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少华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1931年版的《化身博士》主要描述了在维多利亚时代,杰基尔医生发明了一种使自己变成另一个“我”的新药,而这个“我”就是丑陋而残暴的海德先生。尽管杰基尔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可是他还是被放荡的风尘女子勾引起他变身海德的欲望,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悲剧,杰基尔医生最后也因海德而死。从电影中可看出杰基尔医生具有精神分裂的性格,药物产生的精神分裂使之不能清楚地辨别两个“我”,也被两个“我”所控制,因而呈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人格。1931年版电影《化身博士》和小说原著对“双重人格”的解读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电影中更多的是结合了导演自己对“双重性格”的解读。影片以表现主义风格大胆地塑造了杰基尔和海德的极端形象。对于主人公的性格,我们可以从电影中杰基尔医生服下自己的药后变成粗暴的海德的镜头中略窥一二,对主人公的多变性格有更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观众想从心理上去深刻理解人物性格。[1]电影中所呈现的主人公性格与当时的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潜意识,超我、本我、自我等心理学理论的出现有关。电影中杰基尔与海德的性格对比就是人的自我和本我的对比。杰基尔始终表现出克制和理性的性格,而海德作为潜意识的原始存在,是本能的兽性表现。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作为杰基尔的另一面的海德对权力有了更多的掌控欲,从而使自己身毁形灭。电影对主人公分裂性格的表现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化身博士》中的人物性格折射出导演对现实人性的思考。杰基尔平时是一个有着绅士风度的、令人尊敬的医生,而当他喝了自己发明的神奇药水后就变成了行为令人憎恶的海德博士。这种善恶性格的交替出现,使得主人公过着两种十分纠结的痛苦生活,最终因为无法自控而走向毁灭。[2]实际上,《化身博士》看似是一个具有科幻故事情节的“软科幻”电影,其实是一个探讨精神分裂或者双重性格的心理惊悚片。主人公杰基尔的双重性格使得影片人物呈现出病态的扭曲,这种双重性格让主人公常常大为苦恼,却又无可奈何。
杰基尔医生的性格体现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一个是令人尊敬的上流社会医生,一个是变身后相貌丑陋的和底层妓女纠缠的恶人。妓女让杰基尔医生恶的性格被激发出来,他努力摆脱世俗地位的枷锁,这种邪恶的性格表现使得他创造出了海德。不过,他无法完全摆脱海德(邪恶的化身),通过药物走向了不归路,在善与恶中不断挣扎。世俗社会通过各种虚伪的规则约束人的本性,要么使人走向伪善,要么使人走向堕落。杰基尔医生在两种性格之间徘徊,我们难以断定这就是他希望的生活。未婚妻和妓女,杰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两种生活,两种角色,他以药物在充满征服欲的世界为所欲为,却又不能放下上流社会的体面生活。[3]海德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快感的世界,杰基尔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负罪感的世界。在电影里,海德的性格代表了人追求肉欲和征服的本能,性格中充斥着暴力和躁动。在杰基尔的世界,他隐忍而率直,懂得克制享乐,努力求知。但是成功了以后,又为了什么呢?从杰基尔变成海德,影片让主人公处于一个吊诡的困境中,在本能的驱使下杰基尔走向了极端,而这种极端不是体现在虚假的行为中,而是直接反映在双重性格上。杰基尔医生的身份冲突是两个阶层的冲突,两种性格反映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主人公杰基尔的性格具有很强的社会感与时代感。影片一开始从杰基尔医生自己的角度来表现他令人羡慕和尊敬的生活。而后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第三方视角来直观反映杰基尔医生两种性格下的生活及冲突。《化身博士》中主人公善恶性格的转换一开始是以药物来维持,但是后来,杰基尔和海德已经完全融为一体。换言之,当杰基尔受到欲望的强力控制时,他性格中恶的一面表现得越来越强烈。[4]他越来越后悔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因而电影中主人公性格善恶表现成为一条重要线索:善与恶是共生的,所有的坏都是由善开始,坏人都是由好人变成的,而好人也不可能没有坏的一面。
影片主要反映的是人性格的双重性。小说里,史蒂文森和同时代的弗洛伊德都对精神分析中的双重人格有过探讨,只不过两人探讨的层次和形式不同。电影中,当杰基尔喝了药变成海德出现时,那些表现出来的幻象和弗洛伊德的双重性格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人具有双重性格,这个话题让本片观赏起来更加引人深思,电影中杰基尔在诱惑中无法把持自己。[5]电影剧情在不断发展,杰基尔医生被化身海德越来越多地控制着,渐渐使他走向了毁灭。导演通过对杰基尔分裂性格的巧妙展示反映了人性的两面。尽管主人公知道人是有善恶两面的,并且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努力钻研一种药,试图将人的善恶两性分隔开,人吃了药以后会变得完全邪恶,没有一点人性。杰基尔为了体验药效,将自己研发的药吃了下去。由此,杰基尔会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事实上,他更像是变成了禽兽。他面对柔弱的舞女施以暴力,还不断在其他地方犯罪,甚至从杀人中感受刺激,从恶行中尝到快感。不过这并不是杰基尔博士,而是他的恶的集中表现——海德。然而,他还是逃不过一死,犯罪终究没有好下场。杰基尔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认为,人不单单是一个人,更是存在着两种人格。两种人格都各有一种声音,都想控制他。因而他认为人有双重性格,或者是多重性格。[6]电影以表现主人公的双重性格来反映原著中的主题,即人具有两种人格,一个是现实的“我”,一个是潜意识的“我”。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是自我和超我两种性格的结合,他认识到潜意识在人格中的重要性,但没有认识到社会集体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实际上,人的潜意识之外还存在着社会集体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识层面已经超越了“我”的概念。社会集体意识指的是社会规范,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指社会文化道德,每个人都深受集体意识的影响。影片中,杰基尔就是社会集体意识的反映。他受人尊敬的地位、令人羡慕的生活并非完全出自他的本意,而是活给别人看的生活。杰基尔的生活来自于社会力量的影响,因为他一生都想被人尊重,被人们认可,他的性格分裂的产生也是源于此。假如社会集体意识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的表现,那么人的潜意识则是一种自然属性,即动物属性。因此,电影中杰基尔的化身海德更像是一个动物,而不是人。
在本我的欲望下,人须按照现实去做事,这是一种自我的表现,做事中的道德理念和无意识对超我或者非我的行为展现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人性中有着善恶两面,人们认为恶是原罪的体现,原罪潜伏在人心中,很容易被现实激化。不过原罪也是可以被控制的,恶在本原中被抑制。影片中主人公的复杂性格正体现了这一点。杰基尔和海德本来就是一个人,海德所做的事原本就是来自于杰基尔对这个海德的要求,要求他去做一些无意识的恶。我们看到海德在夜里放纵自己的恶,伤害他人。恶与善共存使得两者随时都在进行激烈斗争,当杰基尔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时,他感到懊悔。此时恶的化身海德需要被救赎,可是杰基尔越挣扎越控制不了,越感到迷失——他已经无法控制性格中的邪恶一面了。影片刻画的杰基尔和海德的性格表现的是一种无法执行的信仰,换言之,体现的是替代性罪恶感。杰基尔不想被海德永远控制,他想以某种暂时的身份去接受自我的扭曲人格。事实上,当杰基尔逼着女友艰难地微笑唱歌时,他性格中的所有美好都在现实的阻力中崩塌,于是另一个他——海德成为被追捕的对象。影片中,杰基尔一开始还能控制代表邪恶性格的海德,可是最后却失控了,海德被进一步扩大化,将杰基尔变成了一个完全的邪恶本体,他无法再变得善良。邪恶的海德使得杰基尔很累,不可控制的恶性使得他没有了喘息的机会,他作为杰基尔医生的美好一面也无法继续存在。海德知道自己完全失控了,在警察的追捕下逃回了实验室,再也没有办法变回性格美好的杰基尔,最终在和警察的对峙下,被开枪打死了。海德本来是不存在的,是杰基尔幻想出来的具有完全邪恶性格的自己,他将自己所有的恶都给了海德,而到最后真实的杰基尔却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邪恶十足的海德,死于警察的枪下。由此可见,人性的善恶较量,恶的一面可能会占上风,最终要受到正义的审判,不管这个审判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到来——他的双重性格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影片中,从杰基尔的人物性格中我们看出比较明显的人格结构理论。如前所述,人的性格中存在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来自于人的本能欲望,自我是人的有意识部分,超我就是社会规范的内化,人们称之为“良心”。[7]杰基尔医生的性格中包含了这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并不都是一样的,相互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观看影片时我们发现,杰基尔作为一个令人尊重的医生时,他的形象是符合社会标准的,有着儒雅、勤奋、博学的优点,他的社会形象是完美的。这种超我的性格使得杰基尔在人生中感到满足,也实现了自我的需求,他也很在意这些。不过,渐渐地他发现了自己性格中恶的一面,即自我。为了摆脱这个贪婪、凶残的自我,他企图通过药物分离自己的另一个人格——海德。然而,他在现实中却摆脱不了海德的纠缠,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不停挣扎。他既意识到本我、超我的存在,又想摆脱那个让他不敢面对的自我——海德。杰基尔想方设法控制住本我(海德),不想让本我(海德)为所欲为。然后,随着身体的不断变化,杰基尔性格大变,海德不断折磨他,不断在社会上作恶,那发明出的放纵本我(海德)的药水最终让他彻底成为本我,一个性格邪恶的海德。所以,电影中杰基尔双重人格分裂出来的两种不同人格体现了杰基尔的自我。杰基尔心中的善恶斗争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人格结构的斗争,控制不好就会毁掉自己。
1931年版的《化身博士》以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感描绘主人公杰基尔的双重性格。电影一开始是从杰基尔医生的视角展现他周围的世界的。后来,影片以第三方视角描绘了杰基尔双重性格下的生活冲突,男主角将杰基尔的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到位,深刻地表现了杰基尔在双重性格冲突下给观众带来的冲突感和绝望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