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佳丽
摘 要:“人工智能”是前沿科技的新宠,经历坎坷的发展历史之后,“人工智能”不断地渗透和发展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当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研究人工智能历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课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认知
一、“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其发展历史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早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技术经历了由猜想到机器智能,最后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1956年DARTMOUTH学会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自此研究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表面上看,“人工智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发展之间相对独立,从学科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密切相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看,“人工智能”发展之初,片面的、孤立的、固化的思维占据了上风,但经过长期的“斗争”和曲折反复论证以后,取得了今天令人瞩目成绩本身就是事物不断联系发展的结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靠新的科技“血液”融入进来,需要也必须让“人工智能”参与其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欧洲,从哲学层面延伸到社会实践应用之中,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影响十分深刻。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是人民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导向,同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符合我国现实情况,其能够从本质中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差异,体现在国家权力、人民权利、政治条件等多方面,同时借鉴了近几千年来的人类思想总体成就和文化发展中的大量优秀成果,进而提出了从客观角度实事求是的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内涵。[3]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来看,它是人类身心的解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价值理想。随着社会主义不断的发展,不单单揭示了人类解放的历程,同时能够匹配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尤其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的竞争最终体现在科技博弈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借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中同时又作用于中国社会化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意义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
我国作为正在创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最高社会发展目标不也正是要建立一种物质财富能够得到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而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道路。因此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导向作用毋庸置疑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能够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其理论本身能够反应客观现实,也证明了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对于社会价值具有导向作用,而其特定的话语体系,逻辑结构,理论框架和系统概念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理想信念体系。研究“人工智能”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出发,既要肯定“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又要分析过度研发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敏锐的感知研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准确地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研究要素进行整合分析。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内化”意识形态
人的个性是思想道德,性格品性,意识态度,情感归属等方面的专属属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的存在,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恰恰能够通过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来塑造个体感知,即为意识形态“内化”。它是通过正面人性的意识引导来保证社会多数个体、组织能够培养出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效果。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播的前提是对被者的尊重和认同,要秉承对被者本身的特殊性,需要能够弃舍掉用一味普通灌输导入的简单粗暴方式,而是要对他们做到充分尊重,只有这样才算有了塑造社会意识形态的先决条件,提倡坚持用塑造培育的方法。研究“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发展之间的意义,就是要排除外部干扰,从内部出发,反复论证,最终形成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发展“活力”
恩格斯对于理论有着十分精辟的见解,其曾经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尤为明显,能够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的前行和进步,为社会主题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活力”。“人工智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活力表现,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发展的结果。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能够为社会主体发展提供开源的理论基础,顺应社会体制的整体发展,从政治、经济、人文、社科等领域中能够提炼出更多有价值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素材,实现理论的更新迭代和联系实际,保证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体制、机制创新层面的实践保驾护航。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中国第一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李大钊,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第二代杰出领导人邓小平总书记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中,在一代代领导人开拓进取中国人民革命发展道路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在中国社会中切实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创造性的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以此为起点,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中,继续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宝贵经验,适应形势新变化,把“人工智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及中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人工智能”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理论建设,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2005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4]庄福龄.《毛泽东思想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