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维吾尔影视的历史

2017-11-16 02:41阿卜杜外力艾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电影文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维吾尔历史艺术

阿卜杜外力·艾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从20世纪30年代乌鲁木齐、喀什等地播出新疆第一次静音电影来说起,维吾尔电影已经历八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这个历史很短,可是从这个历史过程中维吾尔影视事业从初步理解发展到自己制作的地步。新疆和平解放以后,尤其是1956年在乌鲁木齐建立新疆电音制片厂以后到1962年文化部命令禁止制片之间,新疆前后拍摄《绿洲的喜庆》(上海合作,1958)、《两代》(1959)、《遥远的火把》(1960)、《阿娜尔罕》(1961)等故事片。这是维吾尔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初步走入影视舞台的探索时期。“文革”期间,新疆影视事业只能在翻译影片的地步停留,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1979年10月24日原新疆电影制片厂改名的天山电影制片厂建立后,新疆影视事业走入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从1980年起新疆影视事业取得不少的实际成绩。此时拍摄的电影不管从叙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还是从其他的艺术要素来讲,都比较成功地表达了当时的时代特色、改革政策和日常生活的变化。有些以民族生活为题材的电影,迷住观众的审美视角,启动观众对生命、对未来的美梦。

一、20世纪80年代新疆电影的发展及其审美特色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以后,维吾尔文艺界着力挖掘民族历史的同时,把握与时俱进,努力表达开放政策的新颖因素、日常生活的改善。维吾尔电影注重发现自我、弘扬灿烂文化,从影视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做出卓越成绩。所说的民俗文化在《艾丽普赛乃姆》(1950)、《神秘的驼队》(1985)、《美女的死亡》(1986)、《阿曼尼萨罕》(1993)、《热娜的婚礼》(1982)、《不想当演员的姑娘》(1983)、《努尔尼萨》(1984)、《不平的库木拜格》(1985)、《西域的舞迷》(1988)、《火焰山来的手鼓小孩》(1991)、《阿凡提》(1980)、《幸福之歌》(1981)、《钱在路上跑》(1985)、《买买提的故事》(1988)、《单身之家》(1988)、《毛拉再丁》等电影里成功地得以表达。20世纪80年代的这些电影,比较成功地使得观众理解了人生。

回眸历史,伦理和人格是维吾尔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山南北大城市到小村庄,小村庄至大城市,日常生活在比较严格的宗教规则里。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憎恨、价值观、友情、敌意、邪恶都建立在严格的宗教规则上。维吾尔电影是维吾尔族世界观的艺术呈现。电影里有去爱护民族灿烂文化的表达,也有胆量批判传统的不善之处。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皇后阿曼尼萨汗》《神秘的驼队》《艾丽普赛乃姆》等电影里,维吾尔历史的不同阶段、生产生活、民俗文化和民族心理,封建落后思想背后的政治矛盾、生活矛盾和复杂的心理比较成功地得以艺术化。这些电影里人民对公正、真理、自由恋情的愿望为主要目的和艺术线索。此时的写实主义电影证明维吾尔电影事业完成第一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表达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获得与丢失之间的复杂矛盾。《幸福之歌》《热娜的婚礼》《努尔尼萨》等电影里的悲剧是现代妇女在传统文化面前的彷徨。

文艺的核心内容是人,可艺术并不是现实生活的死板的抄写,而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不断添加审美色彩的结果。因此,艺术表达总会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和人格化,这两个因素的成功结合生出美丽的艺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维吾尔现代影视事业展示了自己比较辉煌的历史片段。

二、20世纪90年代维吾尔电影里的文化传统及其退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维吾尔电影主要以维吾尔族青年的思想感情、日常生活为主题。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西域的舞迷》《幸福时代》《爱情迷》《火焰的青春》等电影表达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维吾尔生活,尤其是维吾尔青年在时代变更中的复杂心理和世界观。可惜这种“多元文化”下的青年人在电影里出现得虚拟、简单和夸张,因而令观众产生反感。这些艺术风格非常低调的作品,最后成为时代号召和政治话语的宣传平台。死板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空间,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艺术审美追求。

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认可和互补是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民族文化得到共同发展、一起繁荣的机遇。文艺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伟大友情、一起发展的新面目。不过有些艺术界工作人员和创作家,在文艺作品里产生不可忽略的虚拟,乃至错误的画面。有些时候是因为影视只追求政治的死板宣传,所以称之为政治的奴隶。因而,不管是从内容方面来讲,还是从艺术表达上讲,维吾尔电影表现出一种可惜的退化。其实,维吾尔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民俗文化和实际生活的成功表达上。这样的艺术作品会有魅力,会有迷住观众的审美空间。20世纪90年代的有些电影因为没有根植于深刻的底层生活,编剧、演员、导演都没有成功地起到一份作用,有些生活实际并不符合维吾尔族人的习俗,这一点或多或少地表现在电影里面。这些都可能是艺术方面的教条主义、审美艺术感缺乏的艺术家和没有深刻深入群众生活的结果。这个时候拍的《孤女的爱情》《逃跑者、姑娘、狗》等电影里塑造的刻板的人物形象和一些生活细节不符合实际情况。

20世纪90年代的有些电影里,民族传统和生活风俗按照导演的个人观点随意变更,结果很多电影离开观众形成麻木状态。对维吾尔电影来说,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一)关于历史题材的电影

历史是某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和斗争历程,某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政治经济斗争都在历史轮廓里留下足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又被人民群众评价。文艺创作中应该注意自己所要表达的原材料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历史题材的作品里面更为如此。捏造历史证据、不分黑白、按照感觉来对待历史实际等都会捣乱观众对历史的观念,产生反面的影响,乃至产生重大的历史问题。维吾尔历史电影以1980年拍的《艾丽普赛乃姆》为开端。该片虽然有不少的缺点,可是作为维吾尔历史电影的开篇之作,轰动了天山南北的各个村庄。1985年《神秘的驼队》成功播映。电影中偷盗珍贵文物的玉苏普的邪恶面目被大胆地揭开。这部电影是模仿西方电影拍摄的,片头十分庄严又神秘,故事情节比较丰富。观众随着神秘的驼队,认识这片土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驼队沿着古丝绸之路,给观众展示百年的古树、马蹄的节奏的声音。这些虽然是简单的片头,不过在电影里起到展示民俗文化、揭露人物心理、形成艺术化的地方环境的作用。但有些历史题材的电影,在群众中产生很大的埋怨。以“三区革命”为题材的电影《孤女的爱情》正是其中一个。该片不但没有展示各族人民革命者勇敢的斗争,还变更历史。电影中的“三区革命”成为外对地方土匪的小型斗争,而不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国革命的重要部分之一。从善恶之间的复杂争斗为题材的电影《美女的死亡》是300年前维吾尔生活的艺术描写。电影虽然批判恶劣,赞颂善良,但其艺术感染力不能启动观众的审美感悟。开头部分说“事情300年前发生在叶尔羌河畔”,但片中没有出现象征善美的绿洲,只出现风吹雨打的遗址、洪水溜走的河岸。难道这就是所谓善美的环境吗?1988年拍摄的《达尔瓦孜的儿子》本来是剧本非常成功的作品,剧作者在作品里以现代人要认识历史,面对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为目的,描写卡迪尔等几代达尔瓦孜手保护达尔瓦孜民间艺术过程的艰苦生活,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传承,在国外过流浪的生活。不幸的是,对祖国的爱,最后还是把他们拉回了充满邪恶、霸权和落后思想的故乡。腐败政府的横行霸道,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阴谋和被压迫。剧本里,历史通过卡迪尔等人的艰辛曲折的生活成功地描述出来。不过电影里卡迪尔等人带着《流浪者》的标签面对观众。电影的最大缺点是叙述不灵活,塑造人物形象的情节缺乏艺术性,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之间的关系没有成功地解决。

(二)关于现代生活题材的电影

1983年播出的电影《不想当演员的姑娘》因展示了新疆民族舞的魅力、新疆山水的美丽、人类心灵的纯洁而得到赞扬。电影中的主人公阿米娜到南疆招生的时候,突然遇见由于“文革”而离开多年的女儿玛依拉,电影中这种具有感染力的情节比较丰富。作者和导演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注意艺术空间和实际环境的结合。1991年拍摄的《火焰山来的鼓手》也有这种艺术魅力。但是《泡沫》《魔鬼城市的人》《英雄夜总会的女明星》《爱情迷》等电影的情节不典型,结构不完整,缺乏艺术魅力。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都是死板的故事情节,这样的作品怎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呢?维吾尔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最大的缺点是,描述情节的过程中着重故事,忽略本质。电影中的人物会说话、会走路,可是他没有明确的性格和艺术典型。他们缺乏真正的活人所要具备的纯洁的精神。这当然是需要注意和反省的一点。怎样能成功地描述民俗生活呢?自古以来,沿着丝绸之路生活的维吾尔族人民拥有一定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俗,他们喜爱艺术,珍爱艺术。

(三)关于喜剧题材的电影

维吾尔族人民是喜爱幽默、感情热烈的人民,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一定的幽默感。维吾尔电影里有《幸福之歌》《钱在路上跑》《买买提的故事》等喜剧电影。观众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幽默、实际生活的美好,摆脱烦恼,接受审美教育。因而对喜剧艺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鼓舞,产生喜剧电影热。《钱在路上跑》中,开头部分就展示艾孜木和泰来汗的贪欲,他们想在各个方面找出法子去挣钱。不过他们挣钱的路子不正规,总想欺骗他人。他们的子女反对他们的行为,不过为钱忘记一切的夫妇不听劝说。他们这种贪心最终反映到子女的婚姻问题上来,泰来汗想把女儿嫁给艾孜木的儿子,因而得到财富。发现这个阴谋的艾孜木,也想尽办法得到财富。电影中两人的贪心最终导致了恶果,使得电影具有较高的幽默感和审美艺术感。

总之,虽然维吾尔族人民接触电影已超过80年的历史,可是对传统文化的开拓和现代发展文化的积极学习还是一个弱点。简言之,维吾尔传统文化在影视里面没有成功地跟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这应该是尽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维吾尔影视界要在模仿中外著名电影的基础上,积极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是一种出路。在笔者来看,维吾尔电影事业的发展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首先提高地方文化的艺术化水平。因为地方文化能够展示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艺术应该成为展示和传达灿烂文化的媒介;第二,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接受外来文化,发达的艺术水平、科学技术、理论方法都是推动地方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要求。内地的编剧技术和外来的艺术理论方法都是需要开拓的领域;第三,要提高艺术工作者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机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关怀下日益完善,因此必须抓好提高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水平的机会,积极参加定向培养的项目。

猜你喜欢
维吾尔历史艺术
四、准噶尔对天山南北麓维吾尔人的统治
纸的艺术
新历史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维吾尔医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总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