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美国现实主义影片中的核心价值观

2017-11-16 03:58代芳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电影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艾琳克里斯现实主义

代芳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 言

美国电影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后,已经具备了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在电影市场化发展的今天,美国电影更是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许多运用高新科技创制的商业大片在全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收入,但这也从客观上限制了现实主义影片的发展,使其发展一波三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现实主义影片的发展呈现复苏态势,许多研究者认为,美国本土的现实主义影片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拯救大兵瑞恩》《百万美元宝贝》《撞车》《鸟人》《阳光小美女》《断背山》《永不妥协》等典型的现实主义影片都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中的重要奖项或提名,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国影坛对现实主义影片的观照。[1]本文将在厘清现实主义及现实主义影片主要内涵的基础上,以英雄主义和平等主义为视点,以《拯救大兵瑞恩》《当幸福来敲门》《撞车》《永不妥协》等影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美国现实主义影片中的核心价值观。

现实主义是指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写实呈现,在文学、电影、绘画等艺术领域普遍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实主义排斥理想化的表达方式,主张通过以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实实在在的经历为基础,创造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这与古人对自然的模仿崇拜具有渊源关系。19世纪时,法国掀起了现实主义运动,从而拉开了文艺领域的现实主义创作历程。而在电影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创作开端于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蓬勃发展,这与战争期间社会矛盾尖锐具有很大关联。在乱世之中,电影人更倾向于选择呈现现实生活、批判现实丑恶的题材来创制影片。以二战期间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浪潮为开端,在美国、俄国、法国、意大利等地陆续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电影及其理论研究,虽然在当今影坛,尤其是在美国影坛,满足观众视听快感的商业大片林立,但现实主义影片却依然是电影人讲述故事、表达观点的主要阵地,更是承载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二、美国现实主义影片中的英雄主义价值观

英雄主义是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准确地说,美国文化所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的继承使美国人拥有一种天之骄子的情怀,为个人英雄主义的滋长提供了精神土壤。[2]所谓英雄,就是指在体能、心智等方面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能够拯救集体于危难之中,英雄无疑是社会的产物,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之中,自然也成为现实主义影片所塑造的一类重要形象。在美国电影中,有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有叱咤风云的伟大政客,有一呼百应的历史英雄,也有品行超群的平民英雄,这些体现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英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共鸣,使其兼具教化意义和商业价值,这也是其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纵观美国近年来的现实主义影片,英雄形象大致可划分为超级英雄、传统英雄和平民英雄三个不同类型。诸如超人、蜘蛛侠在内的超级英雄大多存在于带有一定科幻或奇异色彩的商业大片中,此类英雄故事以奇妙构思和超凡视听刺激取胜;传统英雄主要是指一些在历史上力挽狂澜的人物形象,以传记性质的影片为主要载体;而平民英雄故事则是近年好莱坞英雄题材影片发展的新道路,这些平民英雄走下“神坛”,拥有着平凡的出身、生活和不同的身份、性格,却均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看似遥远的“美国梦”,可以说“美国梦”几乎成为平民英雄的宏观定义。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上映于2007年,由加布里尔·穆奇诺导演,好莱坞著名黑人影星威尔·史密斯主演,以美国当代投资专家克里斯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进行的编创,讲述了克里斯从一无所有到坐拥百万的奋斗历程。这部影片荣获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情电影奖,其中饰演克里斯的威尔·史密斯凭借此片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更为重要的是,《当幸福来敲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为许多观影者带来了精神鼓舞。影片中,经济危机使克里斯几乎同时失去了工作和妻子,独自带着幼小儿子的他不仅无法支付孩子正常的学习费用,甚至经常要带着儿子风餐露宿,居住在地铁站的厕所中,同时并没有良好教育背景和丰富工作经历的克里斯在求职之路上屡屡碰壁。尽管如此,克里斯并没有放弃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的信念,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凭借自己的坚持和机智获得了股票经纪公司实习生的职位。实习期间,克里斯节省一切吃饭、饮水,甚至是如厕的时间来与客户沟通,最终在其他高学历的实习生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股票经纪人,跨入富翁之列,成为一个典型的“美国梦”者范例。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克里斯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同时影片还通过他与身处困境、遭人欺辱的儿子之间的对话展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而这些无疑是美国电影中平民英雄的核心特质,可以说困境之中依然保持奋斗姿态、面对梦想不懈追寻就是一种现代化的英雄主义,也是美国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之一。[3]

电影《鸟人》上映于2014年,是当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得主,这部现实主义影片由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执导,迈克尔·基顿等人担任主角,讲述了一个好莱坞影星从“飞鸟侠”到“鸟人”的演绎历程。这部传递着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影片无疑在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两个层面大获全胜,成为奥斯卡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斩获多项主要奖项的励志影片。在《鸟人》中,男主人公里根在超级英雄兴盛之初,凭借“飞鸟侠”一角成功攀上了演艺事业的高峰,获得了全美人民的尊崇与爱戴。然而一夜爆红的里根却陷入了“飞鸟侠”的光环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成功塑造新的银幕形象,这个曾经的超级英雄也逐渐落魄为舞台剧演员。落魄后的里根不仅要承受失落的内心之苦,还要承受经济拮据所带来的生活压力,甚至有许多影评人开始批判里根当年所塑造的“飞鸟侠”形象,认为“飞鸟侠”的成功仅仅是因为超级英雄为观众带来的新鲜感,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在经历了一蹶不振的堕落时期后,里根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艺术修养,探索将舞台剧《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搬上银幕。在改编过程中,里根逐渐意识到相比于重拾昔日荣耀而言,追寻影片的艺术价值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最终里根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英雄的回归。相比于《当幸福来敲门》,影片《鸟人》的结局不免令人悲伤,但男主人公从跌落谷底到再度起飞的过程却成就了一个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影片男主人公的饰演者迈克尔·基顿就是男主人公的现实原型。迈克尔·基顿曾经因扮演蝙蝠侠一角而红遍大洋内外,但随后的数年间迈克尔却没能在竞争激烈的好莱坞成功立足,逐渐被大众遗忘,而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迈克尔·基顿在好莱坞的回归,因此这部影片也更具现实感,对于观众而言其中的平民英雄故事也更触手可及。

三、美国现实主义影片中的平等主义价值观

在美国现实主义影片中,平等主义也一直是核心价值观之一,近年来的美国现实主义影片更是呈现了许多追寻平等的边缘化群体故事。平等主义主张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主要包括两性平等、种族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被主流文化所边缘化群体的平等诉求也成为平等主义者所关注的对象。

影片《永不妥协》上映于2000年,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朱莉娅·罗伯茨等人主演,讲述了一个单身妈妈维权的故事。女主人公艾琳曾经凭借姣好的容貌和火辣的身材荣获选美皇后桂冠,在步入婚姻后走上平庸。两次失败的婚姻仅为艾琳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巨额的债务,就在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艾琳生活濒临“绝境”之时,一次意外事故再次将艾琳推向“深渊”。为了获得应有的赔偿,艾琳决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冲突,但在男性主导的法庭之上,艾琳却因“穿着不当”这一莫名其妙的理由被判败诉。面对三个需要抚养的孩子,艾琳决定振作起来,在一个公司谋到了打杂的工作。但性情乖张的艾琳却因为偶尔爆出粗口和穿衣过于随意而经常遭到同事的诟病,工作并不顺利,同时巨额债务的困境也并没有解决。在生活重重压力之下,艾琳并没有放弃对平等的追寻,逐渐脱离了对男性的依赖。影片的高潮出现在一次环境侵权案件中,期间艾琳执着地为受到环境污染的六百多人的利益奔走,即使在公司老板和男友纷纷放弃诉讼之时,一无所有的艾琳依然没有放弃争夺平等的权利,最终为自己和其他受害者赢得了巨额赔款,而这一案件也是美国历史上赔款额度最高的民事案件。在《永不妥协》中,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艾琳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来自男权的侵害,但底层和女性的双重边缘身份并没有使其一蹶不振,而是带领数百位受害者赢得了应得的赔偿,这一伟大的胜利无疑是对平等主义的强力呼唤。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民国家,不同种族的移民不仅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同时也使种族矛盾不断上演。事实上,自美国诞生之日起,种族主义便一直存在,而非洲人、亚洲人以及墨西哥人等也成为种族主义的直接受害者。对于种族主义这一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美国电影常有体现,比如在第7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得者《撞车》中,便传递了破除种族主义、高歌平等主义的价值观。影片《撞车》的故事由一起撞车事故讲起,呈现出一个个由于种族歧视或文化不相融所导致的冲突,期间无论是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或戒备,黑人对白人的怨怒,抑或是亚裔美国人、阿拉伯人、墨西哥人之间的矛盾等,都体现出不同种族之间的隔阂及其背后不同文化之间的“撞车”,这些看似逻辑关系并不紧密的事件却缩影式地呈现出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问题:不同种族之间难以被平等对待,甚至无法获得平等的权利。导演借影片中处理交通事故的黑人警员之口表达了对于交流、融合的希冀:“在洛杉矶人们总是躲在冰冷的建筑物中,没有触摸,而彼此碰撞,只是为了感受到他人的存在。”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导演还为解决冲突、实现平等提供了出路,这些发生碰撞的不同种族的人最终意识到了只有尊重差异、理解差异、融合差异才能够化解冲突,在平等待人的同时使自己被平等对待。

在体现平等主义价值观的美国现实主义影片中,还有对同性恋者、艾滋病者等极为边缘化的群体的观照。比如在由乔纳森·德米执导、上映于1993年的影片《费城故事》便讲述了一个患有艾滋病的同性恋者追寻平等的故事。影片男主人公安德鲁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同性恋者,并因此染上了艾滋病。就在即将获得升迁之时,安德鲁所在公司的老板发现他已患有艾滋病,并以丢失文件为借口辞退了安德鲁。病情日益加重的安德鲁决定用余生来追寻平等的权利,在乔及其妻子的帮助下勇敢地走上法庭,起诉公司老板因歧视而解雇自己。在经历了几番努力后,安德鲁终于迎来了陪审团公正的判决,公司老板也因不公正解雇被判负有赔偿责任。影片《费城故事》很好地将同性恋和艾滋病这两个尖锐而敏感的社会问题统筹体现,体现边缘,呼唤平等。

猜你喜欢
艾琳克里斯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寻觅救赎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