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性

2017-11-15 07:48:57王英殷闯谭军
山东医药 2017年37期
关键词:脊髓型曲度叶酸

王英,殷闯,谭军

(1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性

王英1,殷闯2,谭军2

(1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4例、体检健康者40例。均行X线片检查,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OD值)并进行分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线性相关分析颈椎生理曲度OD值与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均<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越严重,其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越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各型颈椎生理曲度OD值与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且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越严重,以上变化越明显。

脊髓型颈椎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颈椎生理曲度

脊髓型颈椎病是因颈脊髓受压或颈脊髓代谢异常导致的颈椎小关节或颈椎间盘病变,发病隐匿[1]。目前脊髓型颈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大多数学者支持颈椎间盘及颈椎小关节继发性、退行性变是其发病基础[2]。而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主要指环境及患者生活习惯,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局部炎症因子及人体代谢功能相关因子(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导致的椎体骨赘增生、椎间盘突出等[3,4]。有关人体代谢功能相关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少见报道[5]。本研究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颈椎生理曲度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4例,男49例、女45例,年龄47~62(54.5±5.8)岁,病程(5.4±2.8)年,“C”型颈椎81例(凸型颈椎60例、凹型颈椎21例)、S型颈椎13例;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且经MRI检查确诊;排除心、肝、肾、甲状腺病史及恶性肿瘤、胃炎、胃大部切除术、酗酒,近1个月应用免疫抑制剂、维生素等。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男22例、女18例,年龄48~63(55.2±5.3)岁。不同分型者与健康对照者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及分型 入选者均接受侧位X线片检查,取站立侧位,上肢自然下垂,下颌微抬,目视正前方。由医院放射科同组技师拍摄,用PACS影像软件检测颈椎深度。采用Borden氏法测量受检者颈椎生理曲度,若患者颈椎为“C”型,则以患者侧位X线片颈椎弧形与弧形端点最大距离(OD值)表示颈椎生理曲度,凸型颈椎OD值为正值,凹型颈椎OD值为负值。若患者颈椎为“S”型,则以患者侧位X线片两段颈椎弧形与弧形端点最大距离之和(OD值)表示颈椎生理曲度。均测量3次,取均值。按照吴炳轩等[6]分型方法,凸型颈椎OD值>12 mm为前曲型,0 mm18 mm为重度前曲;变直型:8 mm6 mm为重度“S”型。

1.3 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采集入选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颈椎病患者分型 颈椎病患者前曲型34例,其中轻度前曲16例、中度前曲11例、重度前曲7例;变直型26例,其中轻度变直11例、中度变直9例、重度变直6例;反曲型21例,其中轻度反曲9例、中度反曲7例、重度反曲5例;“S”型13例,其中轻度“S”型6例、中度“S”型4例、重度“S”型3例。

2.2 不同研究对象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各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均<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5)。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越严重,其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越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见表2。

表1 不同研究对象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型轻度比较,#P<0.05;与同型中度比较,△P<0.05。

2.3 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椎生理曲度(OD值)的相关性 前曲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OD值与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981,P<0.05),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984,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953,P<0.05)。变直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OD值与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991,P<0.05),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977,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967,P<0.05)。反曲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OD值与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9845,P<0.05),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9479,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9720,P<0.05)。“S”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OD值与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8504,P<0.05),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9869,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9935,P<0.05)。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通常是指MRI加权图像中出现较高密度区,一般可见节段性或弥漫性脊髓受压。当前临床普遍认为,脊髓内出现高信号是由局部炎症因子和人体代谢功能相关因子异常导致,因此脊髓内出现高信号改变被认作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主要诱因[7]。其可能机制为:一是局部炎症因子导致脊髓缺血缺氧,从而使颈椎髓内、髓外受压,患者脊髓静脉回流障碍、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脊髓水肿、脊髓软化及脊髓囊性病变等,最终导致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8];二是人体代谢功能相关因子作用,如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的合成代谢障碍,导致患者脊髓灰质白质病变以及神经脱髓鞘病变,最终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由此可见炎症因子及代谢功能相关因子均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研究报道证实,而代谢功能相关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却少见报道。

维生素B12是一种具有较强水溶性的维生素,其作为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甲基转移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机体甲基丙二酸与琉拍酸的异构,参与机体DNA、蛋白质及脂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9]。另外维生素B12也是一种具有神经组织高度亲和力的维生素,可将甲基四氢叶酸的甲基转化给同型半胱氨酸,以此增加人体神经细胞内核酸合成,促进髓质、髓鞘等的合成[10]。叶酸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之一,其以四氢叶酸的活性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可与机体第N5和第N10位一碳单位结合,参与机体代谢。当机体叶酸缺乏时,会阻滞第N5和第N10位一碳单位结合,从而导致脊髓DNA链破坏或DNA低甲基化,从而导致DNA表达异常[11]。同时维生素B12与叶酸代谢又有密切关系。在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的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12参与,甲基四氢叶酸去甲基转化为叶酸;若维生素B12缺乏不仅可导致蛋氨酸转化,导致脊髓异常[12]。由此可见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脊髓合成障碍,从而发展为脊髓型颈椎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低于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表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促进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发展。Black等[13]认为,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导致患者脊髓后索、锥体束受损,加重脊髓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脊髓型颈椎病病变,且研究证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患者机体维生素B12缺乏及叶酸缺乏的结果。但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导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机制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不同分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越严重,其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越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颈椎病患者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导致颈椎脊髓合成功能下降,颈椎脊髓代谢异常或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使颈椎病患者外部压迫的易感性增加,从而导致患者椎体骨赘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综上所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且与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由于样本量小,国内外也无大量研究予以证实,故需进一步研究其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中的作用机制。

[1] 王远征,冷辉,吴景山.脊髓型颈椎病病因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疗前沿,2015,21(13):129-132.

[2] 刘鑫,孙宇.平山病患者颈椎曲度和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与脊髓萎缩的相关性[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6):514-519.

[3] 钱军,田野,胡建华,等.颈椎曲度异常与颈交感症状间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31(3):381-382.

[4] 任龙喜,何玉宝,郭函,等.颈部疼痛程度与颈椎曲度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1(9):750-753.

[5] Miyazaki M, Hymanson HJ, Morishita Y, et al.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gittal alignment and disc degeneration in the cervical spine[J]. Spine, 2016,33(23):870-876.

[6] 吴炳轩,刘宝戈,刘振宇,等.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参数的影响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4):380-386.

[7] 邸保林,董国顺,杨举,等.寰枢关节不稳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颈腰痛杂志,2014,35(1):19-21.

[8] Borden AG, Rechtman AM, Gershon-Cohen J. The normal cervical lordosis[J]. Radiology, 2016,74:806-809.

[9] 冯晓婷.维生素B12缺乏与相关疾病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3(4):1251-1258.

[10] 韩军.血清铁蛋白(SF)、叶酸、维生素B12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18(6):198-203.

[11] 王鸿超,刘媛,顾震南,等.叶酸代谢抑制剂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19(8):216-220.

[12] 谢荣辉,殷嫦嫦,殷明,等.N-乙酰半胱氨酸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过氧化氢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24(11):269-294.

[13] Black KM, Mcclure P, Polansky M.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itting positions on cervical and lumbar posture[J]. Spine, 2016,21(1):65-70.

10.3969/j.issn.1002-266X.2017.37.024

R681.5

B

1002-266X(2017)37-0070-03

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ZG13021)。

谭军(E-mail:tanjun1997@126.com)

2017-04-23)

猜你喜欢
脊髓型曲度叶酸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颈椎不宜太直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2 17:07:38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6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5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防跌倒警示牌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