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国祥
摘 要:NLP是神经语法程序学的简称,是关于人类行为和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古诗词是我们古人用以沟通情感的高贵的形式,用NLP来解码古诗词,简单而明晰。次感元、感知模式、换框等NLP领域的知识,为古诗词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觅得一条新路子。
关键词:NLP;古诗词教学;《天净沙·秋思》
NLP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法程序学)的缩写,它由美国语言学家约翰·格林德尔和计算機专家理查德·班德勒创立。20世纪70年代,他们二人因不满于传统心理学派的治疗过程冗长,效果反复不定,而集合各家所长及他们独特的创见,在美国加州大学学院内,经过三年多的实验与练习,形成NLP的基础架构。在后来的五六年间,更多的心理医生和学者加入,完善了其理论架构与可靠性。NLP包含了传统的神经学、心理学、语言学和人脑控制学的相关理论。
N代表Neuro,指的是人类在用眼看、耳听、身体感受、舌头尝、鼻子嗅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在神经系统内的一些心理历程,也就是我们在进行内在思考的过程,体验外在世界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感觉。一切我们所了解到的,以及我们描述为意识的事物,都经由这些神经系统窗口进入到我们的大脑。
L代表Linguistic,指的是语言在我们与别人沟通时以及我们思考并组织自己的行为时所扮演的角色。
P代表Programming,指的是我们可以用来设定我们本身思想行为的方式,就像电脑被设定程序做某些特定的事情一样。
NLP认为我们所有的经验都可以通过神经组合储存在大脑里,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这一储存是可变的,运用神经—语言—程序,可以探究我们的行为方式,并能对之施以影响。它能够指导我们充分运用人类潜意识能力,实现身、心、灵的整合与提升。
NLP的出现,因其神奇的效果,以及应用在商业环境中的成功案例,已经使很多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对它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尝试运用到教学上。就古诗词教学而言,NLP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一、次感元对古诗词意象感知的启示
NLP认为,视觉、听觉等统称为“感元”,而构成这些感元的要素称作“经验元素”,又称“次感元”。[1]
内视觉的次感元有:光亮度、大小(形状)、颜色、距离、清晰度、位置、对比、动或静、全画面还是有边框(如电视机)、速度、跳动或连续、光的角度等。
内听觉的次感元有:来源方向、距离、速度、音量、声调、清晰度、位置、拍子、对比、持续或间断等。
内感觉的次感元有:压力、位置、范围、强度、温度、频率、期间、形状、粗/滑、重量等。
次感元概念的引入,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而言,帮助非常大。诗歌教学首要的是对文本的解读与转化。教师如何把自己阅读文字感知意象、运用自身的表象系统形成整体印象的能力传递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画面、声音及感觉?这些问题,可以借用次感元来解决。
教学《天净沙·秋思》,在感知“枯藤老树昏鸦”时,笔者就从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的次感元角度各提了一个问题:
(1)枯藤老树是什么颜色,长什么样?
(2)昏鸦发出了怎样的叫声?(提示:可从音量、声调、速度、音色角度描述)
(3)这句诗让你感觉温度怎样?眼前的环境(范围)怎样?
几个有关次感元的问题,便让学生很快展现出“枯藤老树昏鸦”那枯败、空旷、凄凉的景象,迅速进入诗歌意境。剩下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给的次感元知识,提出问题,以引导自己感知意象,进入诗歌意境。
二、感知模式对古诗词情感理解的路径导引
感知模式包含结合(Association)和抽离(Dissociation)两种。结合:亲临其境,以最真实的你,去亲眼观察这个世界,去亲耳聆听这个世界,去亲身体验感受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各种情感。抽离: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置身事外地观察和倾听自己,也就是说,自外向内而非自内向外地看到一个完整的你,像看电影似的观看自己在画面里的一切活动。[2]
运用次感元知识感知意象、进入情境后,学生发现“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是一种温馨恬静的画面,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不和谐。于是笔者问:“假如你是诗人,你会在画面中的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你的思绪是怎样流动的?”笔者想借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亲临诗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
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发现“小桥流水人家”并非诗人眼前之景,而是诗人看到“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实景之后,产生的虚景,即一个漂泊者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些凄凉的景象,才想起远方“小桥流水”的故乡。一实一虚,相映成趣,眼前枯败、荒凉、空旷的环境和寒鸦归巢对漂泊者的情感撩拨,使诗人很自然地忆起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突出了一个“思”字,但道路漫长,可思而不可即,又显一个“愁”字。从而,学生对这首散曲的精妙,又多了几分赞叹——马致远把漂泊者的思绪全部编入景中,情和景的交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当然,假如有学生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也可能是眼前之景,也是可以的。一边是自己羁旅之路上“枯藤老树昏鸦”的苍凉萧瑟,一边是别人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两幅画面的强烈对比,更显诗人心中的悲凉。
对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理解,笔者试图用“抽离”的感知模式来引导学生,于是问:“断肠人”是诗人的自称,还是诗人对旅人的称呼?学生起先认为“断肠人”是诗人的自称,是表达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愁苦之情。诗歌的当下心境确实如此,但是,假如我们让学生从诗境中抽离出来,来思索“人们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会用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呢”,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断肠人”既指当下的诗人,也指所有漂泊在外的旅人。endprint
三、换框为挖掘古诗词文化内涵提供可能
“换框”的字面意思,是围绕一些想象或体验更换新的或不同的框架。在心理学上,对某事物“换框”意味着,将其置于与之前感知的有所不同的背景框架或情境下,从而改变其意义。[3]25
改变框架大小,直接将这一原理用于我们对情境或体验的感知。这一模式,从更长远(或更短暂)、更大人群(或从个人观点)、较大或较小视角的情境中,重新评估(或加强)某种行动、总结、判断的意义。[3]27
要更深入地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理解空间。就整首曲子来看,我们通过前面的方法已经读得差不多了,于是笔者给学生换框,把这首《天净沙·秋思》置于诗人的整个人生经历中来理解。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以下材料: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
经历了漂泊生涯二十余载,困窘潦倒一生。五十入仕,但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饱腹之学,无所用之。
学生看了马致远这样的人生经历后,对《天净沙·秋思》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只是简单的表达思乡,更是对自己人生失意、痛苦、悲凉、孤独的倾诉。
放在马致远的整个人生经历中,我们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那么,要是把作品放在整个历史河流中,又当如何来理解呢?
笔者在课堂上出示了下列两则材料:
【材料一】李翀《日闻录》:“国朝故事,以蒙古、色目不谙政事,必以汉人佐之。官府色目居长,次设判署正官,谓其识治体、练时务也。近年以来,正官多不识字。”(《中华野史·辽夏金元卷》)
【材料二】袁桷在《赠陈太初序》中对忽必烈时代的游士作如此描述:“合类以进省署禁闼,骈肩攀缘,卒无所成就。余尝入礼部,预考其长短,十不得一,将遏其游以喻之,游者讫不悟。朝廷固未尝拔一人以劝使,果拔一人,将倾南北之士,老于游而不止也。”(《青容居士集》卷23)
这让学生感受到元代不重科举制,举荐制弊病又不能避免,因此游士们命运多舛。如仇远《游士》诗所说:“游士登门索里粮,尘埃冉冉画衣裳。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供肠。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元统一全国后游士们生活的困顿与精神的苦闷。
元代数量庞大且苦难的游士,无疑给文学以游士为描写对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天净沙·秋思》便是其中的优秀篇章之一,所以人们对于作品传递出来的情感自然能产生极大的共鸣,可以说它是一代游士们共同的心语。
如此,用换框的方式,极大地拓宽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从NLP角度来思索古诗词教学,并非对当下古诗词教学的否定,而是对当前一些优秀的古诗词教学方法用NLP的理念、方法来梳理归总,为古诗词教学寻找更为明晰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李中莹.重塑心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53.
[2]胡剑炬.NLP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廣州大学人文学院,2013:5.
[3][美]罗伯特·迪尔茨.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之NLP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责任编辑:方龙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