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英
摘 要 在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发展和运营面临的外部环境也相当复杂。此时,就凸显出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程度,事业单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动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本文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借此提醒事业单位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内部审计
为了展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后果。
一、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内部审计的现状
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员工收入状况是其生产经营的重要方面,也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单位实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将经济管理的效用发挥到最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还存在诸多弊端:
第一,内部控制不规范。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情况大多差强人意,管理制度缺位或者运行不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都受到影响和波及,也使得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成效大打折扣。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运行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加之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运行进行监督,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资金滥用和挪用、资金流失等现象,事业单位的内部经济管理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第二,内部审计掣肘较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政府负责执行的,这使得事业单位难以真正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部分事业单位将内部审计工作搁置一边,严重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健康运行。与此同时,政府审计存在的局限性严重地限制了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才能使经济管理工作达到真正的目的。
第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体现事业单位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和持久进步的主要力量。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其综合能力的表现,事业单位有必要采取措施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会计人员年龄过高,业務能力较差,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缺乏坚实的基础,这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内部审计效用的发挥具有更高的渴求。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果的提升是推动事业单位长久发展的利器,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来实现提升经济管理效果的目的:
第一,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与其受到谁的领导直接相关。如果内部审计机构受到财务部门的行政领导,那么谈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则毫无意义。只有基于内部审计部门科学的定位,其效果才能有效地发挥,才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战略性意见。反之,内部审计机构将会陷入一纸空文的怪圈之中。进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时候应该把握如下原则: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工作人员应当符合职业胜任能力;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单位重要决策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提升了,作用自然就彰显出来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要秉承成本效益原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较多的单位任务,做好评估与审查工作,发挥监督的作用。
第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作为事业单位日常经济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事业单位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可以掌握各个部门和员工工作的实际状况,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将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内部审计工作放在关键位置,借此实时动态地掌握内部财务状况,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第三,优化单位建设资金的配置和利用。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和项目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也需要足够的时间保障。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得合理,事业单位工作则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资金,还能够对时间和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和安排。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规模一般比较大,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从源头开展严格管控,可以有效地避免资金浪费现象,确保事业单位建设投入资金能够高效利用。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可以对资金投入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变更实施动态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事业单位长远发展获得坚实的保障。
第四,有效地监督和防范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内部审计工作是遏制违法乱纪现象和提升运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使得事业单位管理质量能够获得持续提升。如果内部监控不当,事业单位内部将会发生资金挪用、私拿回扣等现象,使得事业单位整体形象遭受很大的损失,也使得不法分子钻了违法犯罪的空子。因此,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注重投资活动、投招标活动和资金管理活动的规范性,严格落实内部审计制度,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之中。
第五,要定期召开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地和内部审计协会取得沟通,或者联络规模相近、业务相似的事业单位召开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会上要营造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使得参会人员能够轻松地沟通和解决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并探讨出解决策略。在相互学习、汲取经验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提升,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走弯路,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积累工作经验。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还要积极地吸取多方建议。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好内部监督,还要接受外部力量的监督,这样就具备了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机会,能够将网络公共平台和公共电话的效用发挥到最优,做到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内外共同监督能够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事业单位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在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创设良好的内部条件。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内部审计机制的运行构筑良好的基础环境,使得事业单位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为河北省高速公路京沪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黄家慧.如何做好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4):103-104.
[2] 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
(07):42-43.
[3] 何牧.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与改进建议[J].经济师,2016(05):115-120.
[4] 张庆龙.中国内部审计发展中的几个现实问题思考[J].会计之友,2014(03):4-9.
[5]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4
(03):4-10.