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娇
【摘 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绝大比例的现状,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更加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对德育教育的厌倦等方面。但是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还是可以通过改善德育教育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与课堂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等方式加以应对。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应对策略
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出發点和落脚点。德育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阶级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影响,并将社会公认的思想和道德意识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地传授,从而使被教育者接受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绝大比例的现状,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更加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生做起,将文明古国的灵魂继续发扬下去,教育出拥有优秀中华民族的栋梁。农村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是学生品德的形成阶段,小学作为一个极易受到各种思想影响的阶段,在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孩子在心里接受它,而且这一阶段,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及时的进行德育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鲁迅先生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结合几年来德育工作的实践,目前农村小学生道德状况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行为养成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忽视。农村小学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忽视主要原因在于师资力量不足和德育教师知识欠缺。大部分农村学校将“主科”作为学生培养的主要课程,这就使得德育课、体育等“副科”成为只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会开设的形式课,自然使得这些科目的老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需要。即便是一些学校配备德育教师,但多是因为年龄大、知识体系老旧、“主科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从“主科”岗位退下来的非专业教师,由于其缺乏德育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然成为阻碍德育教育开展的另一个障碍。
其次,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媒体走进人们的生活,而社会上崇拜金钱和权力的声音被小学生所吸收。这些声音逐渐削弱他们对德育学习的动力,他们会认为只有学好知识才会获得金钱和权力,从而忽略了德育素质的学习。另外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正确的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所以,随着小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网络上传播的一些暴力和黄色信息让小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逐渐模糊,因此更会导致少年犯罪率的升高。不仅仅是社会环境,家庭对小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人过度的宠爱使孩子形成强烈的自私心理。生活中遇到事情都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貌和自律意识。而父母又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道德教育。
第三,学生自身对德育教育的厌倦。目前德育教学方式单一,很多小学以品德课的方式独立于其他课程学习开展德育教学,不能完全的渗入到整个小学学习阶段的各个环节。而课堂教学普遍采用模范教学法、说理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这些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单调抽象,即便是榜样示范法中教师现有教材案例距离学生较远,实际示范作用有限。
三、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对策略
目前,基础教育正逐步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移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然而,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尤其是其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
一是改善环境,为德育教育奠定基础。首先要营造文明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里所提到的环境包含学校文化环境和学校自然环境两部分。学校文化环境是实现德育教育的软基础,体现在校风校训、学习风气、班级风气等方面。校风校训一直为德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氛围;班级风气相比校风校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因此学校应深入发现、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以及优良的班风。另外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硬件,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优美整洁的学习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有机结合社会、学校、家庭,创建和谐的德育社会环境。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因此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一种良性的循环,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创造良好局面。
二是以人为本,拓展德育教育途径。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试探多样的教育方式。要着重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态,领会学生的品德基础是在哪种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除此之外小学德育教师还要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压力和恐慌等情绪发生的诱因,并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品德教育的最佳开展时间。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开展德育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相比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将施教的场所局限于教室内,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教育全部的行为。所以要想改善德育教育现状就要将以管制型和灌输型为主的德育模式改变为以“重在实践、结合课堂”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做到“三融合”,即“以学生为中心”与“依校规治校”相融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学校培养”与“社会、家庭熏陶”相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竞赛活动等让学生接受锻炼,在实践中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在开展实践锻炼时,教师还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实践锻炼的机会提升其德育素养。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小学生将成为国家的发展动力来源,所以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他们成为国家发展动力的基础。我相信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家长、社会都会行动起来,把孩子真正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何立信.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中国校外教育[J],2015(11)
[2]缪瑞丽.浅谈小学德育管理.科学导报[J],2015(6)
[3]秦文娟.浅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策略.中国校外教育[J],2014(29)
[4]韩伟东.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教育[J],2013(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