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
童文学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冰心就认为,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它能帮助儿童认识爱、理解爱、拥有爱。长期致力于为孩子写书,写童诗,写童话,写儿童小说、寓言和散文等等,还为孩子主编、翻译了绘本、童诗、童话和幻想小说作品的著名儿童文学家谭旭东,可谓成果颇丰,比如《夏天的水果梦》《风儿是个淘气包》《樱花来信了》和《森林里的路灯》等,广受孩子欢迎。他的作品不仅伴随着儿童们的成长,同时也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可以使孩子从中明白些许做人处世的浅显道理。日前,记者走近谭旭东,听到了他创作背后的声音。
文学启蒙从小学开始
40多年前一个夏天的中午,谭旭东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平背乡朴塘村,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务农,同时兼做村里的赤脚医生。他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
小时候的谭旭东就表现出了浓厚的读书兴趣。他常常在放学以后,坐在老屋门口或树荫下,手里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读着,看着书本上的内容,他的内心里萌动了创作的胚芽,偶尔,他也会模仿着书上的内容进行创作,写一些小诗或者小散文。
“我能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有些成就的话,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阅读环境以及一个温馨幸福的快乐家庭。”谭旭东开门见山地说,我的文学启蒙是从小学时开始的。那时也就六七岁,开始读小人书,然后读了“四大名著”和一些外国经典文学。那时候,父母偶尔也会给我几毛零花钱,我就攒起来,去小镇上的新华书店去买《儿童文学》杂志,买冰心、泰戈尔的诗集,还去大姨父家借阅一些报刊杂志。
谭旭东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在童年时代就体验到了文字的乐趣,感受到了文学世界的迷人。当然,他也很羡慕那些能够写出动人故事和优美诗篇的作家、诗人。童年阅读的滋养,对谭旭东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想童年,那些在山村的日子,也给了他文学的启蒙。美丽的自然风光,家乡淳朴的人情人性,都给了他爱和美的灵性。他能成为一名作家,更多是因为爱读书。读书,让他真正理解了文字,感受到了文学的深邃。他一直觉得,没有美好的文学世界,人类就很难真正长久地保持理想和希望。
小学毕业,谭旭东进入了乡里的初中读书。虽然学习任务比较重,在完成课本知识的同时,他依然保持着阅读文学作品的嗜好。只要有点零花钱,他就去买书。比如,叶芝、普希金、雨果、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海明威等名家的作品就深深地印在他稚气未脱的脑海中。因此,除了课本知识以外,在谭旭东的精神世界里,还有一个文字世界。初二时,他就悄悄地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写诗。谭旭东说,那时不敢投稿,也不奢望发表,但每次写作都充满激情和兴奋。
初中毕业,谭旭东顺利考进高中。高中三年是学习最为紧张的三年,毕竟与高考息息相关,但酷爱文学的谭旭东,依然我行我素,一有时间,就一头扎进文学世界里。
“知识的吸取是多方面的,不光是课本知识,同时也需要课本外的知识。”谭旭东说,在高中期间,只要手里有点钱,就去新华书店买书。在他的书柜里,至今还保留着雷抒雁的诗集《父母之河》和李少白的儿童诗集《捎给爱美的孩子》。
大学生活开启人生新篇章
经过努力,谭旭东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语系,也是当年县里文科状元,更是方圆数十里第一个本科生。
“大学图书馆的书多,可以大量地阅读。国内有名的文学期刊都可以读到。”谭旭东说,“在大学四年间,我一边广泛涉猎佳作,一边开始创作。学校的图书馆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有时候,下午两点进了图书馆,直到晚上十点图书馆闭馆了才出来,回到宿舍,肚子饿了,也没想起来,自己都忘了晚餐。”
入校的第一个学期,谭旭东就参加了校报记者团,积极为校报撰写新闻稿,他写的第一篇新闻稿被校报采用了。随后,他经常给校报写稿,陆续写了一篇又一篇消息、人物通讯、言论和小杂文。校报的显眼版面,经常可以看到他的稿件和名字。在校报老师的鼓励下,他还主动给《淮北日报》《安徽日报》和《中国煤炭报》等投寄新闻稿和文学作品,结果作品发表了不少。渐渐地,他成了校报编辑,成了校园里的小名人。
到了大学四年级,他的新闻作品还获得安徽省高校好新闻评奖三等奖和全国媒体好新闻二等奖。他撰写的《论校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学术论文,发表在《煤炭新闻界》和《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而他的文学创作也有了飞跃。大学期间,他在教室里写下的一首《舞夜声音》的短诗,投给了当时最喜爱刊登大学生诗歌作品的《飞天》杂志,结果发表了。之后,又陸陆续续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了一些诗歌和散文。到大学毕业时,谭旭东已有200多篇诗歌、散文、评论登上了《飞天》、《小溪流》、《中国铁路文学》、《中国煤炭报》和《中国教育报》等。
教书与创作兼容并蓄
大学毕业后,谭旭东被分配到了华东冶金学院教英语,直到2001年,他免试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才离开英语教学讲台。在这期间,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看书、写诗,并出版了诗集《朴素的情人与歌手》《将你想象》等。
后来,谭旭东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博连读。2006年博士毕业后,他去北方工业大学教书。在这里,他除了教书,业余时间还是看书写作,但在创作上确有了新的突破。
提到自己的创作领域,谭旭东如是说:“在文学界, 我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所谓‘两面就是说,既从事理论研究,也从事创作;所谓‘三刀,就是说,不但写作,还做研究,也做翻译和教学。如果要说我最喜欢哪一种,似乎我都比较喜欢,不过,写诗写得最多,出版了9本儿童诗集。”
谭旭东的写作面很宽,写新诗,也写散文,还写各种儿童文学,几乎所有文体他都写过,并出版了书。而在理论方面,他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宽,既有文艺理论批评,也有儿童文学研究、儿童出版研究、儿童教育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亲子阅读研究,而且都出版了专著,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他的各类作品加起来有80多部,还翻译出版了60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写了20本理论书。他很自豪的是,他的理论书大部分都再版了。endprint
做了父亲使他对儿童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任何一位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都有一定的动机。这种动机或者是创作者心中有所郁积不吐不快,或者有某种思想需要传达等等,谭旭东也不例外。他说,无论是儿童文学创作,还是成人文学创作,其目的和动机都是有的,但不可能是唯一的,比如许多作家写的童年时代的回忆性文章,基本是作家的“童年情结”的反映,作家写作是为了满足一种回归心理,一種恋旧情结。
“我最初是写诗,大学时期就出版了诗集,而后逐渐对儿童文学、儿童文学评论感兴趣,但真正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创作是在2003年。我做了父亲之后,对儿童文学认识深了,开始对儿童文学有了些理解。于是,逐渐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开始自觉地为孩子写作。”谭旭东说,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在《儿童文学》杂志发表过文章,那时候发现自己写的小诗适合刊在少儿报刊杂志上,就选了几首投稿,没想到被采用了。再后来,又尝试写了一些小童话和寓言,也投给少儿报刊杂志,同样发表了,这极大地给了我鼓舞。
谈到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谭旭东表示,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的区别有三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学一定是为孩子创作的,即使不自觉为孩子,但内在的品质也是与童心对应的,也就是说,儿童文学创作一定要把孩子当作读者对象,尽量和孩子的心灵贴近一些。第二,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童心烂漫的。就儿童小说而言,里面一定要有可爱的、引人向上的孩子的形象。如果儿童小说里的孩子形象模糊,不可爱,甚至是成人化的,那么,一定不能算是儿童文学。第三,儿童文学创作要用符合孩子审美理解的语言,如果语言不能反映儿童的思维,那么,这样的作品很难让孩子接受并流传。当然,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最大的区别是童心,前者以童心为内核,而后者是成年人的意志和思想。
文学对生命的影响
如今,谭旭东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他是目前中国最活跃的新锐批评家和青年儿童文学学者。
可以说,谭旭东不光在教学上是成功的;在写作上,他也是成功的。他说,我的成功,或者说我的成长离不开文学,文学在我的生命里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谭旭东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他说,我不参加任何文学采风活动,我认为是浪费时间;我对食物没有特殊要求,不挑食,简单的便饭即可;除此之外,我只是教书,业余时间买书、读书和写书。
这或许就是谭旭东永远也享受不完的简单快乐。他曾在一篇散文里说,参加工作后的十来年,最喜欢买的是诗集,从郭沫若、艾青、冰心、戴望舒、徐志摩和田间,再到惠特曼、聂鲁达、艾略特、泰戈尔、海涅和叶赛宁,中外诸多名诗人的名作他都收藏过,也都认真读过。写诗近十年后,他开始专心于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特别是对西方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理论怀有兴趣,把很多精力都放在阅读理论著作上,于是,大量购买中外文艺理论书籍,尤其是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新著异常钟情,家里的书架上,不但摆上了数百部最新引进出版的西方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的名著,还有不少英语书籍。
现在,读书和写作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他孜孜以求的是每天都可以亲近诗、书,轻松惬意地在书香氛围里度过。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要想卓尔不群,就不能随波逐流!要甘于寂寞,才会学有所成!”
现在的谭旭东,几乎每天都要读书,经常是睡前不读书,好像就睡不香似的。他说,读书如农人耕作一般,辛勤付出了劳动和汗水,一定会有收获。但读书收获的,不是能吃能喝的东西,是能启迪人的头脑、点亮人心灵的东西。书上的每一个字就像一粒种子。读书,就像把种子播在心田。过了些时间,这一粒粒的种子就会发出希望的芽,就会快乐生长,就张开想象的叶子,开出美的花朵,最后,会结出智慧的果实。因此,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洗礼自己,让书香熏染自己,一定会使自己变得优雅,变得有品位。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是读书人。而读书人,也一定是文明的先驱,时代的骄子。
谭旭东还透露,他的下一步计划想写《我和女儿的对话》。他的女儿正好14岁,他想写14封信给他的女儿,和她一起探讨理想和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