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教师个人知识:内涵、价值及建构
王 鹏
教师个人知识建构具有培养教师的主体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教师的教育实践等作用,研究教师个人知识是当前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探析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新时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即以教师个人知识为视角,从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教师个人知识的特征、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对教师的个人知识进行解读;从培养教师的主体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教师的教育实践、促进公共教育知识发展四个方面,对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进行探析;从自主学习、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管理机制四个层面提出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实践路径,旨在深入认知与理解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价值及建构。
教师 个人知识 内涵 价值 建构
长期以来,人们多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等视角研究教师知识结构问题,并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这些影响了人们对教师知识问题的深入研究。从个人知识视角研究教师知识结构问题,能够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也有利于完善教师教育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学校及学生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专业发展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意味着教师应当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个人知识。显然,理清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明确教师个人知识的价值、建构教师个人知识体系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是人们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多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等。个人知识又被称为缄默知识、默会知识、内隐知识等,是与个人知识相对应的是公共知识、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等。教师个人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认识、体验、总结、领会等形成的实效性知识。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创造、收集、组织、使用等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也是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多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个体性。个体性指的是将个人知识融入到个人构成之中。其中,个人知识主要来源于经历、行动与环境这三种路径,且这些路径均对个人的情感产生影响。教师经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通常会总结出适应自身教学的一套策略与方法,且通过反思、推敲以及再组织等进行不断完善,同教师个人的特性十分吻合。因此,个人知识属于私有的、个体的,一旦脱离了个体,其就会缺乏活性与生命力,进而不具备教学的功能与作用。二是实践性。教师个人知识不但通过实践予以建构,而且也与实践息息相关,并明确指向具体实践。以实践方式建构是对教师个人知识多种来源途径的强调,即教师丰富的个人知识并非仅仅来源于书本或教材,同时还来源于日常生活与实践经验等,是对实践经验进行不断改进或改组的产物。三是缄默性。教师个人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这是由于独特的经验积累必然会产生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即教学成效偏低的教师即便是观摩了教学成效较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却依然不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这就是典型的教师个人知识特征中的缄默性。另外,还包括层次性、情境性与综合性等方面的一系列特征。
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都是人类整体知识的构成部分。具体而言,个人知识是指以经验作为基础的只能意会而难以表达的知识,公共知识是指能够通过语言清晰表述的知识,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1]一方面公共知识由个人知识组成,即从古到今积累下来的公共知识十分有限,但组成这些公共知识的个人知识却数不胜数,可以说个人知识是形成公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个人知识的理解需要公共知识的支撑,即只有以公共知识为基,才能对人类的个人知识进行认知。由此可见,
现代化的教育观提倡教师建构个人知识。从本质上讲,教师是知识建构者,即教师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建构自己对教育的认知与理解,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也表明教师要具备主体今生。[2]从宏观视角去看,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属于主动式的建构,因为只有教师主动建构个人知识,焕发自身的主体精神,积极参与知识建构,才能构建起个人知识。
教师个人知识对于教师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功能与价值,是教师发展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因素与重点因素。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知识对教师的信息接受起着过滤作用,可以对其理论知识储备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与指导;二是教师个人知识对教师的知识实践性起着支撑作用,虽然教育领域中有现存的教学规律与原则,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很好地结合,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强针对性的引导;三是发散性、创造性与个体性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的个性化审美趣味与艺术修养。[3]所以,教师从一个“门外汉”到专业的教育从业者,需要借助于个人知识帮助教师突破个人和专业间的差距或鸿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能够促使其知识储备更为充足,知识结构更加科学与合理,从而为其教学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还能使得教学活动更为灵活与高效,尤其是能够使得教师在讲授知识时更为精准、生动、高效。
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能够促使其知识储备更为充足,知识结构更加科学与合理,从而为其教学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还能使得教学活动更为灵活与高效,尤其是能够使得教师在讲授知识以及传达教学理念时更为精准、生动、高效。[4]特别是在21世纪,教师与学校、同事、学生、家长等之间的沟通极为重要,这是由于只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推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理解。因此,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对教育实践十分关键。
教师个人知识建构必然与公共知识紧密联系,因为一切知识的原始形态都具有内隐性与个体性的特征,只有将这些个人知识进行外化,用语言载体进行表述之后,才能将其彻底转化成公共知识。而公共知识作为个人知识的高级阶段与必然结果,只有个人知识借助文字、语言等一系列载体物化以后进行公开传播,才能转化为公共知识。当然在此过程中,公共教育知识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教师自主学习是建构个人知识的基本路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加强理论性学习,教师只有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充实与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让自己建构起全新的知识结构,从而为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开展经验性学习,教师获取经验的来源诸多,主要包括观摩其他教师教学、实施教学实践等,以此从自身、他人的经验中不断学习与建构个人知识;[5]三是进行教学反思,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助于知识的转化与升级,即通过教学日记、课堂教学记录等多种方式,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深入反思与剖析;四是创建知识性教师个人网站,教师可以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创建知识性的个人网站,以此实现信息存储、信息组织、信息发布、信息评估以及信息共享等功能。
教学实践是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关键路径之一。教师个人知识通过汲取——转化——分享——创新这四个环节之后,最终是否能够成为个人知识的有效组成部分,则必须经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检验与筛选,即知识应用阶段。[6]这就需要教师将积累的知识与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从而对知识进行检验。譬如,通过课堂讲课、课堂小组活动等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一系列非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效的双重提升。
开展教育研究是建构教师个人知识的关键举措,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库,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多途径搜集自己所需的知识资源,如参加讲座、阅读书籍、检索学习网站等,选用高质高效的管理工具,对所有知识资源进行划分、整理与命名,从而构建起教师的个人知识库,为教师的信息存储、查询以及操作等提供方便;二是建立教师个人档案袋,教师个人档案袋是一种有目的地收集与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表现有关的资料、作品等,并会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剖析及解释,以此折射并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与进步。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构教师个人电子档案袋已成为发展的新趋势。三是实施教学案例研究,对经典的教育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质量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教师个人知识建构影响深远。
建立健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机制是构建教师个人知识的重要保障。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建立个人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即不断完善个人知识运行、个人知识明晰、个人知识绩效以及个人知识奖惩这四种机制,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完善学术假期制度,建立学术假期制度是诸多国家创办一流高校的主要经验,科学的学术假期制度能够有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也有助于消解一些学术问题。[7]因此,努力通过遵循学术导向、确保待遇均衡、灵活安排课程等措施,促进学术假期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建构提供了关键保障。
总之,在教师知识结构问题上,学术界多从学科知识、教学理论等视角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研究教师个人知识建构问题。本文则主要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教师个人知识视角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出以教师个人知识建构促进教师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研究内容的创新。然而,由于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因而针对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相关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1]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课程变革的知识基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方莉.信息技术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4]王健.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5]周福盛,王嘉毅.论教师个体知识观及其对教师知识管理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6]张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03).
[7]彭文辉,杨宗凯,乔贵春.教师个人知识构成、管理模式及管理工具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7(04).
许昌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师个人知识:内涵、价值及建构》(编号:〔2017〕-JKGHYB-01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鹏(1980-),男,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许昌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