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伍德电影的底层叙事

2017-11-16 02:41方燕芳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电影文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麦琪特伍德弗朗西斯

方燕芳(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无论是银幕形象,还是执导的电影,伊斯特伍德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从西部牛仔到都市牛仔,伊斯特伍德的影片在人物形象、视觉风格以及主题立意上都有着很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斯特伍德影片主人公逐渐走下英雄的神坛,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当中,影片风格也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他执导的《完美的世界》(APerfectWorld)、《神秘河》(MysticRiver)、《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DollarBaby)、《换子疑云》(Changeling)等影片,虽然都不乏英雄主义色彩,但这些主人公通常是普通社会中的小人物。

在这些影片中,伊斯特伍德有意识地将现代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家庭与犯罪问题——与普通小人物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些人来自社会的不同角落,但他们的理想与困惑、成功与失败、欢乐与悲伤,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等,却又具有很多共性。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现实生活的总体。与冷峻的西部牛仔形象相比,他们更具真实性,也更加丰满鲜活。本文从人物形象、叙事策略以及价值立场三方面分析伊斯特伍德影片的底层叙事。

一、底层叙事与人物形象

伊斯特伍德所着力表现的普通小人物来自社会不同角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态度。伊斯特伍德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艺术手法使得这些人物具获得了一定的共性,成为独特的“伊斯特伍德式”主人公。

首先,孤独是伊斯特伍德所表现的底层小人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些孤独者背后都有一个曲折和悲喜交错的故事,也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这些人或是不被认可,或是与环境格格不入。他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并非个案,而是现代美国社会很多普通人所面对的共同困境的折射和浓缩。例如,《百万美元宝贝》中,麦琪·菲茨杰拉德已经年过30却仍没有什么体面的工作,她家境贫困,依靠在饭店做服务生的工作勉强糊口。但她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职业拳击手,去赢得比赛与众人的尊重。而麦琪的家人,依靠领取社会保障来勉强度日,他们如同社会的寄生虫,不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与家人在一起,使麦琪感受到的只有孤独,她的付出只会得到他们的抱怨。与之类似,年迈的拳击教练法兰基·邓恩也是一个孤独者,对拳击事业的执着,使他忽略了女儿的感受,这也导致了女儿对他的疏远。同时法兰基自己也抱有深深的愧疚,因此他过着孤独、自闭的生活。只有帮他打理拳馆的斯凯普了解法兰基,而斯凯普本身也是孑然一身,他整天忙于拳馆的事物,甚至睡在拳馆,他的家人也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这些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孤独感,是很难化解的。

其次,倔强的个性也是伊斯特伍德底层小人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老爷车》中的老沃尔特,《百万美元宝贝》中的女拳击手麦琪,《换子疑云》里的单亲妈妈克里斯蒂娜等,都是这类人物的代表。这些倔强的人,往往有着极为鲜明的主体意识,面对与环境之间的种种矛盾,他们选择直面而非退缩,选择抗争而非妥协。这是伊斯特伍德底层小人物的魅力所在。例如,《换子疑云》中,单亲妈妈克里斯蒂娜身为工薪阶层,因加班工作而将孩子留在家中,不料回家后孩子不见了。在她报案后,警方办事不力,案件没有什么进展。在5个月后,警方告诉克里斯蒂娜孩子找到了,但克里斯蒂娜发现那并不是自己的儿子。在她通过牙医、教师等人进一步证实她的判断后,克里斯蒂娜要求警方继续寻找自己的儿子,结果却被警方关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中,克里斯蒂娜发现很多女性都是因与警方作对而被关进这里的,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与强权抗争,并将洛杉矶警方告上了法庭。最终克里斯蒂娜胜诉,恶势力的代表警察局长被降职,警长被永久免职。同时,州政府废除了将克里斯蒂娜关进精神病院的法律。虽然克里斯蒂娜穷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儿子,但她的抗争精神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可见,这些影片中的底层人物形象的塑造朴素、生动,与伊斯特伍德早年留给观众的西部牛仔硬汉形象已经大相径庭。导演对现代社会个体的孤独与惶惑的展现,对这些小人物与现实生活种种矛盾的书写,表明了伊斯特伍德电影创作上的成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更深层体悟。

二、底层叙事与叙事策略

采用怎样的叙事策略决定了影片的整体风格。与传奇性浓郁的英雄主义电影不同,表现社会生活的日常,需要细微的观察和恰当的细节描写。从叙事策略上看,伊斯特伍德的小人物电影也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伊斯特伍德能够恰当地选取人物日常生活的截面,以丰富的电影语言组织起人物的现实生活,将人物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予充分展现。以《廊桥遗梦》为例,影片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中年人在处理感情和伦理价值观时的微妙平衡。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在乡下过着单调的生活,与丈夫的情感令她感到乏味。1965年的一天,家里除了弗朗西斯卡,其他人都赶去了集市,并且要在几天后才能返回。这时,《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驾驶着一辆旧汽车停在了弗朗西斯卡的家门前,并向她打听曼迪逊桥的位置。而弗朗西斯卡则上车带他来到了桥边。两人在几天的相处中,爆发了热烈的情感,弗朗西斯卡找到了少女时代对浪漫爱情的渴望。4天之后,罗伯特要离开乡村,他要带着弗朗西斯卡一起走,但弗朗西斯卡在痛苦的抉择后,选择了维系家庭而没有与罗伯特走。1982年,弗朗西斯卡闻知罗伯特的死讯,并且收到了他寄来的项链、手镯以及当年在桥头写的纸条。而弗朗西斯卡直到过世,只是留下了一封长信来诉说这段情感,她一直将这段情感深埋心底。可见,在浪漫的婚外恋和现实的家庭之间产生的矛盾中,弗朗西斯卡还是选择了家庭。在廊桥上,弗朗西斯卡的灿烂笑容也成为她的情感的绝响,儿子和女儿从她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使各自的家庭重新回到正轨上。《廊桥遗梦》将现实生活的平淡与婚外恋的激情展示在观众面前而不做任何评判,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和受到的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都通过镜头平静的语言诉说出来。

其次,在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中,底层叙事往往伴随着冷暖色调的交错。以《完美的世界》为例,布奇·海恩斯是一名杀人犯,他与另一名同样厌倦监狱生活的罪犯特里·皮尤一起逃狱成功。布奇与特里闯入了小男孩儿菲利普的家中,特里要猥亵单亲妈妈萨利·格伯,结果被布奇阻止,二人挟持菲利普作为人质开始了逃亡生涯。影片在这一段的情节进行中,无疑是以冷色调为主的。同样缺乏父爱的布奇与菲利普形成了奇特的共鸣,当布奇干掉对菲利普有威胁的特里后,影片逐渐变成了暖色调。布奇与菲利普干出的荒唐事件,也进一步增强了二者的感情。例如,他们入户持枪抢劫食品,偷了一套万圣节的衣服和面具给菲利普装扮起来,让菲利普坐在车顶上兜风等。这对于从小就受到严格管教的菲利普而言,是充满自由的快乐。影片的叙事也开始变得充满温情的基调。菲利普对布奇的恐惧感逐渐消失,他开始信任布奇并帮助他逃亡,同时享受来自这个陌生男人的父爱。影片最后,冷暖色调交织起来,当布奇放开菲利普让他回到母亲的身边,菲利普却选择回到他的身旁。布奇本来要将自己父亲的遗物(印有阿拉斯加风光的明信片)交给菲利普,却被神枪手误认为布奇准备掏枪,结果布奇被射杀了。虽然影片的结尾充满了悲情色彩,但菲利普的性格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不难想象,菲利普不会追寻布奇及其父亲的步伐成为罪犯,而会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布奇并没有白白牺牲,这也为影片苦涩的结局蒙上了一层温情。

可见,伊斯特伍德的小人物电影所采取的叙事策略是朴素和内敛的。无论是镜头表现方式,还是影片叙事走向的选择,都是如此。这种从容的、不以曲折离奇和剧烈的矛盾冲突来吸引观众的叙事方式,赋予了影片很强的真实感,因而也同样是吸引人的。

三、底层叙事与价值立场

伊斯特伍德的很多影片都是讲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同命运的。影片既反映了导演观察现实生活的独特视角,也通过这些小人物的言行表明电影创作者的价值立场。

首先,人文性。对于弱势的、受保障小的群体,伊斯特伍德给予了深情而真诚的关注,将目光投向了光怪陆离的美国社会中不易为人们察觉的角落。但导演并非一味强调弱势群体的可怜之处,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塑造出这些人物以及他们周边的生存环境,提醒着观众这一部分人、这一部分环境也是整个美国的组成部分,这些身处底层的人所发出的声音是应该得到人们的聆听和重视的。《神秘河》中,吉米·马库、戴夫·博伊尔、西恩·德维从小就是好朋友。但在10岁那年,戴夫被人绑架并性虐待,导致他从此走向了自闭的生活。成年后,三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吉米的女儿被杀事件,将三人重新聚在了一起,西恩是负责案件的警察,而戴夫则成为嫌疑犯。影片最终以吉米打死戴夫并抛尸河中告终,而真凶另有其人。戴夫无疑是片中的弱势群体,从受到性侵到最终死于好友之手,戴夫始终是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这是影片的反思所在,也是人文性所在。

其次,批判性。伊斯特伍德对底层人物的劣根性也展现出他应有的批判姿态。以《百万美元宝贝》为例,麦琪住在简陋的公寓中,家里连电视都没有。但她在赚到钱之后首先想到的是给母亲改善生活条件。她将离母亲现在住处不到1英里的宽敞宅院买下来,期望母亲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妹妹玛代尔在屋中巡视,没有夸耀房子有多好,首先想到的是没冰箱也没有炉灶。麦琪则慌忙回答在她们搬进来之前会准备好。而母亲看过房子之后,首先问麦琪她花了多少钱,并质疑麦琪不该这样做,而且还担心政府发现后,会停掉她的社会福利,而没有福利她就活不下去,这会使她的生活陷入困境,而且公费医疗也有可能取消。在麦琪颈椎受伤住院治疗后,她的家人一直不见踪影,只有教练法兰基在照顾麦琪。当麦琪的母亲、妹妹以及刚出狱的弟弟J.D.出现在医院,则是一身刚从游乐场出来的打扮,原来她们已经来到当地一周,都在忙着游玩迪士尼乐园。麦琪的拳击事业使一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如今她瘫痪在床,而母亲则逼着她在转移财产的协议上签字,甚至不知道女儿的颈部以下已经瘫痪。当母亲试图强硬地将笔放进麦琪的口中,麦琪愤怒了,她对这些贪婪的寄生虫忍无可忍。伊斯特伍德通过展现这些底层社会的人物的丑态,展现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影片中身处底层的麦琪家人可以说是典型的社会毒瘤,伊斯特伍德对其所持的批判态度是昭然若揭的。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斯特伍德执导了多部影片。这些影片多是现实主义立场的,以底层社会小人物为表现对象。影片展现了这些普通人的生活遭际与内心世界,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与社会批判意识,也体现了电影创作者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猜你喜欢
麦琪特伍德弗朗西斯
低调的爱意更浓
低调的爱意更浓
原始的拼贴——弗朗西斯·戴维森
阿特伍德:文字令我自由
从《百万美元宝贝》看体育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大哲学家买鱼
他们那时多有趣
麦琪的宠物
《麦琪的礼物》之语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