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创业教育

2017-11-16 17:47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17年27期
关键词:职校学历师傅

徐国庆

早在本世纪初,随着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创业教育在大学的盛行,职业院校也广泛地开始了创业教育的实践。2014年国家倡导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特色,其地位在职业院校得到进一步提高,许多高职院校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创业教育学院。然而关于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创业教育这一问题,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职业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职校生水平低,根本不具备创业能力,尤其是中职学生;另一种观点则极为崇拜创业教育的魅力,甚至为了实施创业教育,可以让其它一切教育活动让路,包括上课。针对目前的创业教育实践,有必要理性审视这两种取向。

首先看第一种取向。职校生是否具备创业能力?他们是否可能去创业?许多人往往带有明显的偏见来看待这一问题,他们认为职校生学历层次这么低,学习成绩这么差,如何可能从事创业这么复杂的活动?他们能做好工人就不错了。然而创业能力与学历高低之间并没有太高程度的相关,一个现实的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批创业者中有许多人学历是很低的。高学历者在创业上自然有优势,比如他们的视野可能更加开阔,对形势和机会的判断更加准确,对公司的管理会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与社会精英有着广泛的联系等等,但他们也可能存在弱势,比如因享受高学历所带来的稳定、优越的生活而缺乏创业动力,因不愿意放弃专业工作而丧失创业机会,因缺乏对实践深入、细致的了解而导致市场判断的失误等等。职校生在创业上自然存在许多弱势,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创业,他们的弱势正是高学历者的优势,但他们其实也存在许多优势,而他们的优势正好是高学历者的弱势。比如他们本身就很难凭借学历而获得稳定、优越的生活,因而极有可能选择创业,当有创业机会出现时,他们很可能坚决地选择这一机会;他们长期处于工作第一线,直接与产品和市场接触,对市场的判断比较准确等等。

还要看到,创业也是有多个层次的,发展出大型企业是成功创业,但发展出一个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也是成功创业。小微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不容忽视,他们填补了大型企业在产品与服务提供上的许多空白,比如小饭店、理发店、小型旅行社、小型服装店、汽车维修店等等。而在中小型企业的创办方面,职校生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这些企业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不高,它们的运行主要依赖的是技能,而这些技能正是职校生所擅长的。事实上,在对职校毕业生的追踪分析中会发现,创业现象在这些毕业生中其实广泛存在,包括中职学生,有的毕业生经过几十年创业后,甚至发展出了当地的支柱企业。他们毕业5年以后创业成功的概率比较高,因为经过几年的工作,他们正好积累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还满含创业热情,愿意承担风险。走进这些案例,我们会深深体会到职校生的创业潜力,深信他们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的创业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当是错位的。

再来看看第二种取向。职业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有必要的,它既有利于挖掘职校生在创业中的优势,完善经济实体的结构,也有利于提高职校生的收入,但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平衡课程学习与创业教育的关系。上面谈到,有的职业院校甚至停课去实施创业教育,因为在校园内开个小店、小公司,如果不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是没法运行好的。然而创业教育只能是课程学习之外的补充,如果把课程学习停下来去实施创业教育,荒废了基本的学业,那就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职校生创业的优势就是精湛的技能与丰富的工作经验,丧失或忽视了这一优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么可能取胜?没有技能优势的创业不会是真正的创业,而只能是“自我雇佣”。

要把握好这个度,就是要定位好创业教育的目标。受专业课程中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影响,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往往并不满足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给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而是要把目标定位到训练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这一定位其实远远超越了学校所能承担的功能。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它所能做的只能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开拓視野、锻炼品格,它无法具备工商业的功能,如果硬要给它加上这一功能,最终一定会带来学校功能结构的紊乱。

提升创业教育效果的途径并不是在学校内办公司、办企业,而是要依托现代学徒制,只有跟随师傅,学生才可能真正学到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复杂能力,激发创业意识,甚至获得创业所需要的关系资源。但这种现代学徒制要注意遴选既有精湛技能,又有一定创业经验的技术专家作为学生的师傅。古代学徒中这不是问题,因为在那种学徒制模式中,师傅一定是雇主,学徒在跟随师傅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同时跟他学习经营店铺的经验。但在现代学徒制中,由于师傅也可能只是雇员,他们不一定有创业经验,因此要注意选拔有创业经验,甚至是正在创业的技术专家作为师傅。

责任编辑 殷新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校学历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