0.05)。endprint
3 讨论
肝衰竭是指一系列复杂因素导致肝脏功能发生障碍,患者肝脏解毒、分泌、生物转化、合成及免疫防御等功能发生异常,对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肝炎病毒是引起肝衰竭的主要因素,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占80%~85%的比重[5]。肝衰竭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极度乏力等,合并症较多,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达到50%以上[6-7]。
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以往采用常规标准化护理模式,忽略患者本身需求,导致饮食、患者心理等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8]。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以期降低负面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综合护理干预细化了饮食、运动、作息指导,均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安排计划;科学的饮食指导可帮助患者减轻部分药物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而通过适宜的运动锻炼及合理作息可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减轻肝脏负担,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改变错误观点,建立正确的认知;帮助增强疾病治愈信心,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改善心理状态[9-10]。
在本次研究中,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常規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焦虑、虑抑郁评分,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另外,综合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明显比常规干预组的6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通过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力,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未对患者生存率、长期疗效进行观察,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需日后进行大样本量、长期的研究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马臻,乌云.肝衰竭的治疗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9):1668-1672.
[2]王艳丽,黎环.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0):1191-1194.
[3]张庆哲,倪晓宇,穆艳丽,等.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1):1711-1712.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8(3):210-216.
[5]杨宏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及护理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483-485,488.
[6] Zhu H P,Gu Y R,Zhang G L,et al.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irrhosi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liver cirrhosis[J].Experimental & Therapeutic Medicine,2016,12(1):405-409.
[7]李梦东,聂青和.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8(1):9-11.
[8]郭会敏,周莉,李颖,等.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抑郁症的调查[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9):3871-3874.
[9]阙福妫,陈军莉,吴爱华,等.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29-1430.
[10]李才,崔巍,曹丽君.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3):165-168.
(收稿日期:2017-0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